【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及封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下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及封底方法。
技术介绍
通常在水下承台封底是将护筒一一下放至水下并固定之后,下放钢吊箱,往钢吊箱内加水,均匀下沉钢吊箱,之后抽水、清砂、清基,之后封底,在浇筑封底混凝土之前,需要派潜水员水下作业,对围堰内进行探摸,对于底板空隙大的地方,填塞棉纱或者膨胀材料进行封堵,防止混凝土渗浆,但是若护筒与底板之间空隙较大时,填塞密封效果不好,还需要加盖钢板环帽封堵,而增加钢板环帽后护筒下放时容易与护筒碰撞,影响护筒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封底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将围挡密封与水密封结合,实现双重密封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同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利用上述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实现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其包括支撑底板和移动封堵机构,所述移动封堵机构套装在护筒上且位于支撑底板上方,移动封堵机构的覆盖直径大于支撑底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3)和移动封堵机构(2),所述移动封堵机构(2)套装在护筒(1)上且位于支撑底板(3)上方,移动封堵机构(2)的覆盖直径大于支撑底板(3)上开设的护筒安装孔的直径,且移动封堵机构(2)可在支撑底板(3)上滚动对正而将支撑底板(3)与护筒(1)之间的孔隙封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3)和移动封堵机构(2),所述移动封堵机构(2)套装在护筒(1)上且位于支撑底板(3)上方,移动封堵机构(2)的覆盖直径大于支撑底板(3)上开设的护筒安装孔的直径,且移动封堵机构(2)可在支撑底板(3)上滚动对正而将支撑底板(3)与护筒(1)之间的孔隙封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封堵机构(2)包括防护板(21)、护罩(23)、球座(24)以及锁紧部件(22)组成,所述防护板(21)套装在护筒(1)上,且在防护板(21)上开设有阀孔,在阀孔外侧罩有护罩(23),所述球座(24)嵌装在阀孔中并通过锁紧部件(22)带动在阀孔内可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件(22)包括第一支杆(2203)、第二支杆(2204)、挡销(2202)以及固定栓(2201),所述第一支杆(2203)的上端与护罩(23)顶部铰接、下端与第二支杆(2204)铰接,第二支杆(2204)的下端与球座(24)铰接,挡销(2202)的一端在护罩(23)外侧通过固定栓(2201)锁紧,另一端延伸至护罩(23)内正对第一支杆(2203)和第二支杆(2204)的铰接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件(22)包括移动螺栓(2206)和紧固螺母(2205),移动螺栓(2206)的上端延伸至护罩(23)顶部外侧,并与紧固螺母(2205)连接,移动螺栓(2206)的下端与球座(24)的顶部连接。
5.一种水下主墩承台封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支撑底板(3)下放后,将权利要求1的水下主墩承台封底结构的移动封堵机构(2)套装在护筒(1)上,使移动封堵机构(2)位于支撑底板(3)上方并与支撑底板(3)形成点接触或在支撑底板(3)上滚动,调整至移动封堵机构(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曹猛,彭文渊,刘盛智,王子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