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百叶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5101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百叶窗,包括窗体、多个百叶、驱动组件、换气组件、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包括基板、安装于所述基板一端的主控单元、及安装于所述基板另一端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及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均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元件,所述换气组件包括换气扇,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换气扇均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上述电动百叶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控制器电连接驱动元件与换气扇,根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检测结果,适应性调节驱动元件与换气扇的工作状态,保证电房运行的安全性。

Electric shut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百叶窗
本技术涉及自动窗户开合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百叶窗。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电房内安装了各种大型的用电设备,用电设备对于电房内的环境条件具有相当高的要求,比如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浓度等,因此电房内通常安装有通风设置,一般是采用电动百叶窗。一般的电动百叶窗,通过开关控制百叶窗的开合,开启或闭合扇叶后,需要再次触动开关才能进行切换,无法自动进行开合动作的切换,无法自动适应电房内的环境参数来进行相应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百叶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自动根据电房内的环境参数进行调节,保证电房运行的安全性。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百叶窗,包括窗体、枢接于所述窗体内的多个百叶、连接所述百叶的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窗体一面的换气组件、及安装于所述窗体一面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包括基板、安装于所述基板一端的主控单元、及安装于所述基板另一端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及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均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元件,所述换气组件包括换气扇,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换气扇均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上述电动百叶窗,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控制器电连接驱动元件与换气扇,根据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及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检测结果,适应性调节驱动元件与换气扇的工作状态,保证电房运行的安全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百叶包括传动件、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件一端的百叶本体;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元件一端的驱动杆;各所述传动件远离所述百叶本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杆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窗体包括呈间隔设置的上框条与下框条、及连接于所述上框条与所述下框条之间的两个侧框条;所述传动件的中部凸设有枢轴部,所述枢轴部枢接于所述侧框条上;所述百叶本体背向所述传动件的一侧还凸设有转轴部,所述转轴部与所述枢轴部同轴心设置,所述转轴部枢接于所述侧框条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元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安装于所述下框条的内侧面上;所述驱动元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元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固定部、及活动安装于所述固定部内的伸缩部;所述伸缩部连接所述驱动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下框条上的盒体,所述控制板安装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盒体上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及若干通气孔;所述第一穿孔对应容纳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设,所述第二穿孔对应容纳所述湿度传感器穿设,所述通气孔对应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气扇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所述侧框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百叶本体朝向所述上框条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勾部,所述百叶本体朝向所述下框条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勾部;所述百叶本体的第一勾部与其相邻的所述百叶本体的第二勾部相互扣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气组件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换气扇一面上的防护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元件为伸缩电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动百叶窗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动百叶窗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电动百叶窗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电动百叶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的电动百叶窗的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电动百叶窗中的控制板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电动百叶窗的控制框图。附图标注说明:10-窗体,11-上框条,12-下框条,13-侧框条;20-百叶,21-传动件,22-百叶本体,23-枢轴部,24-第一勾部,25-第二勾部;30-驱动组件,31-支架,32-驱动元件,321-固定部,322-伸缩部,33-驱动杆;40-换气组件,41-换气扇,42-防护网;50-控制器,51-盒体,52-第一穿孔,53-第二穿孔,54-通气孔,55-基板,56-主控单元,57-温度传感器,58-湿度传感器,59-二氧化碳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电动百叶窗,用于安装到电房,该电动百叶窗包括窗体10、枢接于窗体10内的多个百叶20、连接百叶20的驱动组件30、安装于窗体10一面的换气组件40、及安装于窗体10一面上的控制器50;控制器50电连接驱动组件30与换气组件40,以分别控制驱动组件30与换气组件40的工作。所述窗体10包括呈平行间隔设置的上框条11与下框条12、及连接于上框条11与下框条12之间的两个侧框条13。窗体10用于安装到电房的墙壁上,窗体10的一侧为室外,另一侧为室内。所述百叶20包括传动件21、及固定连接于传动件21一端的百叶本体22。在本实施例中,传动件21的中部凸设有枢轴部23,枢轴部23枢接于侧框条12上;百叶本体22背向传动件21的一侧还凸设有转轴部(图未示),转轴部与枢轴部23同轴心设置,转轴部枢接于侧框条12上,完成百叶20与窗体10的连接安装,使得百叶本体22可绕着枢轴部23与转轴部进行翻转,以实现开合及开合角度的变换。百叶本体22朝向上框条11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勾部24,百叶本体22朝向下框条12的一侧连接有第二勾部25,闭合时,一个百叶本体22的第一勾部24与其相邻的百叶本体22的第二勾部25相互扣合,使得相邻的百叶本体22之间密封良好,增强防水性能。所述驱动组件30包括支架31、安装于支架31上的驱动元件32、及连接驱动元件32一端的驱动杆33;各传动件21远离百叶本体22的一端连接于驱动杆33上。在本实施例中,支架31安装于下框条12的内侧面上,驱动元件32为伸缩电机,驱动元件32包括安装于支架31上的固定部321、及活动安装于固定部321内的伸缩部322,伸缩部322连接驱动杆33。当驱动元件32得电,伸缩部322进行伸缩运动,可带动驱动杆33进行直线运动,进而带动传动件21旋转,以打开或闭合百叶本体22。在其它的实施例中,驱动元件32还可以是气缸或者液压缸等元件。所述换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体、枢接于所述窗体内的多个百叶、连接所述百叶的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窗体一面的换气组件、及安装于所述窗体一面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包括基板、安装于所述基板一端的主控单元、及安装于所述基板另一端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及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均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元件,所述换气组件包括换气扇,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换气扇均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百叶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窗体、枢接于所述窗体内的多个百叶、连接所述百叶的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窗体一面的换气组件、及安装于所述窗体一面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包括基板、安装于所述基板一端的主控单元、及安装于所述基板另一端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及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均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元件,所述换气组件包括换气扇,所述驱动元件与所述换气扇均电连接所述主控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包括传动件、及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件一端的百叶本体;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所述驱动元件一端的驱动杆;各所述传动件远离所述百叶本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包括呈间隔设置的上框条与下框条、及连接于所述上框条与所述下框条之间的两个侧框条;所述传动件的中部凸设有枢轴部,所述枢轴部枢接于所述侧框条上;所述百叶本体背向所述传动件的一侧还凸设有转轴部,所述转轴部与所述枢轴部同轴心设置,所述转轴部枢接于所述侧框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百叶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方舟马捷然李站张雪峰王领良袁安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