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醇脱氢酶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和微生物工程
技术介绍
手性双芳基醇是一类重要的手性化合物,可用于合成倍他司汀、罗托沙敏等多种药物,因此,手性双芳基醇在医药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生产手性双芳基醇的方法主要为化学不对称合成法,此方法为以潜手性双芳基酮为原料,以trans-RuCl2[(R)-xylbinap][(R)-daipen]、(S)-[Ru(BINAP)Cl2]2(NE3)、(S,S)-6-CHOONa等为催化剂或以手性BINAL-H等为手性还原剂,在一定的条件下(高压)进行不对称还原反应以获得手性双芳基醇(具体可见参考文献“C.Y.Chen,etal.,Org.Lett.,2003,5,5039-5042”、“赵志全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6,37,726-727”、“B.G.Wang,etal,Org.Lett.,2017,19,2094-2097”以及公开号为CN101848893A、CN103121966A的专利申请文本)。但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醇脱氢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脱氢酶突变体是通过将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醇脱氢酶的第36位赖氨酸、第132位苏氨酸、第159位天冬酰胺、第210位赖氨酸、第248位苏氨酸和/或第272位谷氨酰胺进行突变得到的;/n或者,所述醇脱氢酶突变体是通过将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醇脱氢酶的第36位赖氨酸、第132位苏氨酸、第159位天冬酰胺、第210位赖氨酸、第248位苏氨酸、第272位谷氨酰胺、第136位谷氨酰胺、第161位苯丙氨酸、第196位丝氨酸、第214位谷氨酸和第237位丝氨酸进行突变得到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醇脱氢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脱氢酶突变体是通过将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醇脱氢酶的第36位赖氨酸、第132位苏氨酸、第159位天冬酰胺、第210位赖氨酸、第248位苏氨酸和/或第272位谷氨酰胺进行突变得到的;
或者,所述醇脱氢酶突变体是通过将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的醇脱氢酶的第36位赖氨酸、第132位苏氨酸、第159位天冬酰胺、第210位赖氨酸、第248位苏氨酸、第272位谷氨酰胺、第136位谷氨酰胺、第161位苯丙氨酸、第196位丝氨酸、第214位谷氨酸和第237位丝氨酸进行突变得到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醇脱氢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醇脱氢酶突变体是通过将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醇脱氢酶的第36位赖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第132位苏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第159位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第210位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第248位苏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和/或第272位谷氨酰胺突变为亮氨酸得到的;
或者,所述醇脱氢酶突变体是通过将出发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2所示的醇脱氢酶的第36位赖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第132位苏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第159位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第210位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第248位苏氨酸突变为丙氨酸、第272位谷氨酰胺突变为亮氨酸、第136位谷氨酰胺突变为天冬酰胺、第161位苯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第196位丝氨酸突变为甘氨酸、第214位谷氨酸突变为甘氨酸和第237位丝氨酸突变为半胱氨酸得到的。
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晔,戴威,许国超,周婕妤,韩瑞枝,董晋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