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寿晔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856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包括操作手柄和主体柱,所述主体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柄,还包括第一捞污板、第二捞污板、第三捞污板、连接套、捞污直杆和捞污曲杆,所述第一捞污板、所述第二捞污板和所述第三捞污板均为一个梯形环槽,所述第一捞污板内侧坡面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捞污直杆,该所述捞污直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该所述捞污直杆与所述连接套呈一定倾斜角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可以针对井中的一些杂草、树枝、生活垃圾等不同尺寸大小的污物进行清理,进而将不同尺寸大小的污物进行分离收集,以便对污物的分类和收集处理,装置使用完毕后可以拆卸下连接套,也利于对装置的清理。

A kind of device for catching sewage in deep well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捞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
技术介绍
在水利设施建设中,地下水的利用尤为广泛,对地下水的提用一般采用打较深的井并通过水泵将水从井中提上来的方式,在使用过程中,井口周围的环境复杂,当井口加盖不及时时,杂草、树枝、生活垃圾等容易进入深水井中,不仅污染深水井内的水质,而且当水泵提水时,水中的杂质进入水泵内会造成水泵的堵塞,甚至造成水泵的损坏,因此,需将井水中的污物及时捞出。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使用时将主体柱的底部与连接套之间通过螺纹孔实现固定连接,通过双手控制操作手柄然后将主体柱及其捞污部分垂直放入到井中,使得第一捞污板沉入到井底水面以下,之后可以向上拉动操作手柄,第一捞污板内部设有倾斜角度的捞污直杆,且捞污直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捞污直杆之间留有若干间隙,这样捞污直杆就可以对井中的一些杂草、树枝、生活垃圾等进行捞污,第二捞污板内侧设有捞污直杆和相对捞污直杆纵向固定排布的捞污曲杆,这样一来第二捞污板的捞污间隙就相对于第一捞污板进一步的减小,第三捞污板内侧固定连接过滤网板,过滤网板可以的捞污间隙最小,因此第一捞污板、第二捞污板和第三捞污板具有不同的捞污间隙,因此可以针对井中的一些杂草、树枝、生活垃圾等不同尺寸大小的污物进行清理,进而将不同尺寸大小的污物进行分离收集,以便对污物的分类和收集处理,装置使用完毕后可以拆卸下连接套,也利于对装置的清理,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包括操作手柄和主体柱,所述主体柱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柄,还包括第一捞污板、第二捞污板、第三捞污板、连接套、捞污直杆和捞污曲杆,所述第一捞污板、所述第二捞污板和所述第三捞污板均为一个梯形环槽,所述第一捞污板内侧坡面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捞污直杆,该所述捞污直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该所述捞污直杆与所述连接套呈一定倾斜角度,所述第一捞污板底侧设有第二捞污板,所述第二捞污板内侧坡面也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捞污直杆,所述捞污曲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捞污板内侧坡面固定连接的所述捞污直杆上,所述第二捞污板底侧设有第三捞污板,所述第三捞污板内侧固定连接过滤网板,所述滤网板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顶部设有螺纹孔,所述主体柱底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螺纹孔相适配。进一步地,操作手柄为一个矩形环。进一步地,所述滤网板为具有漏孔的金属网。进一步地,所述矩形环内部设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使用时将主体柱的底部与连接套之间通过螺纹孔实现固定连接,通过双手控制操作手柄然后将主体柱及其捞污部分垂直放入到井中,使得第一捞污板沉入到井底水面以下,之后可以向上拉动操作手柄,第一捞污板内部设有倾斜角度的捞污直杆,且捞污直杆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捞污直杆之间留有若干间隙,这样捞污直杆就可以对井中的一些杂草、树枝、生活垃圾等进行捞污,第二捞污板内侧设有捞污直杆和相对捞污直杆纵向固定排布的捞污曲杆,这样一来第二捞污板的捞污间隙就相对于第一捞污板进一步的减小,第三捞污板内侧固定连接过滤网板,过滤网板可以的捞污间隙最小,因此第一捞污板、第二捞污板和第三捞污板具有不同的捞污间隙,因此可以针对井中的一些杂草、树枝、生活垃圾等不同尺寸大小的污物进行清理,进而将不同尺寸大小的污物进行分离收集,以便对污物的分类和收集处理,装置使用完毕后可以拆卸下连接套,也利于对装置的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的长杆和连接套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的捞污板结构示意图之一。图4为本技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的捞污板结构示意图之二。图中:1、操作手柄;2、长杆;3、第一捞污板;4、第二捞污板;5、第三捞污板;6、连接套;7、外螺纹;8、螺纹孔;9、过滤网板;10、捞污直杆;11、捞污曲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包括操作手柄1和主体柱2,所述主体柱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柄1,还包括第一捞污板3、第二捞污板4、第三捞污板5、连接套6、捞污直杆10和捞污曲杆11,所述第一捞污板3、所述第二捞污板4和所述第三捞污板5均为一个梯形环槽,所述第一捞污板3内侧坡面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捞污直杆10,该所述捞污直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6,该所述捞污直杆10与所述连接套6呈一定倾斜角度,所述第一捞污板3底侧设有第二捞污板4,所述第二捞污板4内侧坡面也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捞污直杆10,所述捞污曲杆1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捞污板4内侧坡面固定连接的所述捞污直杆10上,所述第二捞污板4底侧设有第三捞污板5,所述第三捞污板5内侧固定连接过滤网板9,所述滤网板9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6,所述连接套6顶部设有螺纹孔8,所述主体柱2底部设有外螺纹7,所述外螺纹7与所述螺纹孔8相适配。本技术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工作原理:使用时将主体柱2的底部与连接套6之间通过螺纹孔8实现固定连接,通过双手控制操作手柄1然后将主体柱2及其捞污部分垂直放入到井中,使得第一捞污板3沉入到井底水面以下,之后可以向上拉动操作手柄1,第一捞污板3内部设有倾斜角度的捞污直杆10,且捞污直杆1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捞污直杆10之间留有若干间隙,这样捞污直杆10就可以对井中的一些杂草、树枝、生活垃圾等进行捞污,第二捞污板4内侧设有捞污直杆10和相对捞污直杆10纵向固定排布的捞污曲杆11,这样一来第二捞污板4的捞污间隙就相对于第一捞污板3进一步的减小,第三捞污板5内侧固定连接过滤网板9,过滤网板9可以的捞污间隙最小,因此第一捞污板3、第二捞污板4和第三捞污板5具有不同的捞污间隙,因此可以针对井中的一些杂草、树枝、生活垃圾等不同尺寸大小的污物进行清理,进而将不同尺寸大小的污物进行分离收集,以便对污物的分类和收集处理,装置使用完毕后可以拆卸下连接套6,也利于对装置的清理。其中,操作手柄1为一个矩形环。其中,所述滤网板9为具有漏孔的金属网。其中,所述矩形环内部设有防滑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包括操作手柄(1)和主体柱(2),所述主体柱(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捞污板(3)、第二捞污板(4)、第三捞污板(5)、连接套(6)、捞污直杆(10)和捞污曲杆(11),所述第一捞污板(3)、所述第二捞污板(4)和所述第三捞污板(5)均为一个梯形环槽,所述第一捞污板(3)内侧坡面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捞污直杆(10),该所述捞污直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6),该所述捞污直杆(10)与所述连接套(6)呈一定倾斜角度,所述第一捞污板(3)底侧设有第二捞污板(4),所述第二捞污板(4)内侧坡面也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捞污直杆(10),所述捞污曲杆(1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捞污板(4)内侧坡面固定连接的所述捞污直杆(10)上,所述第二捞污板(4)底侧设有第三捞污板(5),所述第三捞污板(5)内侧固定连接过滤网板(9),所述滤网板(9)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6),所述连接套(6)顶部设有螺纹孔(8),所述主体柱(2)底部设有外螺纹(7),所述外螺纹(7)与所述螺纹孔(8)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工程深井的捞污装置,包括操作手柄(1)和主体柱(2),所述主体柱(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手柄(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捞污板(3)、第二捞污板(4)、第三捞污板(5)、连接套(6)、捞污直杆(10)和捞污曲杆(11),所述第一捞污板(3)、所述第二捞污板(4)和所述第三捞污板(5)均为一个梯形环槽,所述第一捞污板(3)内侧坡面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捞污直杆(10),该所述捞污直杆(10)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套(6),该所述捞污直杆(10)与所述连接套(6)呈一定倾斜角度,所述第一捞污板(3)底侧设有第二捞污板(4),所述第二捞污板(4)内侧坡面也固定连接若干所述捞污直杆(10),所述捞污曲杆(11)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捞污板(4)内侧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寿晔
申请(专利权)人:戴寿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