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温型热固性改性沥青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础建设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道路就地冷再生技术的常温型热固性改性沥青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沥青道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许多已建的沥青道路逐渐进入养护阶段。传统的沥青路面养护方法是铣刨沥青面层和基层后再重新铺筑,但会造成高费用、工期长、浪费材料等问题。就地冷再生技术是对原沥青路面进行现场铣刨、破碎、筛选得到铣刨材料,再加入一定配比的新集料、乳化沥青、活性填料及水,在常温下进行道路性能再生、摊铺、碾压。和传统技术相比,路面就地冷再生大部分采用乳化沥青作为路面粘结材料。由于乳化沥青粘结力不及热沥青,且硬化水泥浆体和乳化沥青、铣刨料的界面粘接薄弱,故该就地冷再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松散、剥落等病害。目前,采用单一的乳化沥青已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且出现的上述相关问题主要与乳化沥青的破乳速度和铣刨料的特性及级配有关,所以需要不断研发多用途、性能优异的新型改性沥青。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常温型热固性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型热固性改性沥青由E组分、F组分两部分组成,由所述E组分与所述F组分混合均匀在4~60℃固化得到,所述E组分与所述F组分混合的质量比范围为1:0.8~1:4.0。/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常温型热固性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常温型热固性改性沥青由E组分、F组分两部分组成,由所述E组分与所述F组分混合均匀在4~60℃固化得到,所述E组分与所述F组分混合的质量比范围为1:0.8~1: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沥青按照质量份分为:
E组分:
F组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乙烯基树脂是:双酚A环氧乙烯树脂、溴化双酚A环氧乙烯树脂、酚醛环氧乙烯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是: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稀释剂是:苯基缩水甘油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C12-14脂肪缩水甘油醚、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聚丙二醇缩水甘油醚、烷基酚缩水甘油醚、新戊二醇缩水甘油醚、新癸酸缩水甘油醚、丁二醇缩水甘油醚、环己烷二甲醇缩水甘油醚、环己烷二甲醇缩水甘油醚、三羟甲基丙烷缩水甘油醚、蓖麻油聚缩水甘油醚等缩水甘油醚活性稀释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E组分中环氧树脂质量份+F组分中环氧树脂质量份)/(E组分中沥青质量份+F组分中沥青质量份)>0.5。
7.一种就地冷再生的常温型热固性沥青混合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料按照质量份分为:
技术研发人员:朱吉鹏,杨若冲,冒刘鎏,杨德喜,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励米青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