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泄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796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泄水槽,包括水槽座、刚性支撑盖、杂物滤网架和支架,所述水槽座的两侧均设有支架,所述水槽座中央设有槽沟,且槽沟内部水槽座的底端均匀设有淤泥槽,槽沟的内部设有杂物滤网架,所述杂物滤网架上方槽沟的内部固定有刚性支撑盖,且刚性支撑盖上均匀设有泄水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水槽座、刚性支撑盖、泄水间隙、槽沟和支架,便于通过支架支撑水槽座提高水槽座的结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便于湍急水流经过时分散对水槽座的冲击力,减少对路基的冲击,同时便于通过泄水间隙进行泄水,便于通过刚性支撑盖维持水槽座表面平整度,避免行人或车辆通过时踩空摔倒或汽车卡死侧翻,减少雨水天气公路的安全隐患。

A kind of chute for Highway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泄水槽
本技术涉及工程排水装置
,具体为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泄水槽。
技术介绍
公路工程,指公路构造物的勘察、测量、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工作;公路工程构造物则包括: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排水系统、安全防护设施、绿化和交通监控设施,以及施工、养护和监控使用的房屋、车间和其他服务性设施,其中公路工程用急流泄水槽则是公路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设施。现有的公路工程用泄水槽大多结构简单,仅能用于普通情况下的泄水工作,在遇到暴雨、洪水这样的情况时,无法有效对急流进行泄水,而且大部分急流中参杂着漂浮物和泥沙,现有的泄水槽无法有效对漂浮物和泥沙进行过滤,易使得漂浮物和泥沙堵塞泄水口,造成排水不畅、路基损坏的现象,堵塞的漂浮物和泥沙无法快捷的进行清理,给后期维护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同时现有的泄水槽大多采用单一的槽体式结构,湍急水流过大时,行人或车辆无法明确辨别水槽位置,易使得行人或车辆通过时踩空摔倒或汽车卡死侧翻,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泄水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泄水槽,包括水槽座(2)、刚性支撑盖(3)、杂物滤网架(7)和支架(1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座(2)设为“∪”型结构,水槽座(2)的底端均匀连接有尖刺(13),且水槽座(2)的两侧均设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均设为“F”型结构,支架(16)的三个边位置处均连接有凸条(18),且凸条(18)均与水槽座(2)的外侧壁卡接固定,所述水槽座(2)中央设有槽沟(5),槽沟(5)设为“∪”型结构,且槽沟(5)内部水槽座(2)的底端均匀设有淤泥槽(12),所述淤泥槽(12)两侧的水槽座(2)与槽沟(5)之间均设有溢流端(19),溢流端(19)上方槽沟(5)的内壁上皆均匀倾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工程用急流泄水槽,包括水槽座(2)、刚性支撑盖(3)、杂物滤网架(7)和支架(1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座(2)设为“∪”型结构,水槽座(2)的底端均匀连接有尖刺(13),且水槽座(2)的两侧均设有支架(16),所述支架(16)均设为“F”型结构,支架(16)的三个边位置处均连接有凸条(18),且凸条(18)均与水槽座(2)的外侧壁卡接固定,所述水槽座(2)中央设有槽沟(5),槽沟(5)设为“∪”型结构,且槽沟(5)内部水槽座(2)的底端均匀设有淤泥槽(12),所述淤泥槽(12)两侧的水槽座(2)与槽沟(5)之间均设有溢流端(19),溢流端(19)上方槽沟(5)的内壁上皆均匀倾斜连接有导流凸棱(15),且相邻2个淤泥槽(12)之间的水槽座(2)上均设有支撑端(14),所述导流凸棱(15)上方槽沟(5)两侧水槽座(2)的内壁上均设有固定槽(17),且槽沟(5)的内部设有杂物滤网架(7),所述杂物滤网架(7)为倒“几”字型结构,杂物滤网架(7)的两端均与2个固定槽(17)卡接固定,且杂物滤网架(7)的底部与支撑端(14)相接触,所述杂物滤网架(7)两侧的内壁上均连接有网状加强筋(11),且杂物滤网架(7)上方槽沟(5)的内部固定有刚性支撑盖(3),所述刚性支撑盖(3)一端的两侧均与水槽座(2)的内壁铰接固定,且刚性支撑盖(3)上均匀设有泄水间隙(4),所述水槽座(2)一端的两侧均设有卡块连接槽(1),且水槽座(2)另一端的两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如李求源许小鹏蔡辰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联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