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伊克专利>正文

铰轮式打火机出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711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铰轮式打火机出气结构,包括头盖、中架、气箱体、出气阀和跳板,出气阀固接在气箱体上,头盖通过销钉铰接在中架一侧,跳板的一端定位在气箱体上,另一端与头盖相配合,且两端点之间成一倾角,出气阀中的出气嘴与跳板相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出现克服了铰轮式点火装置不能与气体燃料配合使用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出气迅速可靠的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铰轮式打火机出气结构。铰轮式打火机一般使用汽油作为燃料,因汽油所固有的化学特性,使其作为燃料在打火机中使用时,所谓的出油结构仅仅是将一导油芯插入打火机的油箱中,通过汽油的渗透作用将油输出。拨动铰轮与打火石相配合,溅出的火星将汽油点燃。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汽油打火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取而代之的是气体打火机,而就目前而言,尚未在气体打火机中出现铰轮式点火装置,出现这种现象的关键之所在是不能提供一种与铰轮式点火装置相匹配的出气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出气迅速可靠、操作方便的铰轮式打火机出气结构。本技术包括头盖、中架、气箱体、出气阀和跳板,出气阀固接在气箱体上,头盖通过销钉铰接在中架一侧,跳板的一端定位在气箱体上,另一端与头盖相配合,且两端之间成一倾角,出气阀中的出气嘴与跳板相卡接。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具体内容。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头盖1、中架2、气箱体3、出气阀4和跳板5,出气阀4为一单向出气阀,出气阀4固接在气箱体3上,并与气箱体3成密封结构。头盖1通过销钉7铰接在中架2的一侧。跳板5的一端定位在气箱体3上,在气箱体3的定位点上,预告设置定位孔8,跳板5的另一端与头盖1相配合,其配合结构是跳板5的端点搭靠在头盖1与销钉7铰接点的下方,并随头盖1的开合而动作。同时,跳板5的两端点之间成一倾角。出气阀4中的出气嘴6与跳板5相卡接,其卡接位置处于跳板5的中前部。在使用状态下打开头盖1时,跳板5的下端点以上端点为支点上升,从而提升出气嘴6使出气阀4出气,拨动铰轮即可点燃可燃气体,合上头盖1时,跳板5和出气嘴6复位,出气阀4切断气源,火熄灭。本技术通过上述具体结构,使铰轮式点火装置可以使用可燃气体作为燃料源,大大拓展了铰轮式点火装置的使用范围,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出气迅速可靠的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铰轮式打火机出气结构,包括头盖、中架、气箱体、出气阀和跳板,出气阀固接在气箱体上,头盖通过销钉铰接在中架一侧,其特征是跳板(5)的一端定位在气箱体(3)上,另一端与头盖(1)相配合,且两端点之间成一倾角,出气阀(4)中的出气嘴(6)与跳板(5)相卡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铰轮式打火机出气结构,包括头盖、中架、气箱体、出气阀和跳板,出气阀固接在气箱体上,头盖通过销钉铰接在中架一侧,跳板的一端定位在气箱体上,另一端与头盖相配合,且两端点之间成一倾角,出气阀中的出气嘴与跳板相卡接。本技术的出现克服了铰轮式点火装置不能与气体燃料配合使用的缺陷,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出气迅速可靠的优点。文档编号F23Q2/00GK2322052SQ9722972公开日1999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18日专利技术者李伊克 申请人:李伊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铰轮式打火机出气结构,包括头盖、中架、气箱体、出气阀和跳板,出气阀固接在气箱体上,头盖通过销钉铰接在中架一侧,其特征是:跳板(5)的一端定位在气箱体(3)上,另一端与头盖(1)相配合,且两端点之间成一倾角,出气阀(4)中的出气嘴(6)与跳板(5)相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伊克
申请(专利权)人:李伊克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