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701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测试桩,包括:桩体,桩体内部为贯通的腔体;设于桩体侧壁的第一桩门,其中,在腔体内与第一桩门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设有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设于腔体内且处于第一桩门之下的隔板,隔板用于承托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设于桩体侧壁且处于第一桩门之上的第二桩门,其中,在腔体内与第二桩门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设有接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便于现场测试,又便于智能采集仪的安装维护。

Test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试桩
本技术涉及阴极保护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测试桩。
技术介绍
在石油天然气行业,测试桩主要用于阴极保护参数的检测,是管道管理维护中必不可少的装置。测试桩可用于管道电位、电流、绝缘性能的测试,也可用于交直流干扰的测试,可按测试功能沿线布设。电位智能采集系统是传统普通阴极保护测试桩的换代产品,它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采集阴极保护数据,代替了传统的人工采集方式。系统主要由阴极保护极化探头、采集模块、传输模块、供电模块、天线、服务器等组成,采集仪将被保护管道的电位信息采集并进行处理后,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将数据进行接收、处理,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电位智能采集系统是管道智能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提高阴极保护电位测试的准确性、可靠性,加强阴极保护系统的监测,提高管理运行水平,实现阴极保护系统运行参数和保护效果集中监控管理,降低阴极保护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费用。当前,阴极保护电位智能采集系统多安装在既有测试桩处,但原有测试桩设计往往不能满足采集仪安装的需求,新立的测试桩又不能满足原有的测试需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便于现场测试又便于智能采集仪安装维护的测试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目前的测试桩难以满足既便于现场测试又便于智能采集仪安装维护的要求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测试桩。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测试桩,包括:桩体,所述桩体内部为贯通的腔体;设于所述桩体侧壁的第一桩门,其中,在所述腔体内与所述第一桩门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设有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设于所述腔体内且处于所述第一桩门之下的隔板,所述隔板用于承托所述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设于所述桩体侧壁且处于所述第一桩门之上的第二桩门,其中,在所述腔体内与所述第二桩门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设有接线板。所述隔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且在所述隔板低侧开孔。所述接线板通过接线板支架固定于所述腔体内。所述接线板包括多个第一接线柱组,每个所述第一接线柱组包括分设于所述接线板两侧的两个第一接线柱,所述两个第一接线柱分别用于对应连接埋地装置和所述智能采集仪。所述埋地装置包括自腐蚀试片、极化试片、参比电极和管道。所述接线板还包括第二接线柱组和开关,所述第二接线柱组包括分设于所述接线板两侧的两个第二接线柱,所述两个第二接线柱分别用于对应连接极化试片和管道,所述开关设于所述两个第二接线柱之间。所述的测试桩还包括:在所述桩体侧壁开设且处于所述隔板之下的进线口。所述的测试桩还包括:设于所述桩体侧壁且处于所述第一桩门之上的第一雨搭;设置于所述桩体侧壁且处于所述第二桩门之上的第二雨搭。所述的测试桩还包括:设于所述桩体之下的桩底部;设于所述桩体之上的桩头部。所述桩底部包括固定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的对应位置单独设置桩门,打开该桩门即可进行电池的更换和设备的维修。通过设置接线板,并在接线板的对应位置单独设置桩门,便于规范测试桩内部线路的连接,避免因现场安装失误造成接线混乱、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等情况,并且打开该桩门即可进行接线和测试等。由此,既便于现场测试,又便于智能采集仪的安装维护。本技术通过设置连接极化试片和管道的接线柱并在两个接线柱之间设置开关,便于测得断电电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测试桩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测试桩结构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固定板所在位置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隔板所在位置的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接线板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接线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测试桩包括桩体1、第一桩门2、隔板3、第二桩门4。桩体1内部为贯通的腔体;第一桩门2设于桩体1侧壁,其中,在腔体内与第一桩门2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设有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隔板3设于腔体内且处于第一桩门2之下,隔板3用于承托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第二桩门4设于桩体侧壁且处于第一桩门2之上,其中,在腔体内与第二桩门4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设有接线板。由此,通过在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的对应位置单独设置桩门,打开该桩门即可进行电池的更换和设备的维修。通过设置接线板,并在接线板的对应位置单独设置桩门,便于规范测试桩内部线路的连接,避免因现场安装失误造成接线混乱、设备无法正常工作等情况,并且打开该桩门即可进行接线和测试等。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测试桩还包括设于桩体1之下的桩底部5和设于桩体1之上的桩头部6。其中,桩底部5包括固定板。如图3所示,固定板7可为方形板,例如方形钢板,在将测试桩埋设后可将土壤覆盖在固定板7上方,有利于测试桩的稳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4所示,隔板3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可呈预设角度,且在隔板3低侧开孔。上述的预设角度可处于0~90°之间,保证隔板3能够承托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并呈倾斜状态,隔板3低侧可开设弓形孔。通过在呈倾斜状态的隔板3低侧开孔,可利于将进入腔体的水排出,避免智能采集仪下部存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接线板8可通过接线板支架9固定于腔体内。接线板8包括多个第一接线柱组,每个第一接线柱组包括分设于接线板8两侧的两个第一接线柱,两个第一接线柱分别用于对应连接埋地装置和智能采集仪。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埋地装置包括自腐蚀试片、极化试片、参比电极和管道,对应地,如图6所示,接线板8包括四个第一接线柱组,包括分设于接线板8两侧的用于连接到自腐蚀试片的第一接线柱801和用于连接到智能采集仪的自腐蚀试片端的第一接线柱802、分设于接线板8两侧的用于连接到极化试片的第一接线柱803和用于连接到智能采集仪的极化试片端的第一接线柱804、分设于接线板8两侧的用于连接到参比电极的第一接线柱805和用于连接到智能采集仪的参比电极端的第一接线柱806、分设于接线板8两侧的用于连接到管道的第一接线柱807和用于连接到智能采集仪的管道端的第一接线柱808。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接线板8还包括第二接线柱组和开关,第二接线柱组包括分设于接线板8两侧的两个第二接线柱809和810,两个第二接线柱分别用于对应连接极化试片和管道,开关811设于两个第二接线柱之间。由此,通过设置用于连接极化试片和管道的第二接线柱,并在第二接线柱之间设置开关,不仅能够测得通电电位,还可以通过断开开关测得断电电位,方便性较高。进一步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测试桩,其特征在于,包括:/n桩体,所述桩体内部为贯通的腔体;/n设于所述桩体侧壁的第一桩门,其中,在所述腔体内与所述第一桩门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设有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n设于所述腔体内且处于所述第一桩门之下的隔板,所述隔板用于承托所述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n设于所述桩体侧壁且处于所述第一桩门之上的第二桩门,其中,在所述腔体内与所述第二桩门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设有接线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测试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桩体,所述桩体内部为贯通的腔体;
设于所述桩体侧壁的第一桩门,其中,在所述腔体内与所述第一桩门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设有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
设于所述腔体内且处于所述第一桩门之下的隔板,所述隔板用于承托所述智能采集仪及其电池;
设于所述桩体侧壁且处于所述第一桩门之上的第二桩门,其中,在所述腔体内与所述第二桩门相对应的高度位置处设有接线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呈预设角度,且在所述隔板低侧开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通过接线板支架固定于所述腔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板包括多个第一接线柱组,每个所述第一接线柱组包括分设于所述接线板两侧的两个第一接线柱,所述两个第一接线柱分别用于对应连接埋地装置和所述智能采集仪。


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陈少松李振军崔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油西北联合管道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安科腐蚀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