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459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18
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市售砂石材料含泥量偏大,不利于常规减水剂性能的发挥,影响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施工质量;以及现有聚羧酸盐减水剂具有较高的引气效果,且所引气泡尺寸较大,降低了水泥混凝土的密实度,影响力学性能,常需复掺消泡剂,使水泥混凝土造价升高的问题。它由大单体、小单体、抗泥功能性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和水组成。方法:一、称量;二、配制底液;三、滴加小单体、抗泥功能性单体、引发剂和链转移剂;四、调节pH值和含固量,得到高性能减水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制备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

A polycarboxylate high performance water reducer with high mud resistance and low air entrainmen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力度逐渐加大,砂石建材的开采受到了较以往更多的制约。目前,市售砂石材料含泥量偏大,不利于常规减水剂性能的发挥,影响新拌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与施工质量。另外,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由于其优良的减水和保坍性能已经成为了主流减水剂产品,但常规聚羧酸盐减水剂具有较强的引气效果,降低水泥混凝土的密实度,影响其力学性能,常需复掺消泡剂,使水泥混凝土的单位体积造价升高。近年来国内外已经开展了聚羧酸减水剂和泥土之间作用机理的研究,并提出了不同黏土矿物与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机理。根据相关的作用机理,国内外已研究出了解决聚羧酸减水剂与泥土相容性问题的办法,主要包括开发出含有对泥土不敏感基团的抗泥型聚羧酸减水剂和在拌制混凝土时加入阳离子型小分子牺牲剂两种方法。但是,目前两种方法均存在生产工艺复杂、应用成本高、效果不明显等缺陷,不利于行业推广与工程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其特征在于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由大单体、小单体、抗泥功能性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和水组成;所述大单体为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小单体为丙烯酸;所述抗泥功能性单体为α-甲基丙烯酸和苯乙烯的混合物;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醇;所述大单体与小单体的质量比为1:(0.05~0.15),所述大单体与抗泥功能性单体的质量比为1:(0.01~0.02),所述大单体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1~0.02),所述大单体与链转移剂的质量比为1:(0.03~0.04);所述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的含固量为35~4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其特征在于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由大单体、小单体、抗泥功能性单体、引发剂、链转移剂和水组成;所述大单体为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小单体为丙烯酸;所述抗泥功能性单体为α-甲基丙烯酸和苯乙烯的混合物;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所述链转移剂为巯基乙醇;所述大单体与小单体的质量比为1:(0.05~0.15),所述大单体与抗泥功能性单体的质量比为1:(0.01~0.02),所述大单体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1~0.02),所述大单体与链转移剂的质量比为1:(0.03~0.04);所述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的含固量为3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泥功能性单体为α-甲基丙烯酸和苯乙烯的混合物,其中α-甲基丙烯酸和苯乙烯的质量比为7: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单体与小单体的质量比为1:0.116,所述大单体与抗泥功能性单体的质量比为1:0.015,所述大单体与引发剂的质量比为1:0.015,所述大单体与链转移剂的质量比为1:0.03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的含固量为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单体为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HPEG-240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抗泥低引气的聚羧酸盐高性能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按质量比依次称量大单体、小单体、抗泥功能性单体、引发剂和链转移剂作为原料;其中小单体分为两份,标记为小单体A和小单体B,其中小单体A与小单体B的质量比为1:(1.5~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杰陈歆田森杨文萃蔡小平武雨彤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