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声波气振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564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声波气振发生装置,包括接口装置、衔接块、引风连接棒和振动片,所述接口装置用于连接风源,所述接口装置和引风连接棒分别固定在衔接块的两端,所述接口装置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引风连接棒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到出风口之间依次沿着接口装置、衔接块、引风连接棒设置有风向集结通道,所述振动片一端固定在引风连接棒上,另一端位于出风口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超声波能够达到良好的乳化油去除效果,且整个装置无需用到电器元件且无需电源供电,因此装置的密封性对装置的正常使用影响不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确保了装置的持续使用效果。

An ultrasonic air vibration gen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声波气振发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去除溶液中乳化油的超声波气振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含油溶液中存在乳化油,在油粒表面形成定向排列并具有双电层结构的亲水性保护膜。保护膜所带的同号电荷互相排斥,使油粒不能接触碰撞和并大,形成稳定的水包油型浑浊乳状液。溶液中的乳化油,有的是为了满足某种工艺需要而配制的乳化液,有的则是水中的油粒在水流搅动下吸附了表面活性剂或细微固体颗粒而自然形成的乳化油。前者由于乳化充分,具有强烈的亲水性,必须在破乳后才能上浮分离;后者由于乳化不充分,具有弱疏水性或弱亲水性,大多可用气液溶合有机分离法除去,少量的则需经破乳后才能分离。破乳就是破坏油粒周围的保护膜,使油、水发生分离。破乳机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使乳液微粒的双电层受到压缩或表面电荷得到中和,从而使微粒由排斥状态转变为能接触碰撞的并聚状态;另一种是使乳化剂界面膜破裂或被另一种不会形成牢固界面膜的表面活性物质顶替,使油粒得以释放和并聚。现在最先进的去除乳化油的方式是通过超声波,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当一定强度的超声波通过媒体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学效应。因为超声在液体中波长为10~0.015cm(相当于15kHz至10MHz),远远大于分子的尺寸,而且和液体中产生的空化气泡的崩灭(collapse)有密切关系,其动力来源是声空化(soundcavitation)。足够强度的超声波通过液体时,当声波负压半周期的声压幅值超过液体内部静压强时,存在于液体中的微小气泡(空化核)就会迅速增大,在相继而来的声波正压相中气泡又绝热压缩而崩灭,在崩灭瞬间产生极短暂的强压力脉冲,气泡周围微小空间形成局部热点(hotspot),其温度高达5000K,压力达500atm,持续数微秒之后,该热点随之冷却,冷却率达109k/s,伴有强大的冲击波(对均相液体媒质)和时速达400km的射流(对非均相液体媒质)。当超声波通过有微小油粒的流体介质时,其中的油粒开始与介质一起振动,但由于大小不同的粒子具有不同的振动速度,油粒将相互碰撞、粘合,体积和重量均增大。然后,由于粒子变大已不能随超声振动,只能作无规则的运动,继续碰撞、粘合、变大,最后上浮,形成浮油,这样便实现了油水分离的效果。但是现有的超声波发生装置大都结构比较复杂,制造成本高,并且必须依赖诸多电器元件以及通电使用,因为超声波发生装置需要放置在溶液当中,这导致其的自身密封性要求非常高,但是实际的使用当中,经常会出现进水而导致超声波发生装置发生损坏,这个问题也极大的困恼着使用企业,所以需要一个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对于溶液中乳化油的去除效果好且能够消除密封性对于装置的使用缺陷的超声波气振发生装置。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声波气振发生装置,包括接口装置、衔接块、引风连接棒和振动片,所述接口装置用于连接风源,所述接口装置和引风连接棒分别固定在衔接块的两端,所述接口装置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引风连接棒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到出风口之间依次沿着接口装置、衔接块、引风连接棒设置有风向集结通道,所述振动片一端固定在引风连接棒上,另一端位于出风口处。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为:通过出风口的出风吹动振动片产生振动,利用振动片的振动来在溶液中产生超声波。进一步的,所述风向集结通道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方向呈倒锥形结构,这种倒锥形的结构设计,能够逐渐聚集风力,使得最后从出风口吹出的风力能够得到所需强度,振动片在高强力风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在溶液中产生超声波。进一步的,所述振动片包括窄口端和宽口端,所述宽口端固定在引风连接棒上,所述窄口端位于出风口的风口处,窄口端因为横截面积小,能够更容易在出风作用下产生振动,宽口端则能够更加稳定的固定在引风连接棒上。进一步的,所述引风连接棒的两端向上凸起分别形成出风凸起部和固定支撑部,所述出风凸起部固定在衔接块上,所述固定支撑部用于支撑和固定振动片。出风凸起部和固定支撑部之间形成凹槽,这种结构设计使得振动片和凹槽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使得振动片具备振动摆幅空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撑部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住振动片的螺栓,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便于将振动片从引风连接棒上进行装卸,便于维护和维修处理。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如下优点:1、整个装置无需用到电器元件且无需电源供电,因此装置的密封性对装置的正常使用影响不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确保了装置的持续使用效果。2、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科学实用,由于无需用到电器元件以及线路排布,不但省去了大量的制造和安装时间,而且大幅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经济收益。3、本专利技术装置能够在溶液中稳定、高效的输出超声波,因为对于溶液中乳化油去除效果非常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超声波气振发生装置,包括接口装置1、衔接块2、引风连接棒3和振动片5,接口装置1连接着风机的出风管,引风连接棒3的两端向上凸起分别形成出风凸起部31和固定支撑部32,振动片5包括窄口端51和宽口端52,接口装置1和引风连接棒3的出风凸起部31分别焊接固定在衔接块2的两端,宽口端52通过螺栓6固定在固定支撑部32上,接口装置1上设置有进风口11,出风凸起部31上设置有出风口12,进风口11到出风口12之间依次沿着接口装置1、衔接块2、出风凸起部31设置有风向集结通道4,风向集结通道4从进风口11到出风口12方向呈倒锥形结构,振动片5的窄口端51位于出风口12的风口处,出风凸起部31和固定支撑部32之间形成凹槽33。本实施例中将上述超声波气振发生装置放置于溶液当中,风机的出风从进风口11进入风向集结通道4,由于风向集结通道4的风力积聚作用,使得最后从出风口12的出风达到了很高的风力,出风正好吹动着振动片5,振动片5在窄口端51的率先振动带动下,整体持续保持高强度振动,振动片5的振动和出风的作用,在溶液中产生超声波,超声波在溶液中产生破乳效果,使得溶液中的乳化油能够上浮实现油水分离,达到了去除溶液中乳化油的效果,根据实际测试,本实施例装置对于乳化油的去除率能够得到90%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声波气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装置、衔接块、引风连接棒和振动片,所述接口装置用于连接风源,所述接口装置和引风连接棒分别固定在衔接块的两端,所述接口装置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引风连接棒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到出风口之间依次沿着接口装置、衔接块、引风连接棒设置有风向集结通道,所述振动片一端固定在引风连接棒上,另一端位于出风口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声波气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口装置、衔接块、引风连接棒和振动片,所述接口装置用于连接风源,所述接口装置和引风连接棒分别固定在衔接块的两端,所述接口装置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引风连接棒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到出风口之间依次沿着接口装置、衔接块、引风连接棒设置有风向集结通道,所述振动片一端固定在引风连接棒上,另一端位于出风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声波气振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向集结通道从进风口到出风口方向呈倒锥形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叶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宜星星晨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