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微动力净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528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微型微动力净水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由第一隔板和第一斜板依次分隔成连通的厌氧缺氧区、好氧区以及沉淀区,厌氧缺氧区为多个无动力反应室;好氧区与沉淀区通过所述第一斜板的下端与箱体底面之间设置的间隙连通,第一斜板的倾斜方向为从好氧区向沉淀区倾斜向下,沉淀区设置有污泥回流机构;目的在于通过厌氧缺氧区的无动力设置,以及对沉淀区的污泥进行回流,整个设备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能耗低,适用于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

Small micro power water purific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微动力净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小微型微动力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农村水环境是分布在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的总称,是农村生产和农民生活的重要资源,农村生活污水主要为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例如洗衣、洗浴、餐厨等,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若任意排放,会严重污染农村的生活环境,以及农村的水体。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存在设备结构复杂,运行维护困难,耗能较大等问题,并不适用于农村地区污水处理。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目前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集中处理,主要针对城郊附近的,集中收集污水并排至城市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二、分户处理,针对绝大多数的散户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虽然近年来市面上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一体化设备层出不穷,但是处理效果差,造价昂贵且耗能较高,也有一些微动力污水处理装置,但其厌氧池与缺氧池分开设置,使得设备整体占地面积较大,且现有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活性污泥多沉降在底部,导致在池中真正参与反应的活性微生物很少,直接影响污水处理的效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微动力净水装置,包括箱体(3),所述箱体(3)由第一隔板(5)和第一斜板(9)依次分隔成连通的厌氧缺氧区、好氧区(11)以及沉淀区(20),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缺氧区为多个无动力反应室;所述好氧区(11)与沉淀区(20)通过所述第一斜板(9)的下端与箱体(3)底面之间设置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一斜板(9)的倾斜方向为从好氧区(11)向沉淀区(20)倾斜向下,所述沉淀区(20)设置有污泥回流机构;所述厌氧缺氧区内设置有次回流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微动力净水装置,包括箱体(3),所述箱体(3)由第一隔板(5)和第一斜板(9)依次分隔成连通的厌氧缺氧区、好氧区(11)以及沉淀区(20),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缺氧区为多个无动力反应室;所述好氧区(11)与沉淀区(20)通过所述第一斜板(9)的下端与箱体(3)底面之间设置的间隙连通,所述第一斜板(9)的倾斜方向为从好氧区(11)向沉淀区(20)倾斜向下,所述沉淀区(20)设置有污泥回流机构;所述厌氧缺氧区内设置有次回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微动力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缺氧区分为六个反应腔室;污水从第一反应室(14)依次到第六反应室(19)的流动方向为上下式曲线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微动力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室由平行于第一隔板(5)的第二隔板(4)、以及垂直于第一隔板(5)的第三隔板(12)和第四隔板(13)分隔而成;第一反应室(14)与第二反应室(15)、第二反应室(15)与第三反应室(16)、第四反应室(17)与第五反应室(18)分别通过第三隔板(12)和第四隔板(13)上侧的通孔连接,第三反应室(16)与第四反应室(17)、第五反应室(18)与第六反应室(19)分别通过第二隔板(4)和第三隔板(12)下侧的通孔连接;第六反应室(19)与好氧区(11)通过第一隔板(5)上侧的通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微动力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机构包括主回流管(1),所述主回流管(1)一端放置在沉淀区(20)底部,另一端放置在第一反应室(14)上部;所述主回流管(1)放置在沉淀区(20)的一端管内插入主气提管(36),所述主气提管(36)的另一端与气源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微动力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回流机构包括主回流管(1),所述主回流管(1)一端放置在沉淀区(20)底部,另一端放置在第六反应室(19);所述次回流机构包括第六反应室(19)上设置的次回流管(23),所述次回流管(23)一端放置在第六反应室(19)底部,另一端放置在第一反应室(14)上部;所述次回流管(23)放置在六反应室(19)的一端、所述主回流管(1)放置在沉淀区(20)的一端管内分别插入主气提管(36)与次气提管(21),所述主气提管(36)与次气提管(21)的另一端通过进气总管与气源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项所述的小型微动力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回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定艾牛昱淞伍贤均周伦辉陈菊刘丫丫郝鑫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誉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