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泡增氧技术的黑臭河涌治理装置及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523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提供一种基于无泡增氧技术的黑臭河涌治理装置及工艺,该装置包括彼此相连的一体化净化设备和高效液相增氧系统;所述高效液相增氧系统包括气水混合罐,所述气水混合罐顶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所述气水混合罐侧部设有氧气进口,所述气水混合罐底部设有高溶氧水排水口,所述高溶氧水排水口与好氧池相连;所述气水混合罐内设有陶瓷膜气液接触器;所述陶瓷膜气液接触器的进气口和所述氧气进口相通。治理工艺包括:将黑臭河涌水引入一体化净化设备中,停留2~6h;将一体化净化设备的出水和氧气引入高效液相增氧系统中制备浓度为200~400mg/L的高溶氧水;将高溶氧水通过管道布水器释放至黑臭河涌中。

Treatment device and technology of black and smelly river based on bubble free aeration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无泡增氧技术的黑臭河涌治理装置及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泡增氧技术的黑臭河涌治理装置及工艺。
技术介绍
黑臭河涌主要是由于水体缺氧,有机物腐败而造成的。当大量的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在好氧微生物的生化作用下,消耗了水体中大量的氧气,国家重大水专项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当溶解氧降低到2.0mg/L时,水体将处于缺氧状态,在缺氧和厌氧的条件下,厌氧细菌大量繁殖,有机物腐败、分解,产生氨气、硫化氢、硫醇、硫醚、有机胺和有机酸等恶臭物质,致使水体变臭。水体中的铁、锰等金属离子与水中的硫离子形成硫化亚铁、硫化锰等化合物,悬浮颗粒吸附硫化亚铁、硫化锰等,致使水体变黑。曝气复氧对消除水体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国内一些实验室试验及河流曝气中试所证实。其原理是进入水体的溶解氧与黑臭物质(H2S,FeS等还原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对于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态系统恢复到正常状态一般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水体曝气复氧有助于加快这一过程。当水体溶解氧大于6.0mg/L时,水体处于有氧状态,有机物降解和氨氧化速率也显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泡增氧技术的黑臭河涌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相连的一体化净化设备和高效液相增氧系统;/n所述高效液相增氧系统包括气水混合罐,所述气水混合罐顶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所述气水混合罐侧部设有氧气进口,所述气水混合罐底部设有高溶氧水排水口,所述高溶氧水排水口与好氧池相连;所述气水混合罐内设有陶瓷膜气液接触器;所述陶瓷膜气液接触器的进气口和所述氧气进口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823 CN 20191078356881.一种基于无泡增氧技术的黑臭河涌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彼此相连的一体化净化设备和高效液相增氧系统;
所述高效液相增氧系统包括气水混合罐,所述气水混合罐顶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气口,所述气水混合罐侧部设有氧气进口,所述气水混合罐底部设有高溶氧水排水口,所述高溶氧水排水口与好氧池相连;所述气水混合罐内设有陶瓷膜气液接触器;所述陶瓷膜气液接触器的进气口和所述氧气进口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泡增氧技术的黑臭河涌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膜气液接触器具体结构为单侧开口的管式陶瓷膜,所述开口和所述氧气进口相通,氧气经氧气进口从管式陶瓷膜开口一侧进入,透过陶瓷膜扩散至膜表面,在膜表面溶解于水,形成高浓度溶氧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泡增氧技术的黑臭河涌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陶瓷膜孔径为0.05~0.2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泡增氧技术的黑臭河涌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水混合罐上还设有安全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泡增氧技术的黑臭河涌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连通高压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无泡增氧技术的黑臭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顺权戚广贤刘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