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益树专利>正文

全电子打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447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电子打火机,它是由外壳、放电针、整机开关、点火电路、自动充电电路、充电插头、底盖及火焰控制开关等部分组成。点火电路是由晶体管振荡电路经变压器开压后与放电针两极相连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点火效率高,使用安全,寿命长,且制造成本低等特点。(*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电子打火机,属于吸烟用具领域。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打火机都是使用可燃液化气体作燃烧主能源,用电子点火或火石打火引燃气体。这类使用燃气的打火机可靠性较低,易发生泄漏,且燃气价格较高,燃气用尽时需更换,给使用造成不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安全、节能的无燃气电子打火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用充电电池(或普通电池)作点火能源,电池的低压直流电能经点火电路升压后变成脉动直流高压,此高压在打火机放电针间放电产生高能电子火焰,当香烟等可燃物体接近时,即被迅速点燃。本技术是由外壳、一对放电针、整机开关、点火电路、自动充电电路、电池、充电插头及底盖等部分组成,其中在整机开关上装有火焰控制开关,它通过套有弹簧及其固定片的拉杆控制放电针的间距;点火电路是由晶体管振荡电路经变压器升压后与放电针两极相连构成。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点火电路结构示意图图3为自动充电电路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是由外壳1、一对放电针2、整机开关6、点火电路和自动充电电路板7、电池8、充电插头9及底盖10等部分组成,其中在整机开关6上装有火焰控制开关5,火焰控制开关5通过套有弹簧4及其固定片3的拉杆11控制放电针2的间距,如图2所示,点火电路是由晶体管振荡电路经变压器12升压后与放电针2两极相连构成,如图3所示,自动充电电路是由电阻电容构成的分压电路14与桥式整流电路15的输入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15的输出端分别并联指示电路16及由四个二极管串联的自动旁路电路17构成。本技术工作时,按动整机开关6,在放电针2两端产生连续电子火焰,用于点燃香烟等可燃物体,随着手指把整机开关6向里推进,火焰控制开关5同时向里使得放电针2的间距加大,火焰被拉长,当香烟接近放电针2时被迅速点燃,香烟点燃后,手指松开整机开关6,弹簧4的反弹力使整机开关6逐渐复位,火焰逐渐缩短,手指离开整机开关6,火焰控制开关5断开,打火机停止工作,火焰熄灭。本技术点火效率高,使用5号充电电池,每充电一次可点燃香烟7包左右,并具有使用安全、寿命长、制造成本低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全电子打火机,是由外壳(1)、一对放电针(2)、整机开关(6)、点火电路和自动充电线路板(7)、电池(8)、充电插头(9)及底盖(10)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a、点火电路是由晶体管振荡电路经变压器(12)升压后与放电针(2)两极相连构成;b、在整机开关(6)上装有火焰控制开关(5),火焰控制开关(5)通过套有弹簧(4)及其固定片(3)的拉杆(11)控制放电针(2)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电子打火机,其特征在于自动充电电路是由电阻电容构成的分压电路(14)与桥式整流电路(15)的输入端连接、桥式整流电路(15)的输出端分别并联指示电路(16)及由四个二极管串联的自动旁路电路(17)构成。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全电子打火机,它是由外壳、放电针、整机开关、点火电路、自动充电电路、充电插头、底盖及火焰控制开关等部分组成。点火电路是由晶体管振荡电路经变压器开压后与放电针两极相连构成。本技术具有点火效率高,使用安全,寿命长,且制造成本低等特点。文档编号F23Q5/00GK2154404SQ9321123公开日1994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6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6日专利技术者方益树 申请人:方益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电子打火机,是由外壳(1)、一对放电针(2)、整机开关(6)、点火电路和自动充电线路板(7)、电池(8)、充电插头(9)及底盖(10)等部分组成,其特征是:a、点火电路是由晶体管振荡电路经变压器(12)升压后与放电针(2)两极相连构成;b、在整机开关(6)上装有火焰控制开关(5),火焰控制开关(5)通过套有弹簧(4)及其固定片(3)的拉杆(11)控制放电针(2)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益树
申请(专利权)人:方益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