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乏风甲烷氧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360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煤矿乏风甲烷氧化装置,属于利用放热化学反应产生热能的矿用设备。其氧化床部分由外壳体、蜂窝储热陶瓷、电加热器、内置换热器,以及进、排气管、进、出水管和陶瓷保温棉组成。蜂窝储热陶瓷、电加热器和内置换热器置于外壳体的中心部位。进、排气管安装在蜂窝储热陶瓷左、右两端。进、出水管安装在蜂窝储热陶瓷上部。其控制系统由控制单元、温度传感器、甲烷浓度传感器和电动阀门等组成。所有传感器和电动阀门都有信号导线与控制单元连接。煤矿乏风进入该装置的氧化床,先用少量电能加热启动,达到甲烷氧化反应温度后停止电加热,乏风中的甲烷继续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并产生热能被取出利用,由废变宝,减少大气污染。(*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利用放热化学反应产生热能的设备或装置,也涉及到矿井的通风、煤矿瓦斯排放方法或装置,具体而言是一种煤矿乏风甲烷氧化装置
技术介绍
煤矿瓦斯是一种洁净而潜力巨大的能源,同时也是矿难的祸源之一。通常采用“抽排”或“风排”两种方法,将煤矿井下的瓦斯气体排放出来。甲烷含量高于95%的优质瓦斯可注入天然气管道;甲烷含量高于30%的煤矿瓦斯可用于燃气轮机、内燃机发电,或做民用燃料;甲烷含量在6~30%的煤矿瓦斯,则采用特殊的安全输送技术和发电技术也用来发电。上述甲烷含量属于高、中浓度范围,约为煤矿瓦斯甲烷总量的30%,通常采用“抽排”方法,将其直接抽排到地上并加以利用。当甲烷含量较低或很低(一般低于1%)时,则采用“风排”方法,向煤矿井下鼓风,不断地注入空气,低浓度的瓦斯即混入空气中,随风排放到地上。这种排放出来的煤层气即称为“乏风”。由于“乏风”中甲烷含量极低,并且不燃烧、不爆炸,至今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未加以利用。乏风中的甲烷浓度虽然很低,但其甲烷的总量却是煤矿瓦斯甲烷总量的70%,这不但是能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目前只有欧美极少数国家在研究乏风甲烷氧化技术。经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乏风甲烷氧化装置,包括氧化床和控制系统两大部分,其特征是氧化床由外壳体(5)、蜂窝储热陶瓷(11)、电加热器(20)、内置换热器(22)、进气管(2)和(12)、排气管(19)和(26)、进水管(7)、出水管(9)和陶瓷保温棉(8)组成,蜂窝储热陶瓷(11)置于外壳体(5)的中心部位,电加热器(20)置于蜂窝储热陶瓷(11)的中心部位,内置换热器(22)置于电加热器(20)的周围,两根进气管(2)、(12)和两根排气管(19)、(26),分别安装左蜂窝储热陶瓷(11)的左、右两侧,进水管(7)和出水管(9)安装在蜂窝储热陶瓷(11)的上部,外壳体(5)内腔充满陶瓷保温棉(8),控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宜亮马晓钟牟善祥孙佳俊秦廷勇齐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胜利油田胜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