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旋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4207 阅读:2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旋头装置,导柱与底板、顶板固定,升降气缸置在顶板上,上、下中板与导柱连接,并通过连接板固定,升降气缸可控制上、下中板运动,旋转头置在上、下中板间,上端小伞齿轮与齿轮轴上大伞齿轮相啮合,齿轮轴设在连接板间,挂板固定在连接板上,上端的双联齿轮与齿轮轴啮合,组合气缸与挂板固定,齿条与活塞杆固定并与双联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配合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使用,可改变高强度、高密集性手工操作。其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高效安全。(*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特别是一种自动旋头装置。现有技术中,有一种一次性打火机充气机,它包括有底座、立座、立柱和充气阀,冲压或压铸成的底座和空心立柱用螺杆联接,立柱上端固定有固定板,固定板平等行设置有一块活动压板,一端有加强臂用销轴联接,活动压板另一端固定充气阀,充气阀靠里的两板上开有孔,用螺杆、螺母、垫圈固定有卡盘,螺杆在流动压板孔中伸出的上端联接有压杆,靠里处有活动支点与压杆用套环连接,两板之间有复位弹簧。这种打火机充气机其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运输方便,使用安全。另外再有一种打火机充液机,主要由支架、打火机喷咀卡头、压簧、操纵杠杆及注液针组件构成,由支架立柱及牙黄套筒组成双立柱或单立柱,打火机喷嘴卡头及操纵杠杆在支架立柱上,注液针组件装在压簧套筒内或杠杆的另一端。这种打火机充液机其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但是上述这类打火机的充气机一般都是靠人工手工操作,其工作效率非常低,很难在打火机生产过程中实现连续装配、自动充气、批量生产的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旋头装置,以适应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对打火机自动旋头,从而进一步自动完成充气的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旋头装置,包括底板、顶板,导柱固定连接在底板、顶板四周的中间,其特征在于升降气缸固定连接在顶板上,上中板、下中板的四周与导柱呈滑动连接,上中板、下中板通过两侧连接板而固定连接,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杆或连接板与上中板固定连接,上中板、下中板的中间置有一组旋转头,该旋转头的上端设有小伞齿轮,齿轮轴设在两侧连接板之间,并于连接板呈旋转连接,每一旋转头上端的小伞齿轮与安置在齿轮轴上的大伞齿轮相啮合,一挂板固定连接在一侧连接板上,挂板的上端置有双联齿轮,该双联齿轮上的大齿与齿轮轴上的齿相啮合,一组合气缸固定在挂板的下端,该组合气缸的活塞杆与齿条固定连接,齿条与双联齿轮上的小齿相啮合。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本技术具有以下明显的技术效果。本装置配合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使用,可以彻底改变落后的高劳动强度、高密集性手工操作组装火机和不安全生产的现状。其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高效安全,是打火机生产行业中不可缺少的专用设备。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2的A向视图。参照图1、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底板1、顶板2,导柱3固定连接在底板1、顶板2四周的中间。升降气缸4固定连接在顶板2上,上中板5.1、下中板5.2的四周与导柱3呈滑动连接,这种滑动连接可以通过连接在导柱3上的滚珠导套3.1而形成。另外,上中板5.1、下中板5.2本身则通过两侧连接板6.1、6.2而固定连接。升降气缸4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杆5.3与上中板5.2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连接板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是多样的。上中板5.1、下中板5.2的中间置有一组旋转头7,旋转头7与上中板5.1、下中板5.2可以通过轴承呈旋转连接状。本技术所述的旋转头7至少为两个,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10只旋转头,以便于一次而成批量生产。旋转头7的上端设有小伞齿轮7.1,齿轮轴8设在两侧连接板6.1、6.2之间,并与连接板6.1、6.2呈旋转连接,齿轮轴8可以通过轴承与两侧连接板6.1、6.2呈旋转状。每一旋转头7上端的小伞齿轮7.1与安置在齿轮轴8上的大伞齿轮8.1相啮合。挂板9固定连接在右侧连接板6.2上,并与上中板5.1、下中板5.2以及左右连接板6.1、6.2组成一个整体。挂板9的上端置有双联齿轮10,双联齿轮10与挂板9呈转动连接状。该双联齿轮10上的大齿与齿轮轴8上的齿8.2相啮合。组合气缸11固定在挂板9的下端,组合气缸11由上下两个气缸串联而成。组合气缸11的活塞杆11.1与齿条12固定连接,齿条12与双联齿轮10上的小齿相啮合。在压缩空气的驱动下,组合气缸活塞带动齿条12运动,经过双联齿轮10、齿轮轴8传动,推动旋转头7转动,起到了旋紧或松开火机面阀的作用。本技术工作时,夹有打火机半成品的随行夹具送入旋头装置工作位置中,随行夹具到位后,由升降气缸4带动上中板5.1、下中板5.2连同挂板9以及组合气缸11一同下降到旋转头7与火机气嘴接触的位置,然后组合气缸11工作,带动旋转头7顺时针方向旋紧火机气嘴,而后组合气缸11按事先调整好的行程反向运动,旋转头7再逆时针旋转一固定的适合充装燃气体要求的圈数后,升降气缸4进行复位。权利要求1.一种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旋头装置,包括底板、顶板,导柱固定连接在底板、顶板四周的中间,其特征在于升降气缸固定连接在顶板上,上中板、下中板的四周与导柱呈滑动连接,上中板、下中板通过两侧连接板而固定连接,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杆或连接板与上中板固定连接,上中板、下中板的中间置有一组旋转头,该旋转头的上端设有小伞齿轮,齿轮轴设在两侧连接板之间,并于连接板呈旋转连接,每一旋转头上端的小伞齿轮与安置在齿轮轴上的大伞齿轮相啮合,一挂板固定连接在一侧连接板上,挂板的上端置有双联齿轮,该双联齿轮上的大齿与齿轮轴上的齿相啮合,一组合气缸固定在挂板的下端,该组合气缸的活塞杆与齿条固定连接,齿条与双联齿轮上的小齿相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旋头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中板、下中板与连接在导柱上的滚珠导套呈滑动连接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旋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头至少为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旋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旋转头通过轴承与上中板、下中板呈旋转连接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旋头装置,其特征在于齿轮轴通过轴承与两侧连接板呈旋转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旋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双联齿轮与挂板呈转动连接状。专利摘要一种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旋头装置,导柱与底板、顶板固定,升降气缸置在顶板上,上、下中板与导柱连接,并通过连接板固定,升降气缸可控制上、下中板运动,旋转头置在上、下中板间,上端小伞齿轮与齿轮轴上大伞齿轮相啮合,齿轮轴设在连接板间,挂板固定在连接板上,上端的双联齿轮与齿轮轴啮合,组合气缸与挂板固定,齿条与活塞杆固定并与双联齿轮啮合。本技术配合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使用,可改变高强度、高密集性手工操作。其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高效安全。文档编号F23Q2/00GK2486863SQ0124566公开日2002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李树模, 朱全军 申请人:上海华新气雾剂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打火机自动充气灌装机旋头装置,包括底板、顶板,导柱固定连接在底板、顶板四周的中间,其特征在于:升降气缸固定连接在顶板上,上中板、下中板的四周与导柱呈滑动连接,上中板、下中板通过两侧连接板而固定连接,升降气缸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杆或连接板与上中板固定连接,上中板、下中板的中间置有一组旋转头,该旋转头的上端设有小伞齿轮,齿轮轴设在两侧连接板之间,并于连接板呈旋转连接,每一旋转头上端的小伞齿轮与安置在齿轮轴上的大伞齿轮相啮合,一挂板固定连接在一侧连接板上,挂板的上端置有双联齿轮,该双联齿轮上的大齿与齿轮轴上的齿相啮合,一组合气缸固定在挂板的下端,该组合气缸的活塞杆与齿条固定连接,齿条与双联齿轮上的小齿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模朱全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华新气雾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