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控制臂与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控制臂与车辆。
技术介绍
控制臂作为车辆悬架系统的导向和传力元件,分为前控制臂与下控制臂,主要用于将作用在车轮上的各种力传递给车身,同时保证车轮按一定轨迹运动。现有的下控制臂的结构通常如图1、图2所示,主要包括控制臂主体、本体上片1、第一本体支架2、第二本体支架3、球销总成4、第三本体支架5、圆管6、衬套7、本体下片8、本体加强板9以及销轴10。其中,上述的本体上片、本体下片、本体支架、圆管等零件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控制臂主体上,由于零件数量及焊接工序较多,下控制臂重量较大,进而导致车辆总重较大,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下控制臂与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下控制臂重量较大,导致车辆总重较大,能耗较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包括本体结构,所述本体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结构,所述本体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n所述第一延伸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延伸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n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布置;所述主体部的第三端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结构,所述本体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主体部、第一延伸部、第二延伸部、第一安装部以及第二安装部;
所述第一延伸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延伸部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主体部的第二端;
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布置;所述主体部的第三端上开设有第三安装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结构通过液态模锻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结构具有沿厚度延伸方向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
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减重凹槽与第二减重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控制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重凹槽包括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
所述第一凹槽自所述第一延伸部延伸到达所述主体部上并呈Y形分叉,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国祯,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