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塑胶壳体表面制作无缝结合的双层或多层装饰面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40084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在塑胶壳体表面制作无缝结合的双层或多层装饰面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开料,根据需要选取其中一种片材作为底料,其余的片材作为面料;在面料的背面贴合固体热熔胶,并在面料上制作镂空区域,对底料和面料进行切割,并分别在底料和面料的边角冲定位孔;贴合,将底料和面料进行定位贴合,得到复合片材;定位切割,根据最终产品的形状,将复合片材用带有弹性定位柱的刀模进行定位切割,并在复合片材上冲出注塑用定位孔,得到成型片材;模内注塑,将成型片材定位放入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显著减少片材拼接处的高低差,最大限度的还原平滑表面,具备生产效率高、品质稳定等优点。

Technology of making seamless double or multi-layer decorative surface on the surface of plastic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在塑胶壳体表面制作无缝结合的双层或多层装饰面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加工
,具体为在塑胶壳体表面制作无缝结合的双层或多层装饰面的工艺。
技术介绍
塑胶产品尤其是注塑产品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装饰领域,例如手机壳、平板电脑保护壳等等。随着人们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升级,产品设计师们往往为设计具有独特外观的产品以吸引消费者眼球而绞尽脑汁,然而,设计师的想象空间可以无限大,厂商们生产的空间却具有局限性。例如,设计师设计出一款具有拼接撞色效果的外壳,需要在塑胶产品平面或三维表面包覆其他面料(如皮革,布料等),现有的制作方法是,将面料以人工的方式进行包裹、粘贴、车缝、拼接到注塑产品的外观面,采用现有的制作方法,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存在以下缺点:1.加工过程主要靠人工,单人生产效率不高;2.品质不稳定,一致性差,可靠性不佳,如粘合力在高温或低温下以及长时间使用后会衰减;3.消耗并残留大量不同种类的含有害化学物质的胶水,对于环境保护及人体健康存在较大威胁;4.存在外观设计的局限性,如通常情况下,只能包裹一种面料,当需要包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在塑胶壳体表面制作无缝结合的双层或多层装饰面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开料:/n备好需要在塑胶壳体表面制作装饰面的两种或多种片材,根据需要选取其中一种片材作为底料,其余的片材作为面料;在面料的背面贴合固体热熔胶,并在面料上制作镂空区域,根据最终产品所需的最大外形尺寸对底料和面料进行切割,并分别在底料和面料的边角冲位置对应的定位孔;/nS2、贴合:/n将底料和面料通过对应的定位治具和热压机进行定位贴合,得到复合片材;/nS3、定位切割:根据最终产品的形状,将复合片材用带有弹性定位柱的刀模进行定位切割,并在复合片材上冲出注塑用定位孔,得到成型片材;/nS4、模内注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塑胶壳体表面制作无缝结合的双层或多层装饰面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开料:
备好需要在塑胶壳体表面制作装饰面的两种或多种片材,根据需要选取其中一种片材作为底料,其余的片材作为面料;在面料的背面贴合固体热熔胶,并在面料上制作镂空区域,根据最终产品所需的最大外形尺寸对底料和面料进行切割,并分别在底料和面料的边角冲位置对应的定位孔;
S2、贴合:
将底料和面料通过对应的定位治具和热压机进行定位贴合,得到复合片材;
S3、定位切割:根据最终产品的形状,将复合片材用带有弹性定位柱的刀模进行定位切割,并在复合片材上冲出注塑用定位孔,得到成型片材;
S4、模内注塑:
将成型片材进行预定型,将预定型后的成型片材放入注塑模具,通过定位孔精确定位,整理平整使其大致贴合注塑模具型腔,进行塑胶材料注塑;通过注塑机的高温高压以及注塑模具的塑形,将熔融塑料与成型片材进行无缝结合、挤压、冷却后即塑形成所需的产品,同时将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以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昊通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