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刨装置和湿喷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3990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9: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铣刨装置以及具有该铣刨装置的湿喷机,铣刨装置包括转盘、铣刨刀、传动组件和驱动件,铣刨刀设置于转盘的一个端面上;传动组件一端固定装配于转盘的另一个端面上;驱动件与传动组件的另一端相装配,驱动件驱动传动组件转动,以使传动组件带动转盘转动,在该技术方案中,转动的铣刨刀能够对喷浆后的作业面进行整平处理,铣刨刀对作业面进行整平处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铣刨刀的硬度较高,从而对部分凝固的混凝土也能够进行整平处理,提高对作业面的整平效果。

Milling device and wet spray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铣刨装置和湿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设备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铣刨装置和湿喷机。
技术介绍
湿喷机是用于对公路、铁路隧道的内壁进行喷浆的设备,喷浆完成后的作业面对平整度具有较高的要求,目前对喷浆后的作业面进行整平操作主要依靠人工整平或采用压缩空气对作业面进行吹气两种方式,人工对作业面进行整平的方式工作效率较低,耗时较长,而压缩空气将凸出作业面的混凝土进行吹除的方式同样效率较低,而且对于部分凝固的混凝土也难以通过压缩空气进行吹除,从而如何在喷浆完成后,高效地对作业面进行整平操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铣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湿喷机。鉴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铣刨装置,用于湿喷机,包括:转盘;铣刨刀,设于转盘的一个端面上;传动组件,一端固定装配于转盘的另一个端面上;驱动件,与传动组件的另一端相装配,驱动件驱动传动组件转动,以使传动组件带动转盘转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铣刨装置包括转盘、铣刨刀、传动组件和驱动件,铣刨刀设置于转盘的一个端面上,传动组件的两端分别与转盘和驱动件进行装配,驱动件驱动传动组件转动,传动组件带动转盘转动,使得转盘上的铣刨刀与转盘一同转动,转动的铣刨刀能够对喷浆后的作业面进行整平处理,使用铣刨刀对作业面进行整平处理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铣刨刀的硬度较高,从而对部分凝固的混凝土也能够进行整平处理,提高对作业面的整平效果,在转盘和驱动件之间装配传动组件能够提高转盘转动的稳定性,另外,传动组件能够增大转盘与驱动件之间的间距,避免驱动件与作业面出现碰撞的情况发生。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铣刨装置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传动组件包括:连接杆,一端固定装配于转盘的另一个端面上;转动套,转动套沿轴向设置有非圆的安装孔,连接杆的另一端伸入安装孔,转动套远离转盘的一端与驱动件限制转动地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杆插入转动套的安装孔内,由于转动套上设置非圆的安装孔,从而能够限制连接杆与转动套在周向发生相对转动,由于转动套与驱动件限制转动连接,从而使得驱动件的输出轴能够带动转动套转动,同样地,由于转动套上设置非圆的安装孔,从而能够限制连接杆与转动套在周向发生相对转动,转动套能够带动连接杆转动,从而保证连接杆带动转盘和铣刨刀稳定地转动,有利于铣刨刀对喷浆后的工作面进行整平处理,连接杆和转动套能够增大转盘与驱动件之间的间距,从而避免驱动件与工作面发生碰撞,提高驱动件工作时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铣刨装置还包括:安装座,转动套和驱动件分别安装于安装座的两侧,安装座上设有供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的第一通孔;轴承座,套设于转动套;轴承,位于轴承座内,轴承套设于转动套;锁紧件,轴承座和安装座上设有供锁紧件穿过的连接孔,锁紧件穿过连接孔,以将轴承座锁紧于安装座。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座对转动套和驱动件起到承载作用,避免驱动件和转动套在工作时发生晃动,锁紧件将轴承座锁紧于安装座,使得轴承座稳定地固定于安装座,轴承套接于转动套且位于轴承座内,轴承座能够限制轴承不易与转动套出现分离,铣刨刀对工作面进行整平操作时,工作面对铣刨刀产生的阻力会使得连接杆和转动套受到偏离轴线方向的偏转力,转动套受到的偏转力过大时会造成驱动件的输出轴发生损坏,轴承对转动套起到缓冲作用,轴承能够抵消转动套受到的部分偏转力,从而降低转动套和驱动件的输出轴的相对偏转角度,降低驱动件的输出轴的损坏率,提高驱动件工作时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轴承为至少两个,铣刨装置还包括:第一轴套,设于轴承座内,第一轴套套设于转动套,第一轴套位于至少两个轴承之间;第二轴套,设于轴承座内,第一轴套套设于转动套,第二轴套位于至少两个轴承中贴近安装座的一个与安装座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轴承座内设置至少两个轴承,且至少两个轴承之间设置有间距,从而使得至少两个轴承同时抵接于转动套的外壁,转动套的外壁形成至少两个受力点,至少两个受力点的连线与转动套的轴线方向平行,进而使得至少两个轴承能够进一步抵消转动套受到的偏转力,提高转动套和驱动件工作时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安装孔贯通转动套,连接杆与安装孔滑动配合,传动组件还包括:弹性件,套设于连接杆和转动套,弹性件位于转盘和轴承座之间,弹性件用于朝向远离轴承座的方向推动转盘;限位块,设于连接杆的另一端,转动套内设有供限位块滑动的滑槽,滑槽朝向安装座的一端贯通转动套,转动套位于滑槽的另一端设有限位部,限位部限制限位块脱离转动套。在该技术方案中,安装孔贯通转动套,使得连接杆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转动套滑动,弹性件能够对转盘进行推动,转动套上的限位部对连接杆另一端的限位块起到限位作用,避免连接杆在转动套的另一端脱离转动套,从而保证转动套带动连接杆稳定地转动,铣刨刀对工作面进行整平处理时,铣刨刀与工作面相抵而使得连接杆能够相对转动套滑动,弹性件对连接杆起到缓冲的作用,降低连接杆的损坏率,铣刨刀与工作面相抵时,连接杆部分伸进转动套内,铣刨刀与工作面分离时,在弹性件的推动作用下,连接杆部分伸出转动套,有利于连接杆稳定地带动转盘和铣刨刀转动。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传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件,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与连接件装配的连接孔,限位块上设有供连接件穿过的第二通孔,连接件穿过第二通孔并与连接孔装配,以将限位块锁紧于连接杆。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件穿过第二通孔并与连接孔进行装配,连接件与连接杆对限位块进行夹持,避免限位块与连接杆出现分离,连接件与连接杆对限位块进行夹持的方式便于将限位块拆装于连接杆,从而能够将连接杆拆装于转动套,进而便于对连接杆进行更换。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外螺纹;转盘上设有与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外螺纹旋入内螺纹,以将连接杆锁紧于转盘;驱动件的输出轴的转向与外螺纹的旋向相反。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杆一端的外螺纹旋入转盘的内螺纹中,而将连接杆安装于转盘上,连接杆与转盘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而便于将连接杆拆装于转盘,安装方式简单、快捷,有利于提高拆装效率。驱动件的输出轴的转向与外螺纹的旋向相反,即转动套和连接杆的转向与外螺纹的旋向相反,从而在连接杆带动转盘转动时,连接杆与转盘具有旋紧的趋势,实现连接杆与转盘的自紧固功能,避免连接杆和转盘在铣刨刀对工作面进行整平处理时出现分离的情况发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传动组件还包括:挡板,设于连接杆上,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挡板,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于轴承座,挡板与转盘之间设有间隙,间隙供外接部件伸入以夹持连接杆,以将转盘旋离或旋紧于连接杆。在该技术方案中,挡板和轴承座分别与弹性件的两端相抵,弹性件对挡板进行推动,进而带动连接杆相对转动套滑动,挡板与转盘之间留有间隙,有利于外接部件伸入挡板和转盘的间隙中对连接杆进行夹持,从而能够旋动连接杆,进而便于将连接杆旋离或旋紧于转盘。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传动组件包括:连接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铣刨装置,用于湿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盘;/n铣刨刀,设于所述转盘的一个端面上;/n传动组件,一端固定装配于所述转盘的另一个端面上;/n驱动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相装配,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转盘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铣刨装置,用于湿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盘;
铣刨刀,设于所述转盘的一个端面上;
传动组件,一端固定装配于所述转盘的另一个端面上;
驱动件,与所述传动组件的另一端相装配,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传动组件转动,以使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转盘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铣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连接杆,一端固定装配于所述转盘的另一个端面上;
转动套,所述转动套沿轴向设置有非圆的安装孔,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安装孔,所述转动套远离所述转盘的一端与所述驱动件限制转动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铣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铣刨装置还包括:
安装座,所述转动套和所述驱动件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座的两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供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穿过的第一通孔;
轴承座,套设于所述转动套;
轴承,位于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转动套;
锁紧件,所述轴承座和所述安装座上设有供所述锁紧件穿过的连接孔,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连接孔,以将所述轴承座锁紧于所述安装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为至少两个,所述铣刨装置还包括:
第一轴套,设于所述轴承座内,所述第一轴套套设于所述转动套,所述第一轴套位于至少两个所述轴承之间;
第二轴套,设于所述轴承座内,所述第一轴套套设于所述转动套,所述第二轴套位于至少两个所述轴承中贴近所述安装座的一个与所述安装座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铣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转动套,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安装孔滑动配合,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
弹性件,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涛王明杰杨元林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