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工位转盘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804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52
多工位转盘顶出机构,包括活动车壁,活动车壁的前端设置回转盘机构,活动车壁的后端设置B工位顶出机构和A工位顶出机构,活动车壁后端还设置有C工位顶出机构,B工位顶出机构与回转盘机构上的第二出料区域上的孔对齐,A工位顶出机构与回转盘机构上的第一出料区域上的孔对齐,C工位顶出机构与第三出料区域的孔对齐,回转盘机构还设置有第四出料区域和第五出料区域,第四出料区域和第五出料区域上设置有孔,且第四出料区域和第五出料区域的孔不与第一出料区域和第二出料区域的孔发生干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原有需要多台塑机协作成型的成品件,在同一台塑机上注射成型,可以减少中间过程的费用。

Ejecting mechanism of multi position rotary 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工位转盘顶出机构
本技术属于注塑机领域,具体涉及多工位转盘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多组分注塑机为双工位托模机构塑机,单个工位可以注射1种或多种性质不同的塑胶材料。转盘托模双工位现定义为A工位和B工位。模具在A工位注射第一种塑料成形半成品,模具随着回转盘运动(0至180°)到B工位在原有半成品上注射第二种塑胶,最终形成成品件,托模取出成品。(以市面上的牙刷为例多由硬质PC料和软胶组成)。三工位注塑成型的现有做法为,在现有双工位塑机的基础上,再加一组单工位塑机。在双工位塑机的半成品上,通过单工位塑机再增加第三种塑胶,三工位成品。双工位塑机+单工位塑机,需要至少2副不同的模具;从双工位塑机上半成品转移到单工位塑机的运输成本高,而且还需要在单工位塑机上进行半成品安装,浪费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多工位转盘顶出机构,来解决现有的多組分普通双射机需要做三工位注塑成型,需要在现有双工位塑机的基础上,再加一组单工位塑机,运输成本高,装置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多工位转盘顶出机构,包括活动车壁,所述的活动车壁的前端设置回转盘机构,所述的活动车壁的后端设置B工位顶出机构和A工位顶出机构,所述的活动车壁后端还设置有C工位顶出机构,所述的B工位顶出机构、A工位顶出机构和C工位顶出机构油缸控制驱动,所述的B工位顶出机构与回转盘机构上的第二出料区域上的孔对齐,所述的A工位顶出机构与回转盘机构上的第一出料区域上的孔对齐,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与第三出料区域的孔对齐,所述的回转盘机构还设置有第四出料区域和第五出料区域,所述的第四出料区域和第五出料区域上设置有孔,所述的第三出料区域、第四出料区域和第五出料区域沿着回转盘机构的中心呈120度分布,且所述的第四出料区域和第五出料区域的孔不与第一出料区域和第二出料区域的孔发生干涉。多工位转盘托模机构,在原有双工位托模机构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组独立的托模机构。保留原有的A工位和B工位,C组工位可以独立实现托模。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出料区域和第二出料区域上的孔呈轴对称设置。方便180度旋转时,还能够托膜。作为优选,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位于B工位顶出机构和A工位顶出机构之间,且位于两者的上部。作为优选,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的顶出杆为四根,且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长方形。作为优选,所述的第四出料区域和第五出料区域的孔也为四个,且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长方形。作为优选,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B工位顶出机构和A工位顶出机构锁固在活动车壁上,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B工位顶出机构和A工位顶出机构的料杆可在活动车壁内自由伸缩。与现有技术相比:同一台机,可以同时具备单射,双射中心距可调的注塑机射出功能,对模具产品的适应性更强,满足客户的更高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0度位置的回转盘机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出料区域、第四出料区域和第五出料区域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回转盘机构旋转120度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回转盘机构旋转240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多工位转盘顶出机构,包括活动车壁1,所述的活动车壁1的前端设置回转盘机构2,所述的活动车壁1的后端设置B工位顶出机构4和A工位顶出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车壁1后端还设置有C工位顶出机构3,所述的B工位顶出机构4、A工位顶出机构5和C工位顶出机构3油缸控制驱动,所述的B工位顶出机构4与回转盘机构2上的第二出料区域61上的孔对齐,所述的A工位顶出机构5与回转盘机构2上的第一出料区域62上的孔对齐,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3与第三出料区域63的孔对齐,所述的回转盘机构2还设置有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所述的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上设置有孔,所述的第三出料区域63、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沿着回转盘机构2的中心呈120度分布,且所述的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的孔不与第一出料区域62和第二出料区域61的孔发生干涉,所述的第一出料区域62和第二出料区域61上的孔呈轴对称设置,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3位于B工位顶出机构4和A工位顶出机构5之间,且位于两者的上部,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3的顶出杆为四根,且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长方形,所述的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的孔也为四个,且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长方形,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3、B工位顶出机构4和A工位顶出机构5锁固在活动车壁上,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3、B工位顶出机构4和A工位顶出机构5的料杆可在活动车壁1内自由伸缩。多工位转盘顶出机构的使用方法,伺服驱动电机带动回转盘机构2不旋转时,C工位顶出机构3、B工位顶出机构4和A工位顶出机构5可在活动车壁1内做顶出动作,此时C工位顶出机构3对准第三出料区域63的孔,B工位顶出机构4对准第二出料区域61上的孔,A工位顶出机构5对准第一出料区域62的孔,因此该三个顶出机构的顶出杆,都可以从相应的孔中顶出;伺服驱动电机带动回转盘机构2旋转180度时,B工位顶出机构4和A工位顶出机构5可在活动车壁1内做顶出动作,此时C工位顶出机构3没有对准第三出料区域63的孔,第二出料区域61上的孔和第一出料区域62的孔是中心对称的,而B工位顶出机构4还是对准第二出料区域61上的孔,A工位顶出机构5还是对准第一出料区域62的孔,C工位顶出机构3无法做顶出动作;伺服驱动电机带动回转盘机构2分别旋转120度和240度时,此时,由于所述的第三出料区域63、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沿着回转盘机构2的中心呈120度分布,因此选择后,可到达原来的C工位顶出机构3出料位置处,C工位顶出机构3可在活动车壁1内做顶出动作,B工位顶出机构4和A工位顶出机构5无法做出顶出动作。本申请中,可以设置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的孔与第一出料区域62和第二出料区域61上的孔重叠,把C工位顶出机构3的孔和C工位顶出机构3的出料杆做的小巧一些,使其能够与第一出料区域62和第二出料区域61上的某些孔重叠,完成出料,这样就不用额外在第一出料区域62和第二出料区域61上打孔,更加的方便巧妙。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多工位转盘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车壁(1),所述的活动车壁(1)的前端设置回转盘机构(2),所述的活动车壁(1)的后端设置B工位顶出机构(4)和A工位顶出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车壁(1)后端还设置有C工位顶出机构(3),所述的B工位顶出机构(4)、A工位顶出机构(5)和C工位顶出机构(3)油缸控制驱动,所述的B工位顶出机构(4)与回转盘机构(2)上的第二出料区域(61)上的孔对齐,所述的A工位顶出机构(5)与回转盘机构(2)上的第一出料区域(62)上的孔对齐,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3)与第三出料区域(63)的孔对齐,所述的回转盘机构(2)还设置有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所述的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上设置有孔,所述的第三出料区域(63)、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沿着回转盘机构(2)的中心呈120度分布,且所述的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的孔不与第一出料区域(62)和第二出料区域(61)的孔发生干涉。/n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工位转盘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车壁(1),所述的活动车壁(1)的前端设置回转盘机构(2),所述的活动车壁(1)的后端设置B工位顶出机构(4)和A工位顶出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车壁(1)后端还设置有C工位顶出机构(3),所述的B工位顶出机构(4)、A工位顶出机构(5)和C工位顶出机构(3)油缸控制驱动,所述的B工位顶出机构(4)与回转盘机构(2)上的第二出料区域(61)上的孔对齐,所述的A工位顶出机构(5)与回转盘机构(2)上的第一出料区域(62)上的孔对齐,所述的C工位顶出机构(3)与第三出料区域(63)的孔对齐,所述的回转盘机构(2)还设置有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所述的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上设置有孔,所述的第三出料区域(63)、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沿着回转盘机构(2)的中心呈120度分布,且所述的第四出料区域(64)和第五出料区域(65)的孔不与第一出料区域(62)和第二出料区域(61)的孔发生干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蒙陈晓周刘可虎干凯波金伟创
申请(专利权)人:富强鑫宁波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