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俞卫平专利>正文

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760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密码锁来实现安全保险的电子打火机。现有打火机大多没有设置安全装置,操作揿手时不受限制,极易点燃打火机,伤害儿童甚至危及公共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油槽、位于油槽上方的出气组件和压电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内置一锁体倒置的密码锁,该密码锁的锁环呈一钩形,锁环的自由端被锁止时抵触在揿手或压电推杆上,锁环上设有一推钮,所述的推钮及密码锁的密码轮均露于壳体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壳体内设置一密码锁,利用密码锁的锁止和解锁两种状态来有效控制揿手或压电推杆的工作状态,从而避免了直接按压揿手点燃易燃气体或有外力意外压迫揿手而漏气的现象,提高了打火机的安全性能。(*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密码锁来实现安全保险的电子打火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打火机是一种利用丁烷、天燃气等易燃气体为燃料的点火器具,其结构通常由壳体、位于壳体内的油槽(油槽壁也可作为壳体)、位于油槽上方的压电组件和另一侧的出气组件等构成。压电组件包括按常规方式装配在上部的揿手、中部的压电推杆及击锤和下部的压电,出气组件包括出气阀、调火环和出气针等,出气组件与压电组件间设有使两者联动的撬板。此类打火机工作时,下压揿手,推动压电推杆在设定的工作行程内下移,当压电推杆处于工作最低位时,使击锤在设于压电推杆腔体内并套于其上的击锤弹簧作用下,通过T钉击打压电,激发出高压电火花。在揿手下压压电推杆时,同步压迫与出气针连接的撬板,使出气组件工作,打开出气阀使易燃气体外溢,该气体遇高压电火花被点燃。由于上述打火机没有设置安全装置,操作揿手时不受限制,无意误操作、孩童玩耍或有硬物件意外碰击打火机揿手时,极易点燃打火机,伤害儿童甚至危及公共安全。此外,若有外力意外抵触揿手时,出气阀会被打开,则易燃气体外泄,这虽然不会产生火苗,但存在易燃气体泄漏的安全隐患。因此有的国家和地区对未设保险装置的打火机已经或者将要明文禁止生产和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有效控制揿手或压电推杆的工作状态,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避免儿童玩耍打火机引起火灾或意外事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油槽、位于油槽上方的出气组件和压电组件,所述的压电组件包括按常规方式装配在上部的揿手、中部的压电推杆和下部的压电,压电组件与出气组件间设有使两者联动的撬板,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内置一锁体倒置的密码锁,该密码锁的锁环呈一钩形,锁环的自由端被锁止时抵触在揿手或压电推杆上,锁环上设有一推钮,所述的推钮及密码锁的密码轮均露于壳体外。本技术所用的密码锁为微型的,适应打火机壳体内的较小空间,与常规的密码锁不同之处在于锁环呈一钩形且锁体倒置放入壳体内。当向上推动推杆时,密码锁的锁环处于锁定状态,锁环的自由端抵触在揿手或压电推杆的肩部,打火机处于安全保险状态(常态),从而实现无法按压揿手或压电推杆无法向下动作,从而达到防止儿童开启打火机的目的;当转动密码轮时,密码锁的锁定状态被解除,锁环从锁体处弹出,锁环向下移动,推杆也随之下移,揿手或压电推杆不再被锁环抵触,揿手或压电推杆与锁环的自由端之间的距离与点火行程相配,此时向下按压揿手即可点燃易燃气体。所述的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锁环的自由端抵触在压电推杆上,压电推杆上设有与锁环自由端配合的凸台,锁环移动的纵向距离与压电推杆的行程相配。所述的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锁环的自由端抵触在揿手上,锁环移动的纵向距离与揿手的行程相配。所述的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壳体上设有推钮槽孔和密码轮限位孔,推钮槽孔便于推钮的上、下移动。所述的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锁体固定在位于压电右侧的壳体内壁上。本技术构思巧妙,在壳体内设置一密码锁,利用密码锁的锁止和解锁两种状态来有效控制揿手或压电推杆的工作状态,从而避免了直接按压揿手点燃易燃气体或有外力意外压迫揿手而漏气的现象,防止了误操作,增加儿童操作的难度,提高了打火机的安全性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常态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的安全锁定状态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常态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安全锁定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1、2所示,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包括壳体1、置于壳体内的油槽2、位于油槽上方的出气组件和压电组件,所述的压电组件包括按常规方式装配在上部的揿手3、中部的压电推杆4和下部的压电5,压电组件与出气组件间设有使两者联动的撬板6,所述的壳体内置一锁体倒置的密码锁7,该密码锁7的锁环8呈一钩形,锁环的自由端9被锁止时抵触在压电推杆4上,压电推杆4上设有与锁环自由端9配合的凸台12。锁环8上设有一推钮10,推钮10及密码锁的密码轮11均露于壳体外,锁环8移动的纵向距离与压电推杆4动作时的行程相配。所述的壳体上设有推钮槽孔和密码轮限位孔。锁体固定在位于压电右侧的壳体内壁上。常态下,推杆处于最上端的位置,密码锁的锁环处于锁定状态,锁环的自由端抵触在压电推杆的凸台,打火机处于安全保险状态,从而实现无法按压揿手或压电推杆无法向下动作,从而达到防止儿童开启打火机的目的;工作状态下,转动密码轮,密码锁的锁定状态被解除,锁环从锁体处弹出,锁环向下移动,推杆也随之下移,压电推杆上的凸台不再被锁环抵触,此时向下按压揿手即可点燃易燃气体。实施例2如图3、4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锁环的抵触在揿手的下部位置,锁环被锁止时移动的纵向距离与揿手动作时的行程相配。权利要求1.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包括壳体(1)、置于壳体内的油槽(2)、位于油槽上方的出气组件和压电组件,所述的压电组件包括按常规方式装配在上部的揿手(3)、中部的压电推杆(4)和下部的压电(5),压电组件与出气组件间设有使两者联动的撬板(6),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内置一锁体倒置的密码锁(7),该密码锁的锁环(8)呈一钩形,锁环的自由端(9)被锁止时抵触在揿手(3)或压电推杆(4)上,锁环(8)上设有一推钮(10),所述的推钮(10)及密码锁的密码轮(11)均露于壳体(1)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其特征是锁环的自由端(9)抵触在压电推杆(4)上,压电推杆(4)上设有与锁环自由端(9)配合的凸台(12),锁环(8)移动的纵向距离与压电推杆(4)的行程相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其特征是锁环的自由端(9)抵触在揿手(3)上,锁环(8)移动的纵向距离与揿手(3)的行程相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推钮槽孔和密码轮限位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锁体固定在位于压电右侧的壳体内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密码锁来实现安全保险的电子打火机。现有打火机大多没有设置安全装置,操作揿手时不受限制,极易点燃打火机,伤害儿童甚至危及公共安全。本技术包括壳体、置于壳体内的油槽、位于油槽上方的出气组件和压电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内置一锁体倒置的密码锁,该密码锁的锁环呈一钩形,锁环的自由端被锁止时抵触在揿手或压电推杆上,锁环上设有一推钮,所述的推钮及密码锁的密码轮均露于壳体外。本技术在壳体内设置一密码锁,利用密码锁的锁止和解锁两种状态来有效控制揿手或压电推杆的工作状态,从而避免了直接按压揿手点燃易燃气体或有外力意外压迫揿手而漏气的现象,提高了打火机的安全性能。文档编号F23Q2/16GK2619158SQ0323052公开日2004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俞卫平 申请人:俞卫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设有密码锁的打火机,包括壳体(1)、置于壳体内的油槽(2)、位于油槽上方的出气组件和压电组件,所述的压电组件包括按常规方式装配在上部的揿手(3)、中部的压电推杆(4)和下部的压电(5),压电组件与出气组件间设有使两者联动的撬板(6),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内置一锁体倒置的密码锁(7),该密码锁的锁环(8)呈一钩形,锁环的自由端(9)被锁止时抵触在揿手(3)或压电推杆(4)上,锁环(8)上设有一推钮(10),所述的推钮(10)及密码锁的密码轮(11)均露于壳体(1)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俞卫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