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浮式复式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626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浮式复式套筒,包括顺序设置的紧固套筒、导向套筒、外套以及上连接端,均采用回转体结构;导向套筒的一端部分地设置在紧固套筒内并固定,另一端部分地设置在外套内并固定;所述自浮式复式套筒还包括紧固刀头、滑动套、第一弹簧以及第二弹簧;紧固刀头位于紧固套筒的贯穿腔体内并可沿着导向套筒所限定的方向往返运动;滑动套位于外套内并朝向导向套筒内延伸,第一弹簧设置在紧固刀头与滑动套之间,第二弹簧设置在滑动套与上连接端之间;第二弹簧的弹性大于第一弹簧的弹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浮式复式套筒采用自适应的浮动设计,实现同一工具拧紧两种不同种类螺栓,加工效率高。

Self floating compound slee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浮式复式套筒
本技术涉及拧紧工具
,尤其是应用在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协作机器人操作的螺栓拧紧作业工具,具体而言涉及自浮式复式套筒。
技术介绍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使用到紧固件,尤其是金属紧固件,应用到产品的连接部位进行压铆操作,从而使各构件相连接组合。目前,在普通生产线上,通过气动拧紧工具进行手动拧紧,当在同一工装位置需要有两种螺栓的情况下,则要换工具或者工具头,比较耽误时间,操作繁琐,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完全依赖于人工的技能熟练程度。在这过程中,由于存在人工动作失误因素,易出现人身安全事故。现有的机器人作业系统上,还通过通用的工具库或者工具架提供了供机器人操作手臂进行替换的多个工具头,但这样的切换工具头操作会造成整体的工作节拍变慢,影响效率,而且在仅需要2个或者3个螺栓的参合下,使用结构复杂的切换结构是不方便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进行适配的多功能套筒。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使用的技术方案的自浮式复式套筒,包括顺序设置的紧固套筒、导向套筒、外套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浮式复式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设置的紧固套筒(1)、导向套筒(3)、外套(5)以及上连接端(6),均采用回转体结构;/n所述导向套筒(3)的一端部分地固定在紧固套筒(1)内,另一端部分地固定在外套(5)内;/n所述自浮式复式套筒还包括紧固刀头(2)、滑动套(4)、第一弹簧(7)以及第二弹簧(8),其中:/n所述紧固套筒(1)被设置具有容纳紧固件的贯穿腔体,所述导向套筒(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贯穿腔体内;/n所述导向套筒(3)套设在紧固刀头(2)上、用于提供紧固刀头(2)的运动导向;/n所述紧固刀头(2)的柄部朝向上连接端(6)的方向顺序设置第一弹簧(7)、滑动套(4)和第二弹簧(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浮式复式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顺序设置的紧固套筒(1)、导向套筒(3)、外套(5)以及上连接端(6),均采用回转体结构;
所述导向套筒(3)的一端部分地固定在紧固套筒(1)内,另一端部分地固定在外套(5)内;
所述自浮式复式套筒还包括紧固刀头(2)、滑动套(4)、第一弹簧(7)以及第二弹簧(8),其中:
所述紧固套筒(1)被设置具有容纳紧固件的贯穿腔体,所述导向套筒(3)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贯穿腔体内;
所述导向套筒(3)套设在紧固刀头(2)上、用于提供紧固刀头(2)的运动导向;
所述紧固刀头(2)的柄部朝向上连接端(6)的方向顺序设置第一弹簧(7)、滑动套(4)和第二弹簧(8),滑动套(4)位于外套(5)内并朝向导向套筒(3)内延伸,所述第一弹簧(7)设置在紧固刀头(2)与滑动套(4)之间,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滑动套(4)与上连接端(6)之间;
所述第二弹簧(8)的弹性大于第一弹簧(7)的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浮式复式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4)的外周面与外套(5)的内周面之间形成花键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浮式复式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4)的本体构造为台阶式结构,在临近紧固刀头(2)的一侧形成与所述导向套筒(3)适配的较小外径段,在临近上连接端(6)的一侧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泽华许博涵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涵智科技有限公司埃蔚机电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