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床外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532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机床外防护罩,包括工作台、防护罩主体以及设置在防护罩主体前侧的推拉门,防护罩主体包括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之间组成用于容纳机床的容纳腔,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通过开合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工作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防护罩主体设置成活动的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当需要对机床进行移位或者检修的时候,通过电机驱动同步丝杠转动,进而驱动前防护罩向前运动,后防护罩向后运动,使得机床露至外部,为机床的移位提供吊装空间,或者为检修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An outer protective cover for machine to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外防护罩
本技术涉及机床安装防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机床外防护罩。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精密的部件被设计,而数控机床成为了加工这些精密部件必不可少的设备,数控机床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屑以及形成喷溅的冷却液,不仅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为了消除这种隐患以及保持车间的环境卫生,一般在数控机床的外侧设置有外防护罩,将数控机床封闭在内侧,现有的外防护罩一般是全包围式的,其在安装的时候,需要将数控机床固定到位之后,再进行外防护罩的组装,所以在数控机床需要移位的时候,还需要将外防护罩进行拆解,非常麻烦,另外,为了实现对数控机床进行检修,在外防护罩上开设有对应的检修窗,检修窗上可开闭的设置有盖板,通过打开盖板进行检修,虽然如此,对于许多地方,由于外防护罩整体的限制,会使得工作人员的操作空间很小,造成不便,进而影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机床外防护罩,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床外防护罩,包括工作台、防护罩主体以及设置在防护罩主体前侧的推拉门,所述防护罩主体包括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之间组成用于容纳机床的容纳腔,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通过开合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同步丝杠,同步丝杠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同步丝杠的中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设置,所述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其中第一驱动块与第一螺纹部螺接,第二驱动块与第二螺纹部螺接;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可供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滑动的滑轨。进一步,所述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之间密封拼接。进一步,所述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在拼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橡胶垫与第二橡胶垫。进一步,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的安装槽。进一步,所述滑轨对称设置有两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将防护罩主体设置成活动的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当需要对机床进行移位或者检修的时候,通过电机驱动同步丝杠转动,进而驱动前防护罩向前运动,后防护罩向后运动,使得机床露至外部,为机床的移位提供吊装空间,或者为检修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机床外防护罩,包括工作台1、防护罩主体以及设置在防护罩主体前侧的推拉门2,在本实施例中,推拉门2为两扇,防护罩主体上配合推拉门2设置有相应的滑轨,两扇推拉门2可以分别向两侧滑动,供操作人员对机床进行操作,并且推拉门2与防护罩主体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避免开门的时候发生硬碰硬的情况,缓冲装置为橡胶缓冲垫、气动弹簧等,另外,推拉门2上设置有观察玻璃,观察玻璃包括内部的有机玻璃层以及外部的钢化玻璃层,为了进一步提高玻璃强度,还可以在有机玻璃层的内部再加一层钢化玻璃层,防护罩主体包括前防护罩3与后防护罩4,前防护罩3与后防护罩4之间组成用于容纳机床5的容纳腔,前防护罩3与后防护罩4通过开合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工作台1上,在开合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二者可以分别向前后两侧移动,进而为机床5的检修提供更大的空间。为了实现上述动作,开合驱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下:开合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工作台1上的同步丝杠6,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同步丝杠6的支撑块101,支撑块101与同步丝杠6之间通过轴承连接,同步丝杠6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601与第二螺纹部602,第一螺纹部601与第二螺纹部602的螺纹方向相反,同步丝杠6的中部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603,工作台1上固定设置有电机7,优选的,电机7为伺服电机,电机7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701,主动齿轮701与从动齿轮603啮合设置,前防护罩3与后防护罩4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块301与第二驱动块401,其中第一驱动块301与第一螺纹部601螺接,第二驱动块401与第二螺纹部602螺接,工作台1上设置有可供前防护罩3与后防护罩4滑动的滑轨8,滑轨8对称设置有两处。前防护罩3与后防护罩4之间密封拼接,前防护罩3与后防护罩4在拼接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橡胶垫302与第二橡胶垫402,在闭合的时候,橡胶垫不仅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而且能够保证拼接处的密封性。工作台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电机7的安装槽102。本技术的使用方法为:如图1-2所示,在机床5正常工作的时候,前防护罩3与后防护罩4拼合在一起,全封闭的罩设在机床5的外侧,起到防护的作用;如图3所示,当需要对机床5进行移位或者检修的时候,通过电机7驱动同步丝杠6转动,进而驱动前防护罩3向前运动,后防护罩4向后运动,使得机床5露至外部,为机床5的移位提供吊装空间,或者为检修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之所以将防护罩主体分成前后两个部分,而不是左右两个部分的意义在于,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可以减少防护罩的位移距离,不仅能够使得防护罩更快的到达预设位置,而且能够减少相关驱动部件的尺寸,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外防护罩,包括工作台、防护罩主体以及设置在防护罩主体前侧的推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主体包括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之间组成用于容纳机床的容纳腔,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通过开合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n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同步丝杠,同步丝杠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同步丝杠的中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设置,所述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其中第一驱动块与第一螺纹部螺接,第二驱动块与第二螺纹部螺接;/n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可供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滑动的滑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外防护罩,包括工作台、防护罩主体以及设置在防护罩主体前侧的推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主体包括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之间组成用于容纳机床的容纳腔,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通过开合驱动机构活动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
所述开合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同步丝杠,同步丝杠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的螺纹方向相反,同步丝杠的中部设置有从动齿轮,所述工作台上固定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设置,所述前防护罩与后防护罩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驱动块与第二驱动块,其中第一驱动块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风顺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北方精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