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附剂及其应用于共氧化法联产二甲基苄醇氢解原料精制的用途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吸附剂及其应用于共氧化法联产二甲基苄醇氢解原料精制的用途和方法,属于有机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环氧丙烷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醚多元醇、丙二醇醚等,还大量应用于生产表面活性剂、破乳剂、农药乳化剂以及显影剂等等,用途十分广泛。工业上环氧丙烷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氯醇法、共氧化法(Halcon法)、以及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HPPO法)。氯醇法是国内生产环氧丙烷(PO)的主要方法之一,工艺存在设备腐蚀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逐步淘汰。而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由于过氧化氢等成本高,经济性受影响。共氧化法又称联产法或间接氧化法,是通过有机过氧化物和丙烯反应生成环氧丙烷,副产有机醇,主要包括PO/TBA(MTBE)、PO/SM、PO/CHP三种工艺。其中PO/CHP工艺为异丙苯共氧化法,最大特点是没有联产品。该工艺包括异丙苯过氧化、丙烯环氧化、二甲基苄醇氢解三个核心反应及相关的精制工序。丙烯与异丙苯过氧化反应生成PO及二甲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附剂,其包括炭基介孔活性载体,所述活性载体是将包括污泥、介孔分子筛、石墨烯、氨基硅烷、芳族羧酸的原料混合后在高温惰性气体环境下焙烧制得,污泥、介孔分子筛、石墨烯、氨基硅烷、芳族羧酸按质量比0.1~0.3:3~6.5:0.2~0.5:0.01~0.03:0.01~0.09进行混合,优选比例0.1~0.2:5~6:0.3~0.5:0.02~0.03:0.03~0.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剂,其包括炭基介孔活性载体,所述活性载体是将包括污泥、介孔分子筛、石墨烯、氨基硅烷、芳族羧酸的原料混合后在高温惰性气体环境下焙烧制得,污泥、介孔分子筛、石墨烯、氨基硅烷、芳族羧酸按质量比0.1~0.3:3~6.5:0.2~0.5:0.01~0.03:0.01~0.09进行混合,优选比例0.1~0.2:5~6:0.3~0.5:0.02~0.03:0.03~0.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氨基硅烷选自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芳族羧酸是苯乙酸、苯丙酸、苯甲酸中的一种或多种;和/或
污泥为生活废水处理后的污泥或工业化废水生化处理后的污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介孔分子筛的比表面积1000~1500m2/g,孔径2~50n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焙烧是在管式炉内氮气环境下400~800℃,优选500~650℃下焙烧120~240min,优选120~20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炭基介孔活性载体上负载有镍氧化物;
优选地,基于吸附剂总质量,镍氧化物的含量为9.2%~16.2%,优选12.0%~15.2%。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附剂,其特征在于,炭基介孔活性载体上还负载有掺杂金属元素,所述掺杂金属元素选自钯、铂、钌、铊、金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铂元素;
优选地,基于吸附剂总质量,掺杂金属含量为0.1~0.6%,优选0.2~0.4%。
7.一种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污泥、介孔分子筛、石墨烯、氨基硅烷、芳族羧酸按照0.1~0.3:3~6.5:0.2~0.5:0.01~0.03:0.01~0.09重量比进行混合,优选比例0.1~0.2:5~6:0.3~0.5:0.02~0.03:0.03~0.06,在惰性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根海,叶建初,冷炳文,金贞顺,贺信淳,董岩峰,张宏科,
申请(专利权)人: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