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加工用高效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362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用高效钻孔机,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实体材料上钻孔部位定位不准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U型体;U型体相向面内壁对称设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输出端均设有固定块;U型体底面对称设有两第二伸缩杆和两第三伸缩杆;两第二伸缩杆和两第三伸缩杆之间均设有水平杆;水平杆之间设有安装架,以及中部对称设有通孔;安装架端部设有与通孔转动连接的转轴;转轴突伸出通孔的端部设有卡块,通孔边缘设有与卡块触接的两限位块;安装架下表面设有电机,以及侧壁中部设有与电机输出方向垂直的红外线灯;电机输出端设有钻头;达到提高钻孔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An efficient drilling machine for machi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加工用高效钻孔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机械加工用高效钻孔机。
技术介绍
钻孔机是指利用比目标物更坚硬、锐利的工具,通过电机带动旋转的方式在目标物表面留下圆孔或其他结构的机械物。现有技术中,市场存在多种钻孔机,采用钻头在电机的带动下旋转,继而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出孔,完成人为需要的实体结构;但存在实体材料上钻孔部位定位不准确,使得出孔部位与计划出孔部位存在偏差,导致实体材料在实际运用中不便,也使得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降低。因此,如何设计一种机械加工用高效钻孔机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加工用高效钻孔机,具有辅助定位实体材料上钻孔部位的目的,达到提高钻孔的工作效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U型体;所述U型体相向面内壁对称设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U型体底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输出端均设有固定块;所述U型体底面对称设有两第二伸缩杆和两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空间垂直;两所述第二伸缩杆和两所述第三伸缩杆之间均设有水平杆;所述水平杆端部分别与第二伸缩杆输出端和第三伸缩杆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之间设有安装架,以及中部对称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架端部设有与通孔转动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突伸出通孔的端部设有卡块,所述通孔边缘设有与卡块触接的两限位块;所述安装架下表面设有电机,以及侧壁中部设有与电机输出方向垂直的红外线灯;所述电机输出端设有钻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实体材料放置于U型体底面,在控制第一伸缩杆,使其伸缩致使两固定块将实体材料夹住,使在钻孔的过程中实体材料保持稳定,再旋转安装架,将红外线灯照射到实体材料表面,实体材料需要钻孔的部位若与红外线照射的地方重合,即可继续操作钻孔,若不在同一点上,则需要调整第一伸缩杆,致使红外线与需要钻孔的部位重合,再旋转安装架,在限位块的作用下,使得红外线照射的部位与钻头轴线的延长线重合,将电机旋转,最终进行钻孔操作;利用第一伸缩杆,便于将实体材料固定,在钻孔过程中防止实体材料滑动而导致钻孔不标准;利用固定块,使得在第一伸缩杆的作用下,向中部压紧,增大与实体材料的接触面积,防止钻孔时实体材料滑移;利用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便于电机沿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实现钻孔的过程;利用安装架,便于安装电机,使得电机结构稳固,防止钻孔时因电机不稳而导致钻孔失败;利用转轴,使得安装架能够在水平杆之间旋转,便于检测电机的钻孔部位与实体材料需要钻孔的部位是否重合;利用卡块和限位块,便于限制安装架随意转动,使得定位不准和钻孔不准;利用电机,便于带动钻头转动,从而实现钻孔的目的;利用红外线,便于在安装架旋转后定位钻孔部位和实体材料需钻孔部位重合,防止定位不准而损坏实体材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块外壁和U型体底面均设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橡胶层,使得在固定实体材料时,与实体材料软性接触,可达到减震的效果,防止硬接触时而震动过大导致钻孔不标准,降低人员的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可转动的夹角为9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安装架在旋转过程中只能往返转动90°,保证红外线照射的部位与电机输出端轴线的延长线为同一直线。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人员将实体材料放置于U型体底面,在控制第一伸缩杆,使其伸缩致使两固定块将实体材料夹住,使在钻孔的过程中实体材料保持稳定,再旋转安装架,将红外线灯照射到实体材料表面,实体材料需要钻孔的部位若与红外线照射的地方重合,即可继续操作钻孔,若不在同一点上,则需要调整第一伸缩杆,致使红外线与需要钻孔的部位重合,再旋转安装架,在限位块的作用下,使得红外线照射的部位与钻头轴线的延长线重合,将电机旋转,最终进行钻孔操作;利用第一伸缩杆,便于将实体材料固定,在钻孔过程中防止实体材料滑动而导致钻孔不标准;利用固定块,使得在第一伸缩杆的作用下,向中部压紧,增大与实体材料的接触面积,防止钻孔时实体材料滑移;利用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便于电机沿第二伸缩杆和第三伸缩杆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实现钻孔的过程;利用安装架,便于安装电机,使得电机结构稳固,防止钻孔时因电机不稳而导致钻孔失败;利用转轴,使得安装架能够在水平杆之间旋转,便于检测电机的钻孔部位与实体材料需要钻孔的部位是否重合;利用卡块和限位块,便于限制安装架随意转动,使得定位不准和钻孔不准;利用电机,便于带动钻头转动,从而实现钻孔的目的;利用红外线,便于在安装架旋转后定位钻孔部位和实体材料需钻孔部位重合,防止定位不准而损坏实体材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水平杆与转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1、U型体;12、第一伸缩杆;13、固定块;14、第二伸缩杆;15、第三伸缩杆;16、水平杆;17、安装架;18、通孔;19、转轴;21、卡块;22、限位块;23、电机;24、红外线灯;25、钻头;26、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机械加工用高效钻孔机,如图1、图2与图3所示,包括U型体11;U型体11相向面内壁对称设有第一伸缩杆12,第一伸缩杆12与U型体11底面平行设置。利用第一伸缩杆12,便于将实体材料固定,在钻孔过程中防止实体材料滑动而导致钻孔不标准。第一伸缩杆12输出端均设有固定块13。利用固定块13,使得在第一伸缩杆12的作用下,向中部压紧,增大与实体材料的接触面积,防止钻孔时实体材料滑移。U型体11底面对称设有两第二伸缩杆14和两第三伸缩杆15,第一伸缩杆12与第二伸缩杆14和第三伸缩杆15空间垂直。利用第二伸缩杆14和第三伸缩杆15,便于电机23沿第二伸缩杆14和第三伸缩杆15的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实现钻孔的过程。两第二伸缩杆14和两第三伸缩杆15之间均设有水平杆16。水平杆16端部分别与第二伸缩杆14输出端和第三伸缩杆15输出端固定连接。水平杆16之间设有安装架17,以及中部对称设有通孔18。利用安装架17,便于安装电机23,使得电机23结构稳固,防止钻孔时因电机23不稳而导致钻孔失败。安装架17端部设有与通孔18转动连接的转轴19。利用转轴19,使得安装架17能够在水平杆16之间旋转,便于检测电机23的钻孔部位与实体材料需要钻孔的部位是否重合。转轴19突伸出通孔18的端部设有卡块21,通孔18边缘设有与卡块21触接的两限位块22。利用卡块21和限位块22,便于限制安装架17随意转动,使得定位不准和钻孔不准。安装架17下表面设有电机23,以及侧壁中部设有与电机23输出方向垂直的红外线灯24。利用电机23,便于带动钻头25转动,从而实现钻孔的目的。利用红外线,便于在安装架17旋转后定位钻孔部位和实体材料需钻孔部位重合,防止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械加工用高效钻孔机,其特征是:包括U型体(11);所述U型体(11)相向面内壁对称设有第一伸缩杆(12),所述第一伸缩杆(12)与U型体(11)底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12)输出端均设有固定块(13);所述U型体(11)底面对称设有两第二伸缩杆(14)和两第三伸缩杆(15),所述第一伸缩杆(12)与第二伸缩杆(14)和第三伸缩杆(15)空间垂直;两所述第二伸缩杆(14)和两所述第三伸缩杆(15)之间均设有水平杆(16);所述水平杆(16)端部分别与第二伸缩杆(14)输出端和第三伸缩杆(15)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16)之间设有安装架(17),以及中部对称设有通孔(18);所述安装架(17)端部设有与通孔(18)转动连接的转轴(19);所述转轴(19)突伸出通孔(18)的端部设有卡块(21),所述通孔(18)边缘设有与卡块(21)触接的两限位块(22);所述安装架(17)下表面设有电机(23),以及侧壁中部设有与电机(23)输出方向垂直的红外线灯(24);所述电机(23)输出端设有钻头(2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加工用高效钻孔机,其特征是:包括U型体(11);所述U型体(11)相向面内壁对称设有第一伸缩杆(12),所述第一伸缩杆(12)与U型体(11)底面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伸缩杆(12)输出端均设有固定块(13);所述U型体(11)底面对称设有两第二伸缩杆(14)和两第三伸缩杆(15),所述第一伸缩杆(12)与第二伸缩杆(14)和第三伸缩杆(15)空间垂直;两所述第二伸缩杆(14)和两所述第三伸缩杆(15)之间均设有水平杆(16);所述水平杆(16)端部分别与第二伸缩杆(14)输出端和第三伸缩杆(15)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杆(16)之间设有安装架(17),以及中部对称设有通孔(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国张连芳
申请(专利权)人:阜阳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