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及其医用水胶体油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318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领域,提供了一种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及其医用水胶体油纱,本发明专利技术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包括壳聚糖季铵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钠,三者质量比为1:(0.1~0.6):(0.2~0.4)。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明胶包埋上述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形成微球的形式加入到水胶体油纱中,形成了一种具有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同时具有显著的消炎、促进伤口愈合、修复的作用的医用水胶体油纱,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Antibacterial and wound healing promoting composition and its medical hydrocolloid gau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及其医用水胶体油纱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及其医用水胶体油纱。
技术介绍
医用敷料作为伤口的覆盖物,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可以替代受损的皮肤作为暂时性屏障,起到控制伤口的渗出液,避免或控制伤口感染的作用,进而有利于创面的愈合。近年来,科技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们对伤口愈合原理和伤口护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许多新型材料已大规模用于医用敷料。例如,薄膜类、泡沫类、水凝胶类、藻酸盐类和水胶体类以及药用类等。伤口的自然愈合在三个连续阶段中进行,各阶段的特征在于具体细胞活动:清创阶段、增殖(或肉芽形成)阶段和上皮形成阶段。在整个愈合过程中,伤口产生流动性渗出物或粘性渗出物,渗出物必须要被敷料吸收。用于清创的敷料通常为海藻酸盐/酯或羧甲基纤维素的凝胶纤维针刺无纺布。这些敷料具有如下缺点:缺乏粘聚力;以及当吸收渗出物时发生的分解过多,使得所述敷料在伤口上留下碎屑而不能将敷料整体移除。水胶体油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现代敷料,与其它类型的敷料相比,其优点包括:提供湿润的组织接触环境,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能吸收伤口渗出液,不与组织粘连从而避免更换敷料时带来的二次损伤。但是水胶体油纱的抗菌性能和促愈合性能还有改善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及其医用水胶体油纱。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所述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包括壳聚糖季铵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钠,三者质量比为1:(0.1~0.6):(0.2~0.4)。进一步地,所述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包括壳聚糖季铵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钠,三者质量比为1:0.1:0.2。进一步地,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1500Da。更具体地,所述聚乙二醇优选为PEG-400或PEG-600。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组合物中的壳聚糖季铵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钠联用时取得了协同增效的作用,因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透明质酸钠和聚乙二醇的加入可以降低壳聚糖季铵盐的用量,同时抑菌效果并未下降,反而有所提高,其对多数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其对伤口具有显著的促进愈合、修复的作用,其拓宽了单一壳聚糖季铵盐抗菌谱。其中,聚乙二醇能有效促进透明质酸钠与壳聚糖季铵盐的充分分散,并对所述组合物起到良好的软化作用,从而提高所述组合物对伤口的抗菌、消炎及愈合作用。当其应用到医用敷料中时,其可形成一种具有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同时具有显著的促进伤口愈合、修复的作用的医用水胶体油纱。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医用水胶体油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明胶微球5~10份、氧化海藻酸钠5~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30份、热塑性弹性体7~11份、液体石蜡100~200份、凡士林25~40份和羊毛脂5~10份,其中所述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被包裹在明胶微球中。进一步地,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明胶微球8份、氧化海藻酸钠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2份、热塑性弹性体9份、液体石蜡150份、凡士林35份和羊毛脂8份,其中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被包裹在明胶微球中。进一步地,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所述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包括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英文简称为SBS)、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英文简称为SIS)和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英文简称为SEBS)。进一步地,所述明胶微球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S1、按质量比为(5~15):1:(0.1~0.5):(0.2~0.4)称取明胶、壳聚糖季铵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于60~65℃下搅拌至完全溶解,作为水相;S2、在烧杯中加入植物油50~60ml,再加入由司盘80与吐温80按质量比为(2~8):1组成的混合液1.5~2ml作为乳化剂,混合预热至60~65℃,作为油相;S3、将步骤S1所得水相缓慢滴加到步骤S2所得油相中,所述水相与油相的体积比为1:(3~10),混合均匀,在转速300~1000r/min,水浴温度40~60℃条件下乳化10~35min,得均一乳液;S4、乳化结束后,冷却5~10min,逐滴加入浓度为20%~80%的戊二醛溶液1~2ml,交联固化25~30min,得交联聚合物,此过程保持转速不变,持续搅拌;S5、交联结束后,在步骤S4所得交联聚合物中倒入0-6℃的丙酮25~30ml,脱水絮凝20~40min,此过程保持转速不变,持续搅拌,离心,得到明胶微球,分别用异丙醇和乙醇清洗3~5次,冷冻干燥,即得。进一步地,所述氧化海藻酸钠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a.将海藻酸钠充分溶解于纯水中,得5wt%~10wt%的海藻酸钠溶液;b.按体积比(0.5~1):1将浓度为0.1~1mol/L的高碘酸钠溶液缓慢滴加到步骤a所得海藻酸钠溶液中,室温避光反应10~12h后,加入乙二醇1~2ml终止反应,室温下搅拌1~1.5h,得氧化海藻酸钠溶液;c.将步骤b所得氧化海藻酸钠溶液进行喷雾干燥,即得氧化海藻酸钠颗粒。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医用水胶体油纱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所述热塑性弹性体、液体石蜡、凡士林和羊毛脂软化20~40min,温度为100~200℃,得混合物;B)在步骤A)制备的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搅拌,温度为100~120℃,得熔融物,真空脱泡;C)在基材上涂覆真空脱泡后的步骤B)制备的熔融物,得基材网;D)于基材网上喷淋所述明胶微球、氧化海藻酸钠,得水胶体油纱。本专利技术采用明胶包埋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形成微球的形式加入到水胶体油纱中,不仅提高了水胶体油纱的抗菌活性,同时在这种微球复合入油纱中,载入的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先从微球释放到胶体中,再从胶体中释放到外部环境中,有效降低了抗菌组分释放的突释现象,避免了抗菌组分局部浓度过高,延长释放效果。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创造性地将壳聚糖季铵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钠合理地搭配在一起,取得了协同增效的作用,透明质酸钠和聚乙二醇的加入可以降低壳聚糖季铵盐的用量,改善了多数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对壳聚糖季铵盐的耐药现象,同时还拓宽了单一抗菌组分的抑菌范围,且赋予了组合物对伤口的修复作用。2.本专利技术采用明胶包埋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形成微球的形式加入到水胶体油纱中,形成了一种具有抑制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同时具有显著的促进伤口愈合、修复作用的医用水胶体油纱,与现有技术相比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中,壳聚糖季铵盐采用广州市虎傲化工有限公司出售的壳聚糖季铵盐,CAS号为10102-24-6。以下实施例中,苯乙烯-乙烯-丁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包括壳聚糖季铵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钠,三者质量比为1:(0.1~0.6):(0.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包括壳聚糖季铵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钠,三者质量比为1:(0.1~0.6):(0.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和促进愈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包括壳聚糖季铵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钠,三者质量比为1:0.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1500D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在制备促进伤口愈合医用敷料中的用途。


5.一种医用水胶体油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明胶微球5~10份、氧化海藻酸钠5~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2~30份、热塑性弹性体7~11份、液体石蜡100~200份、凡士林25~40份和羊毛脂5~10份,其中权利要求1或2所述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被包裹在明胶微球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水胶体油纱,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明胶微球8份、氧化海藻酸钠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2份、热塑性弹性体9份、液体石蜡150份、凡士林35份和羊毛脂8份,其中权利要求2所述抗菌和促进伤口愈合组合物被包裹在明胶微球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水胶体油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医用水胶体油纱,其特征在于,所述明胶微球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S1、按质量比为(5~15):1:(0.1~0.5):(0.2~0.4)称取明胶、壳聚糖季铵盐、聚乙二醇和透明质酸钠,加入去离子水中,于60~65℃下搅拌至完全溶解,作为水相;
S2、在烧杯中加入植物油50~60ml,再加入由司盘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车七石单玲星陈良艳刘少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润虹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