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厨房点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302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化气厨房点火器,其气体贮存容器(2)的阀(3)的操纵装置(20)包括跟直套管(38)同轴的直管件(24)。套管中装有压电发生器和喷嘴(52)的一部分,因而形成了一条从贮存容器(2)到喷嘴基本上是直的气流通路,同时,操纵装置(20)操纵发生器(40)并提供必要的电联接。(*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化气厨房点火器,它包括一个带有排出管的气体贮存容器;一个气体流量阀;用于使上述阀在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二开启位置之间运动的操纵装置;一个将上述操纵装置推向第一位置的弹性装置;一个固定安装在操纵装置上、操作方便的控制按钮;一个压电发生器,其与贮存容器相近的一端为前端,与前端相对的一端为后端;一个具有内部轴向通道的金属喷嘴,该内部通道有一个出口端,一根套管和一个金属外套。在现有的点火器中,用绝缘导线或压模成形的金属带将电能从压电发生器传送到与喷嘴相近的电极上,因此组装不方便,而且不能在自动组装机上进行组装。到目前为止,仍是用一根供给管将气体从必须跟液化气贮存容器装成一体的调节阀送至喷嘴,供给管的一端插入喷嘴,另一端与排出管相通,这也给自动组装机的工作带来了麻烦。在EP-A-0259745中描述了一个具有这种特点的实施例,该实施例披露了采用绝缘导线、模压连接带和气流供应管的情况。在EP-A-0222336中公开了另一种公知的解决方案,其供气管和导线挤压在一起,因而,供气管与电极的一根导线为一体。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了上述缺点的厨房点火器,该点火器或者不需要用电极导线,或者从排出管到喷嘴之间不需要供气管。同时,它还具有减少部件数量、简化组装程序以实现自动组装的优点。用本文开始所提到的那种点火器可完成上述任务,其特征是所述操纵装置包括一个与套管大体同轴的直管部件,套管是直的,压电发生器和喷嘴的一部分装在其内,直管件内部、套管内部以及喷嘴的内部形成一条从排出管流出的气体流动通道。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进行描述,通过下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和特征,但并不局限于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厨房点火器的纵向剖面图;图2是液化气贮存容器的流量阀和排出管放大的纵向剖面图;图3为点火器拆去贮存容器的部分的放大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液化气点火器包括一个气体贮存容器2,该容器装有一个其详细结构为图2所示的普通阀3。图中还示出了由穿过贮存容器2的壁4所围成的空间,该空间中有一个可以在其内滑动、并限定出内部通路8的排出管6。底部有一个弹性材料制成的塞子10,它固定地装在排出管6上。部件10与塞口12相配,在此配合位置被控气流不能沿内通道8流动,若部件10离开塞口12,气体则通过孔14从贮存容器2中流出。为了操纵排出管6从而打开或关闭阀3,最好在邻近排出管6的末端18之处设一限定所述排出管的端部19的环形法兰16。本点火器还包括一个操纵装置20,它主要包括一个操作方便的控制按钮22,使用者通过操作面23可操作该按钮。直管件24与控制按钮22固定连接并构成操纵装置20的一部分,后面将对其作进一步说明。在所述的图示的实施例中,操纵装置由导电材料制成;也可以由模塑塑料制成,塑料所有表面,包括内外表面均用金属层包覆;也可以考虑用导电的聚合物,例如一种由HOECHST销售的商标为HOSTAFORM 9021 LS.的聚合物。操纵装置20可以以公知的方法在阀为关闭状态的第一位置和为开启状态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本专利技术的点火器中,上述运动导致直管件24的轴向运动。弹性装置26将操纵装置20推向第一位置。直管件24的第一端部28包围排出管6的端部19。上述第一端部28跟环形法兰16配合,交替地关闭或打开阀3。因此,直管件24的内部构成使气体通过排出管而流出的第一部分。为了确保排出管6的直管件24之间的紧密密封,设有一个弹性材料制成的衬套30,该衬套的第一端部32与气体贮存容器2密封,而第二端部34带有一个凸缘35,其外部与直管件24配合,并形成一个密封垫,在直管件24滑动时也能贴着它。直管件24的第二端部36,显然,也就是与第一端部28相对的一端,有一个通孔37,该端部紧紧地插入直套管38中,套管38中装有一个压电发生器40。该发生器有一个与直管件24中的通孔37相配的前端42,以及与前端42相对的后端44,因此,可从气体贮存容器上拆下它。直管件24大体上与套管38同轴,套管38的前开口端46靠近贮存容器2,直管件24紧紧地插入该开口,这种密配使套管38和直管件24之间形成密封,直管件24运动时仍然能维持密封。与前端开口46相对的是后端开口48,它具有一个内环边缘50,其直径最好小于套管38的内部或空腔直径。此外,套管38在压电发生器40的那边容纳了金属喷嘴52的一部分,喷嘴的另一部分穿过后端开口48,与内环边缘50相接触。金属喷嘴52轴向有一个内部通路54,其出口56超出后端开口48。喷嘴的底座57与发生器40的后端44连接。直管件24的内部、套管38的内部和喷嘴52的内部轴向通路54构成一条从排出管6延伸出的气体通道,为此,在套管38的前、后两端42和44之间延伸出用于气体流动的第一连通装置。在一个未画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气体流动连通装置由一条或多条交叉穿过压电发生器40的通道构成。在此实施例中,这些通道设置在直管件24的内部空间,直接跟喷嘴52的内部轴向通道54相通。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通装置是由套管38和压电发生器40之间的一条或几条轴向间隙58所组成。为了接通气体流动路线,在管件24内部设有与轴向间隙58相通的第二气体流动连通装置。第二连通装置最好由沟槽60构成,它位于管件24的开口端37处,以克服开口端37和压电发生器40的前端42之间连接所形成的障碍。此外,在间隙58和金属喷嘴52的轴向内部通道54相通之处还设有第三气体流动连通装置。上述第三连通装置最好由孔62组成,它设在喷嘴52内,横穿喷嘴底座57。点火器还有一个部分罩住套管38的金属外套64,以及容纳贮存容器2和点火器其它部件的外壳68的延长部分66。套64超出喷嘴出口56,并设有一个端孔70。此外,即使控制按钮22处于第二开启位置,套64仍与控制按钮22相接触,这种滑动接触足以使控制按钮22和套64之间保持导电性。在喷嘴52的出口56的附近,套64设有一个作为电极的尖接点72,下面将对此进行描述。当使用者操纵控制按钮22时,一方面导致直管24的第一端部部分28卸去排出管6的法兰10上的压力,从而使流量阀3开启,气体从贮存容器2内流出。而第二端部部分36的开口端37压迫发生器40的前端42,压紧并对其加载,使之放电。此时,在电极之间,确切地说是在前端42和后端44之间出现高电位差。如前所述,后端44直接与金属喷嘴52接触,而另一个电极,即与直管件24的开口端37相接触的前端42。由于电传导,电流传到控制按钮22,鉴于滑动接触,电流也传到金属外套64上。如上所述,外套64设有尖接点72,其尖端与喷嘴出口56在同一水平线上,它们最好相距3mm。在这种方法中,当按下控制按钮22后,压电发生器40出现电位差,电路两端之间(喷嘴52的尖接点72)的高电压放电,电离空气,形成火花,以引起释放出的气体流的燃烧反应,该装置则实现上述反应。火焰在喷嘴52的下游形成,并通过金属外套64的孔口70保持在外部。直管件24、排出管6和发生器40均轴向安装在套管中,并且同时受到操纵,因此,能保证气体不断地流动并开始放电,确保发生放电时,可燃气体已经到达喷嘴52的出口,由于放电时间极短,这种状况更要准确控制。此外,由于全部气体流动通道,也就是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化气厨房点火器包括一个带有排出管(6)的气体贮存容器(2);一个气体流量阀(3);可使上述阀(3)在第一关闭位置和第二开启位置之间运动的操纵装置(20);一个将上述操纵装置(20)推向第一位置的弹性装置(26);一个固定安装在上述操纵装置(20)上、操作方便的控制按钮(22);一个压电发生器(40),其前端(42)与贮存容器(2)相近,后端(44)与上述前端(42)相对;一个具有内部轴向通道(54)的金属喷嘴(52),该内部轴向通道有一个出口端(56),一根套管(38)以及一个金属外套(64),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纵装置(20)包括一个大体上与上述套管(38)同轴的直管件(24),上述套管是直的,压电发生器(40)和喷嘴的一部分装在其内,直管件(24)的内部、套管(38)以及喷嘴(52)的内部形成一条从排出管(6)流出的气体流动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朗西斯泽维尔洛维尔斯咖皮拉
申请(专利权)人:费拉玛吉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ES[西班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