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板烤漆挂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132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背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板烤漆挂具,包括:内框、移动外框边、移动导向件和固定组件;内框为矩形边框,内框的尺寸精度满足将背板的一侧边卡设于其上的精度要求;移动外框边设置有至少一个,且与内框的至少一外侧面相对设置,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朝向内框一侧面的方向靠近或远离;移动导向件一端与移动外框边连接,一端从内框上设置的孔中穿过,移动导向件沿移动外框边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组件设置在内框的内侧,通过与移动外框边接触使移动外框边固定。利用固定组件将背板固定在移动外框边上,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整个边框卡住背板,固定更加可靠,通过外边框移动即可实现固定,提高了背板加工效率。

A kind of back baking lacquer han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板烤漆挂具
本技术涉及显示器背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背板烤漆挂具。
技术介绍
烤漆,是一种新兴的一种喷漆制作工艺,其方法是:在打磨到一定粗糙程度的基底上,喷上若干层油漆,并经高温烘烤定型。电视机背板作为其他电视机零件的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电视机背板的烤漆作为背板制造过程中的一个工序对背板的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而现有技术中,对背板烤漆的挂具多采用螺栓紧固或者磁铁吸附的固定方式,磁铁吸附存在固定不可靠的问题,而采用螺栓将背板固定在挂具上,会导致螺栓固定处无法喷涂的问题,而且背板的烤漆过程中需要重复操作上挂和下挂两个步骤,螺栓固定的方式耗时较长,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背板烤漆挂具,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背板烤漆挂具,以提高背板悬挂的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板烤漆挂具,该挂具包括:内框、移动外框边、移动导向件和固定组件;所述内框为矩形边框,所述内框的尺寸精度满足将背板的一侧边卡设于其上的精度要求;所述移动外框边设置有至少一个,且与所述内框的至少一外侧面相对设置,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朝向所述内框一侧面的方向靠近或远离;所述移动导向件一端与所述移动外框边连接,一端从所述内框上设置的孔中穿过,所述移动导向件沿所述移动外框边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所述内框的内侧,通过与所述移动外框边接触使所述移动外框边固定。优选地,所述移动导向件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移动导向件上,一端固定于所述移动导向件位于所述内框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内框的内侧壁上。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楔形卡件、限位件和外框推动件;所述限位件固定在所述内框的内侧,所述限位件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楔形卡件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往所述内框的方向延伸,在所述楔形卡件穿入所述限位孔移动时,所述楔形卡件的斜面与所述限位孔的一侧接触,使所述楔形卡件往靠近所述内框的侧面移动;所述外框推动件一端与所述移动外框边连接,所述外框推动件穿过所述内框侧壁上设置的孔位进入所述内框内侧,且所述推动件远离所述移动外框边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楔形卡件通过的开口槽,当所述楔形卡件往所述内框的侧面移动时,推动所述外框推动件使所述移动外框边往远离所述内框的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楔形卡件靠近所述限位件的一端为楔形,另一端沿直线拉伸并穿过所述内框的底面上的卡孔设置。优选地,所述楔形卡件穿过所述内框的底面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内框的底面设置,其长度尺寸满足仅在所述内框移动即可实现所述移动外框边靠近或远离所述内框。优选地,该挂具还包括固定外边框,所述固定外边框为槽钢结构,所述固定外边框的腹板固定于所述内框的顶端,所述固定外边框的两翼板用于挂设背板。优选地,所述固定外边框外侧还设置有挡漆件,所述挡漆件固定在背板边缘外侧,使背板的边缘设置时卡设在所述固定外边框与所述挡漆件之间。优选地,所述移动外框边设置为槽钢结构,其两侧翼板均用于固定背板。优选地,所述移动外框边上设置有侧边挡漆件,所述侧边挡漆件为尺寸小于所述移动外框边的槽钢结构,背板的边缘卡设在所述侧边挡漆件与所述移动外框边的两翼板中间。优选地,该挂具还包括拉动把手,所述拉动把手设置于所述移动外框边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内框外设置移动外框边,利用固定组件将背板固定在移动外框边上,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整个边框卡住背板,固定更加可靠,通过外边框移动即可实现固定,固定时间更少,提高了背板悬挂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背板烤漆挂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背板烤漆挂具挂设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背板烤漆挂具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背板烤漆挂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固定外边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侧挂设背板的挂具侧面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侧挂设背板的挂具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两侧均挂设背板的挂具侧面剖视图。附图标记:1-内框、2-移动外框边、3-移动导向件、4-固定组件、5-拉动把手、21-固定外边框、22-挡漆件、23-侧边挡漆件、31-复位弹簧、41-楔形卡件、42-限位件、43-推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背板烤漆挂具,该挂具包括:内框1、移动外框边2、移动导向件3和固定组件4;内框1为矩形边框,内框1的尺寸精度满足将背板的一侧边卡设于其上的精度要求;移动外框边2设置有至少一个,且与内框1的至少一外侧面相对设置,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朝向内框1一侧面的方向靠近或远离;移动导向件3一端与移动外框边2连接,一端从内框1上设置的孔中穿过,移动导向件3沿移动外框边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固定组件4设置在内框1的内侧,通过与移动外框边2接触使移动外框边2固定。如图2所示,本技术中所要固定的显示器背板的形状为与矩形结构,其上边和左右两边设置有侧边,背板的上边和左右两边侧边对应挂具的上边和两边的移动外框边2,在具体操作时,先将背板的上侧边放置在挂具上,移动外框边2在往外拉之前的尺寸精度满足使背板两侧边放在移动外框边2上,当把移动外框边2放置在挂具上之后,往外拉动移动外框边2即可实现对背板的撑紧,从而将背板固定在挂具上。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指的外力驱动移动外框边2可以是人施加在移动外框边上的力,例如用手拉,也可以是机器拉动外边框,例如使用气缸从内框1往外顶外框边,在顶紧之后,使用固定组件固定住移动外框边2即可;还可以使用螺栓从内框1内侧拧紧移动外框边2,也可以使用上文中所提到的气缸从内侧顶紧机构,均可以实现移动外框边2的固定。本技术采用移动外框边2的结构实现对背板的固定,与现有技术中用磁铁和用螺栓紧固背板的方式相比固定更加可靠,更加节约时间,提高了背板悬挂的效率。在背板烤漆结束后,需要从挂具上取下,为了便于移动外框边2的回退,在侧边为背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板烤漆挂具,其特征在于,该挂具包括:内框(1)、移动外框边(2)、移动导向件(3)和固定组件(4);/n所述内框(1)为矩形边框,所述内框(1)的尺寸精度满足将背板的一侧边卡设于其上的精度要求;/n所述移动外框边(2)设置有至少一个,且与所述内框(1)的至少一外侧面相对设置,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朝向所述内框(1)一侧面的方向靠近或远离;/n所述移动导向件(3)一端与所述移动外框边(2)连接,一端从所述内框(1)上设置的孔中穿过,所述移动导向件(3)沿所述移动外框边(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n所述固定组件(4)设置在所述内框(1)的内侧,通过与所述移动外框边(2)接触使所述移动外框边(2)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板烤漆挂具,其特征在于,该挂具包括:内框(1)、移动外框边(2)、移动导向件(3)和固定组件(4);
所述内框(1)为矩形边框,所述内框(1)的尺寸精度满足将背板的一侧边卡设于其上的精度要求;
所述移动外框边(2)设置有至少一个,且与所述内框(1)的至少一外侧面相对设置,在外力的驱动下,沿朝向所述内框(1)一侧面的方向靠近或远离;
所述移动导向件(3)一端与所述移动外框边(2)连接,一端从所述内框(1)上设置的孔中穿过,所述移动导向件(3)沿所述移动外框边(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
所述固定组件(4)设置在所述内框(1)的内侧,通过与所述移动外框边(2)接触使所述移动外框边(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板烤漆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导向件(3)上设置有复位弹簧(31),所述复位弹簧(31)套设于所述移动导向件(3)上,一端固定于所述移动导向件(3)位于所述内框(1)内侧的端部,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内框(1)的内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背板烤漆挂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楔形卡件(41)、限位件(42)和外框推动件(43);
所述限位件(42)固定在所述内框(1)的内侧,所述限位件(42)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楔形卡件(41)穿过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往所述内框(1)的方向延伸,在所述楔形卡件(41)穿入所述限位孔移动时,所述楔形卡件(41)的斜面与所述限位孔的一侧接触,使所述楔形卡件(41)往靠近所述内框(1)的侧面移动;
所述外框推动件(43)一端与所述移动外框边(2)连接,所述外框推动件(43)穿过所述内框(1)侧壁上设置的孔位进入所述内框(1)内侧,且所述推动件(43)远离所述移动外框边(2)的一侧设置有供所述楔形卡件(41)通过的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献平邵树伟崔超坤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利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