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3096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14
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控温系统;所述控温系统由控温亲水棉和羽丝绒组成的一层以上的控温层组成;三层控温亲水棉包裹两层羽丝绒形成的透气囊,在控温亲水棉和羽丝绒层与层之间,空气可以实现分层对流,将人体在床铺中产生的部分热量和湿气传递到控温层内再通过控温亲水棉和羽丝绒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而周围的冷空气在通过床垫进入到床垫和被子之间的空腔内即接触人体时,会事先经过控温层,由于控温亲水棉的控温性能,和人体的接触面始终保持与人体温度最相近的36度,避免闷热及流汗现象。最终将睡眠环境保持在33°±1°;湿度保持在50%±5%;确保不会出现夏热冬凉的情况。

A temperature control mattress easy to air conv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尤其是越来越关注将近占据人一生中三分之一的睡眠时间,而在床上用品中,床垫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床上用品,人们在选购床垫时,除了关注其美观度、便于拆洗等特点外,越来越关注其舒适度和健康度。现有的床垫品类繁多,功能多样,虽然其为了便于拆洗进行了分体设计,但是分层之间无法进行空气对流,致使人们在使用时,无法很好的保持床垫上的温度和室温一致,尤其是夏天时,人体传递到床垫上的温度和湿度无法散发出去,导致床垫温度较高,睡感不适,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睡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通过设置的由控温亲水棉和羽丝绒组成的控温层组成的控温系统,在保证透软舒适的同时,可以进入更多的空气,床体和室内之间的空气对流快,透气性透湿性更好,大大提高了睡卧质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控温系统;所述控温系统由控温亲水棉和羽丝绒组成的一层以上的控温层组成;所述控温层由控温亲水棉包裹羽丝绒或在羽丝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合控温亲水棉组成。所述控温层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依次为控温亲水棉、羽丝绒、控温亲水棉、羽丝绒和控温亲水棉。在控温系统外和/或每层控温层外分别套设一控温套。所述控温系统还包括贴麻乳胶层。所述贴麻乳胶层与控温层相邻设置。所述贴麻乳胶层位于控温层的下方。在贴麻乳胶层外套设一内胆外套。在床垫本体外套设一床垫外套。在控温套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其的拉链。在每个内胆外套上均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其的拉链。在床垫外套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其的拉链。床垫外套的顶层为天丝表层;床垫外套的底层为棉麻混纺层。控温套由磨毛绒布制成。每个内胆外套均由磨毛绒布制成。床垫外套由磨毛绒布制成。在床垫外套上表面方和/或下表面均设有用于连接固定的魔术贴或子母扣或拉链。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结构新颖,设计合理,通过设置的由控温亲水棉和羽丝绒组成的控温层组成的控温系统,控温亲水棉和羽丝绒相结合,因为控温亲水棉能够感知人体温度,塑造出完全符合人体的形状,给人体最完全、最舒适的怀抱与承托,达到零压状态,减缓血管和神经的压迫从而减少翻身及落枕的次数,达到优质的睡眠质量效果;另外控温亲水棉开孔式分子结构让空气在泡绵分子间流动,人体所散发的热气和空气中的气流经产品的四周散发到空气中,达到透气、散热,防止闷热的效果;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湿气及汗水等水分,同时开孔式分子结构具有强透气性,可以快速地散发掉所吸收的水分,保持产品干爽舒适;控温亲水棉和人体的接触面始终保持与人体温度最相近的36度,避免闷热及流汗现象。并且低温不变硬,能够感知人体的温度而塑型,受外界温度影响很少,低温环境下,仍然保持良好的舒适度;柔软亲肤,但兼具支撑性,能够减少与人体之间的压强,保持血液循环通畅;持久耐用,密度高达100持久耐用,节省开销及避免更换麻烦;安全环保;MDI发泡不惧甲醛、TPI及卤素等有害物质。羽丝绒柔软纤细如天然羽绒,具有极佳的手感和保暖性,纤细致密的羽丝绒层能锁定空气,产生稳定的静止空气层,起到保暖防寒之功效,充分的加硅处理和适度的卷曲使羽丝绒有良好的手感,羽丝绒长期使用后也不会相互缠结,仍保持优良的蓬松性;其保暖性和蓬松性也可与天然羽绒娉美,同时它的化学纤维的本性又赋予它不霉变生螨易水洗易储存的优势;羽丝绒纤维细密度是市面上常见的四孔、七孔等纤维的几分之一,由于密度小,并添加硅油,所以更为柔软细滑,触感更好。但是控温层如果只用温控亲水棉,虽然也能达到一定的控温效果,但是由于控温亲水棉不易多次洗涤,容易结节,时间长了就会变硬,发黄,有异味,无法长期使用;而控温层如果只采用羽丝绒层,虽然控温效果比较好,使用时间也比较长,但是单独的羽丝绒比较散,无法很好的聚集。而三层控温亲水棉包裹两层羽丝绒的结构,既能避免单独使用控温亲水棉无法长期使用的缺点还能避免单独使用羽丝绒无法很好聚集情况的出现;控温亲水棉不仅可以使羽丝绒聚集而且还不会降低羽丝绒的吸湿透气性能。另外,控温亲水棉的开孔式分子结构,即可以使控温亲水棉本事形成一个透气囊,同时也使整个控温层在羽丝绒形成的透气囊之外再形成一个大的透气囊,使空气实现分层对流。具体为:人体在睡眠过程中,冬天盖上被子,使用普通床垫时,会在床垫和被子之间形成一个空腔,人体位于空腔内,人体部分温度和湿度会传递到床垫上,由于床垫的透气吸湿性较差,气流流通很慢,在床垫和被子之间形成的人体所处的空腔内的温度和湿度都过高,这就导致有时睡觉时,手脚发热,或者踢被子,不停的翻身寻找舒服的睡姿。而使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带有控温系统的床垫,不仅会在床垫和被子之间形成一个空腔,而且在床垫的控温层也会形成空腔,即三层控温亲水棉包裹两层羽丝绒形成的透气囊,在控温亲水棉和羽丝绒层与层之间,空气可以实现分层对流,利用不同的空腔内的温差原理,将人体在床铺中产生的部分热量和湿气传递到控温层内再通过控温亲水棉和羽丝绒散发到周围的空气中,保持床垫干燥;而周围的冷空气在通过床垫进入到床垫和被子之间的空腔内即接触人体时,会事先经过控温层,冷热空气会经行一个热交换,由于控温亲水棉的控温性能,和人体的接触面始终保持与人体温度最相近的36度,避免闷热及流汗现象。最终将睡眠环境保持在33°±1°;湿度保持在50%±5%;确保不会出现夏热冬凉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5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控温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图11为本专利技术控温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图12为本专利技术控温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三。图13为本专利技术控温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四。图中,1、控温亲水棉,2、羽丝绒,3、控温套,4、贴麻乳胶层,5、内胆外套,6、天丝表层,7、棉麻混纺层,8、床垫外套。具体实施方: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包括床垫本体,所述床垫本体包括控温系统;所述控温系统由控温亲水棉1和羽丝绒2组成的一层以上的控温层组成。所述控温层由控温亲水棉1包裹羽丝绒2或在羽丝绒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合控温亲水棉1组成。提供多种不同形式的控温层,但每层控温层均由控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包括控温系统;所述控温系统由控温亲水棉和羽丝绒组成的一层以上的控温层组成;所述控温层由控温亲水棉包裹羽丝绒或在羽丝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合控温亲水棉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包括床垫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本体包括控温系统;所述控温系统由控温亲水棉和羽丝绒组成的一层以上的控温层组成;所述控温层由控温亲水棉包裹羽丝绒或在羽丝绒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贴合控温亲水棉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层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依次为控温亲水棉、羽丝绒、控温亲水棉、羽丝绒和控温亲水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其特征在于:在控温系统外和/或每层控温层外分别套设一控温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系统还包括贴麻乳胶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麻乳胶层与控温层相邻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贴麻乳胶层位于控温层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任一所述的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其特征在于:在贴麻乳胶层外套设一内胆外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其特征在于:在贴麻乳胶层外套设一内胆外套。


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其特征在于:在床垫本体外套设一床垫外套。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其特征在于:在控温套上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其的拉链。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易于空气对流的控温床垫,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内胆外套上均设有用于打开或封闭其的拉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华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蕨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