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翘红茶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3729786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翘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青;(2)、晾青;(3)、揉捻;(4)、发酵;(5)、烘焙;(6)、捡箕;(7)、成品包装。具体为,5月中上旬采摘小于3cm完整连翘叶,20~22℃下晾置8~10h后轻揉40min,然后加压重揉20min,反复揉捻2次;发酵的温度保持在28~30℃,发酵时间4~5h,在100~110℃,烘焙1.5~2.5h,然后捡箕、包装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作出的连翘茶口感鲜醇,茶汤红亮,清甜醇香,口感不涩,具有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利尿、消除水肿等保健功效。

A method of making Forsythia black t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翘红茶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备领域,具体为一种以连翘叶为原料制备连翘红茶的方法。
技术介绍
连翘是我国40种大宗药材品种之一,以果实入药,具有清热、消肿、散结的功效。民间以连翘嫩叶制成保健茶饮用已有数百年历史,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等功效。近年来研究表明,连翘叶中不但连翘酯苷、连翘苷、芦丁的含量均较高,而且具有丰富的氨基酸、矿物质、多酚类物质。将连翘嫩叶经过加工制成红茶,不仅可以丰富茶的种类,而且有抗氧化、抗衰老、保肝护肝作用、减肥和降血脂等功能。目前现有连翘红茶多用普通红茶加工工艺制成,涩味较重,连翘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保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制作连翘红茶的方法,在普通红茶加工工艺中优化了红茶发酵时间和杀青温度,制作出的连翘红茶具有口感鲜醇,茶汤红亮,清甜醇香,口感不涩,具有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利尿、消除水肿等保健功效。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连翘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青连翘红茶需采摘野生鲜嫩连翘叶,采摘期5月中上旬,要求叶片小于3cm的嫩叶,采叶时采用提折采,禁用指甲捏采及一手抓采,避免损伤嫩叶。采摘连翘叶时注意区分金钟花、秦连翘、丽江连翘、奇异连翘、卵叶连翘和紫丁香等和连翘同属的植物,这些植物叶片中药用成分含量无或者甚微,不可混作连翘叶使用;另外,连翘变种毛叶连翘的叶片有短毛,揉捻时不能成型,也不能做茶。采摘回的鲜叶忌紧压、曝晒、雨淋,放入容器中带回迅速进行晾青处理。(2)、晾青将采摘好的连翘叶挑选,除杂,放置于干净的多层晾青架上,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均匀摊开晾置8~10h,摊叶厚2~3cm,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0~22℃,并轻翻动1~2次。(3)、揉捻将晾青后的连翘叶摊开,降温至室温,快速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采用由轻到重的原则,轻揉40min,然后加压重揉20min,反复揉捻2次。(4)、发酵将揉捻好的连翘叶置于发酵罐内,发酵室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发酵的温度保持在28~30℃,发酵时间4~5h,发酵过程中翻拌一次,利于散热透气。发酵完成的连翘叶青草味消失,叶子呈红色。(5)、烘焙将包揉后的连翘叶置于旋转烘焙机内,在100~110℃,烘焙1.5~2.5h;当连翘叶烘干至含水量为8~10%时,即可停止。(6)、捡箕将连翘叶放入簸箩或者簸箕中,摊成薄薄的一层,将茶型不规则的、发黑的、杂质及叶梗捡除。(7)、成品包装根据连翘茶叶的整碎、条索松紧、色泽、净度和干茶香进行分级,采用筒装或塑料袋封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规定了连翘红茶原料叶片的老嫩程度、匀整程度,以及采摘的时间等的选择,保证了连翘红茶的品质。2、发酵是红茶初制最关键的一道工序,也是红茶品质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一道工序。因此控制发酵时间在4~5h,发酵的温度保持在28~30℃,可以增强酶的活化程度,使连翘叶充分发酵,促进多酚类的氧化缩合,形成连翘红茶特有的色泽减少青涩气味,并产生浓郁的香气。本专利技术方法制作出的连翘茶口感鲜醇,茶汤红亮,清甜醇香,口感不涩,具有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利尿、消除水肿等保健功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一种连翘红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青连翘红茶需采摘野生鲜嫩连翘叶,采摘期5月中上旬,要求叶片小于3cm的嫩叶,采叶时采用提折采,禁用指甲捏采及一手抓采,避免损伤嫩叶。采摘连翘叶时注意区分金钟花、秦连翘、丽江连翘、奇异连翘、卵叶连翘和紫丁香等和连翘同属的植物,这些植物叶片中药用成分含量无或者甚微,不可混作连翘叶使用。采摘回的鲜叶忌紧压、曝晒、雨淋,放入容器中带回迅速进行晾青处理。2、晾青将采摘好的连翘叶挑选,除杂,放置于干净的多层晾青架上,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均匀摊开晾置8~10h,摊叶厚2~3cm左右,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温的温度为20~22℃,并轻翻动1~2次。3、揉捻将晾青后的连翘叶摊开,降温至室温,快速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采用由轻到重的原则,轻揉40min,然后加压重揉20min,反复揉捻2次。4、发酵将揉捻好的连翘叶置于发酵罐内,发酵室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发酵的温度保持在28~30℃,发酵时间4~5h,发酵过程中翻拌一次,利于散热透气。发酵完成的连翘叶青草味消失,叶子呈红色。5、烘焙将包揉后的连翘叶置于旋转烘焙机内,在100~110℃,烘焙1.5~2.5h;当连翘叶烘干至含水量为8~10%左右时,即可停止。6、捡箕将连翘叶放入簸箩或者簸箕中,摊成薄薄的一层,将茶型不规则的、发黑的、杂质及叶梗捡除。7、成品包装根据连翘茶叶的整碎、条索松紧、色泽、净度和干茶香进行分级,采用筒装或塑料袋封装。本专利技术方法为推动连翘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深加工及植物功能性健康食品的开发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翘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采青/n采摘连翘叶,采摘期5月中上旬,要求叶片小于3cm的嫩叶,采叶时采用提折采;/n(2)、晾青/n将采摘好的连翘叶挑选,除杂,放置于多层晾青架上,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均匀摊开晾置8~10h,摊叶厚2~3cm,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的温度为20~22℃,并翻动1~2次;/n(3)、揉捻/n将晾青后的连翘叶摊开,降温至室温,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采用由轻到重的原则,轻揉40min,然后加压重揉20min,反复揉捻2次;/n(4)、发酵/n将揉捻好的连翘叶置于发酵罐内,发酵室的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发酵的温度保持在28~30℃,发酵时间4~5h,发酵过程中翻拌一次,利于散热透气;发酵完成的连翘叶青草味消失,叶子呈红色;/n(5)、烘焙/n将包揉后的连翘叶置于旋转烘焙机内,在100~110℃温度下,烘焙1.5~2.5h;当连翘叶烘干至含水量为8~10%时,即可停止;/n(6)、捡箕/n将连翘叶放入簸箩或者簸箕中,摊开,将茶型不规则、发黑、杂质及叶梗捡除;/n(7)、成品包装/n根据连翘茶叶的整碎、条索松紧、色泽、净度和干茶香进行分级,采用筒装或塑料袋封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翘红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青
采摘连翘叶,采摘期5月中上旬,要求叶片小于3cm的嫩叶,采叶时采用提折采;
(2)、晾青
将采摘好的连翘叶挑选,除杂,放置于多层晾青架上,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均匀摊开晾置8~10h,摊叶厚2~3cm,晾置过程中保持连翘叶的温度为20~22℃,并翻动1~2次;
(3)、揉捻
将晾青后的连翘叶摊开,降温至室温,放入揉捻机内进行揉,采用由轻到重的原则,轻揉40min,然后加压重揉20min,反复揉捻2次;
(4)、发酵
将揉捻好的连翘叶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劲陈留明史敏华刘鑫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泽县禾清源茶叶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