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鍾昶光专利>正文

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851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11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包含有一本体、一超音波测距器设于该本体上、一荷重元设于该本体上、以及一微控制器设于该本体,且该微控制器与该超音波测距器与该荷重元电性连接。借此,该运动器材握把可提供准确度较高的运动特性信息,同时可应用于不同的运动器材上。

Grip of sports equipment that can detect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
本技术与运动器材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
技术介绍
一般使用者欲进行重量训练时,常使用滑轮训练机(又称滑索训练机)或划船训练机等以不同方向拉动等动作来训练特定肌群,此类训练机包含有绳索、以及与绳索相连的握把,使用者可将握把拉至靠近身体接着将其复位,重复上述动作以进行训练,虽然多数的训练机提供可调整的荷重(如铁片)或阻力(如阻尼器)来增加训练强度,然其只能知道训练时所需克服的力量,并没有办法量测距离或轨迹等,如此便无法进一步得知运动特性信息,仅能以拉伸次数作为评估训练的依据。市面上虽有应用于运动器材的激光或红外线测距器,然而,当训练肌群不同,其激光侦测距离的方向亦不相同,若是稍有偏差对上眼睛则有受伤的风险,红外线又容易受外界(如自然光)干扰而导致侦测失准。此外,因应市场需求,需于制造不同训练机时加设测量元件,然此类训练机通常是将测量运动特性的元件设置于训练机的本体上,其工序繁琐,亦会使制造成本较高。因此,如何避免上述缺失,即成为业者一努力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可提供准确度较高的运动特性信息;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可应用于不同的运动器材上。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包含有一本体、一超音波测距器设于该本体上、一荷重元设于该本体上、以及一微控制器设于该本体,且该微控制器与该超音波测距器与该荷重元电性连接。借此,该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可提供准确度较高的运动特性信息,并可应用于不同的运动器材上。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还包含有一陀螺仪与一加速度计设于该本体且与该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其中该超音波测距器具有一超音波发射单元与一超音波接收单元。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还包含有一无线信号传输单元设于该本体且与该微控制器电性连接。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还包含有一信号传输线与该微控制器电性连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握把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握把的感测模块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运动器材握把的感测模块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运动器材握把3挠性件10本体12握持部20、20a感测模块21超音波测距器22超音波发射单元23超音波接收单元24荷重元25微控制器26陀螺仪27加速度器28无线信号传输单元29信号传输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二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及特征,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1的示意图,该握把1通过一挠性件3与一运动器材(图未示)连接,该挠性件3可为绳索、链条、皮带等可弯折并传递作用力的物体,该运动器材握把1是可应用于多种运动器材上,如滑轮训练机或划船训练机等,该运动器材还包含有一阻尼器(图未示)与该挠性件3连接、以及一可于一预定范围角度内偏摆的反射板(图未示),该挠性件3以其两端分别与该阻尼器及该运动器材握把1连接,该阻尼器可经该挠性件3提供该运动器材握把1一阻力效果,该反射板是面向该运动器材握把1,该运动器材握把1包含有一本体10以及一感测模块20。该本体10具有二相对的握持部12供使用者双手握持,于本实施例中,该本体10呈长形杆状,于其他实施例中,该本体10的形状、结构可有其他变化,例如该本体10是呈弓形,或者该握持部12只有一个。如图2所示,该感测模块20设于该本体10上且包含有一超音波测距器21、一荷重元24与该挠性件3连接、一微控制器25分别与该超音波测距器21及该荷重元24电性连接、一陀螺仪26与该微控制器25电性连接、一加速度计27与该微控制器25电性连接、以及一无线信号传输单元28与该微控制器25电性连接。该超音波测距器21具有一超音波发射单元22以及一超音波接收单元23,该超音波发射单元22的发射方向与该超音波接收单元23的接收方向皆面向该运动器材的反射板,该超音波测距器21可将电子信号传输至该微控制器25,供该微控制器25计算该本体10与该反射板之间的距离,该荷重元24可侦测该挠性件3的张力或荷重并将数据以电子信号方式回传至该微控制器25,该微控制器25包含有一计时器(图未示),该计时器可提供自运动开始至结束的时间,该陀螺仪26可侦测该本体10的角度变化并将数据以电子信号方式回传至该微控制器25,该加速度计27可侦测该本体10的位移并将数据以电子信号方式回传至该微控制器25,该无线信号传输单元28可向一无线接收装置(图未示)传输信号,该无线接收装置是如手机或电脑等。其中,该微控制器25接收该超音波测距器21、该荷重元24、该陀螺仪26以及该加速度计27的信号后,该微控制器25可将该等数据经该无线信号传输单元28向外传输。通过上述设计,当使用者欲进行训练时,先将该运动器材的反射板调整成面向使用者欲训练的施力方向供该超音波测距器21侦测距离,使用者双手握持该本体10的二握持部12,并克服该阻尼器经该挠性件3所提供的阻力,拉动该本体10至靠近使用者身体的位置,接着将该本体10复位,重复上述动作以进行训练。此时,该微控制器25接收该超音波测距器21、该荷重元24、该陀螺仪26,以及该加速度计27测量的数据并加以处理后得到运动特性信息,该运动特性信息包含有运动距离、荷重、运动时间、功率及移动轨迹等,该微控制器25经由该无线传输单元28向该无线接收单元传输运动特性信息,供使用者或训练者参考。由于本技术所提供的运动器材握把1是利用超音波测距器21来测量距离,并不会有让人员眼睛受伤的风险,亦没有外来光线干扰的问题,可提供准确度较高的运动距离,并可供使用者或其教练评估训练状态,藉以矫正动作或其训练方式。此外,该运动器材握把1可应用于各种不同的运动器材上,只要与挠性件3连结即可,使用者可自行弹性搭配运用,制造者亦可自行组装于不同的运动器材上,如此可简化工序,得以降低制造成本,从而达成本技术的目的。基于本技术的设计精神,该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1的结构可有其他变化,如图3所示,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感测模块20a,其大致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感测模块20相同,然该感测模块20a不设有该无线信号传输单元28,而有一信号传输线29与该微控制器25电性连接,该微控制器25是通过该信号传输线29向外输出运动特性信息。需要说明的是,该运动器材的结构并非本案重点而可加以变化,例如:该阻尼器可以配重片替代;或者该反射板可不设,只要是施力方向的另一端有物体可供该超音波测距器21侦测即可;又或者该运动器材仅是一具有弹性的挠性件,如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n一本体;/n一超音波测距器,设于该本体上;/n一荷重元,设于该本体上;以及/n一微控制器,设于该本体且与该超音波测距器与该荷重元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本体;
一超音波测距器,设于该本体上;
一荷重元,设于该本体上;以及
一微控制器,设于该本体且与该超音波测距器与该荷重元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侦测运动特性的运动器材握把,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一陀螺仪与一加速度计设于该本体且与该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鍾昶光
申请(专利权)人:鍾昶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