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烧伤整形外科护理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外科护理领域,具体是一种烧伤整形外科护理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肢体烧伤后的病人通常伴有疤痕挛缩和肌肉萎缩症状,导致病人的肢体出现严重的功能畸形和障碍,需要在后期进行整形手术来修复。为减轻病人后期整形的痛苦,应该尽早的将患者的肢体固定在正确的功能位,并在病人的创口愈合后,对病人的肢体进行康复训练,以尽快的恢复烧伤肢体的运动能力。现在医院里对肢体烧伤病人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由于病人的运动能力部分缺失,在病人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对病人进行肢体和躯干部位的固定,并且由于病人的伤口初愈,固定装置在满足对躯干肢体进行固定的前提下,需要足够的柔软和舒适性。病人在训练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肢体进行力量训练,还需要对肢体进行协调性训练,不仅要对上肢进行训练,还需要对下肢进行训练,康复训练装置应满足病人的各种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烧伤整形外科护理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伤整形外科护理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架(1)、支撑架(2)、顶架(3)、第一调整旋钮(5)、座椅(6)、横梁(10)、连接杆(11)、主动轮(15)和蹬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上方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端固定于底架(1)的上表面,支撑架(2)的顶端固定设有顶架(3);所述底架(1)上表面的左半部设有第一滑槽(41),第一滑槽(41)的上方设有支撑台(4),支撑台(4)的底部与第一滑槽(41)配合安装,支撑台(4)的上方设有座椅(6),座椅(6)的靠背处设有夹紧垫(7),座椅(6)的坐垫前侧设有固定圈(71),固定圈(71)的顶端与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整形外科护理用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架(1)、支撑架(2)、顶架(3)、第一调整旋钮(5)、座椅(6)、横梁(10)、连接杆(11)、主动轮(15)和蹬板(2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的上方设有支撑架(2),支撑架(2)的底端固定于底架(1)的上表面,支撑架(2)的顶端固定设有顶架(3);所述底架(1)上表面的左半部设有第一滑槽(41),第一滑槽(41)的上方设有支撑台(4),支撑台(4)的底部与第一滑槽(41)配合安装,支撑台(4)的上方设有座椅(6),座椅(6)的靠背处设有夹紧垫(7),座椅(6)的坐垫前侧设有固定圈(71),固定圈(71)的顶端与夹紧垫(7)配合连接,夹紧垫(7)相向的一侧设有气垫(72);所述座椅(6)的下方设有气泵(8),气泵(8)的顶端设有导气管(9),导气管(9)与气垫(72)连接;所述顶架(3)与横梁(10)固定连接,横梁(10)的下方设有两根连接杆(11),连接杆(11)的顶端套设在横梁(10)上,在连接杆(11)与横梁(10)套接的位置设有第二调整旋钮(12);所述连接杆(11)的底端设有第一转动轴(13),第一转动轴(13)背离连接杆(11)底部的一端处套设有主动轮(15),第一转动轴(13)上套设有第一带轮(14),第一带轮(14)设置在主动轮(15)与连接杆(11)之间,第一带轮(14)与主动轮(15)固定连接;所述底架(1)上表面的前端设有四个支撑座(17),其中左数第一、二个支撑座(17)之间和第三、四个支撑座(17)之间均设有第二转动轴(18),第二转动轴(18)上套设有飞轮(19)和第二带轮(20),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