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振秋专利>正文

一种碟形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791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碟形飞行器,包括碟形风机壳、风机叶轮、风机转子、碟形机仓和喷气发动机,所述碟形机仓顶部开有通孔,碟形机仓内安装有风机轴,风机轴由动力机带动,风机轴与风机转子连接,风机叶轮均布安装在风机转子上,碟形风机壳顶部开有进风口,碟形风机壳通过连接板安装在碟形机仓上,碟形风机壳与碟形机仓之间均布设置有四个风通道和与风通道连通的四个出风口,出风口处安装有导流板,喷气发动机安装在碟形机仓底部外侧,所述碟形机仓底端面均布设置有三个凹槽,凹槽内活动安装有降落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飞行器能够实现直升直降,便于对准目标升起或降落,对升降着陆条件要求不高,且设置有喷气发动机,能够高速飞行。

A kind of flying sauc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碟形飞行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飞行器,特别涉及一种碟形飞行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飞行器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高速(非直升直降)飞行器,其升降着陆条件要求高,投入成本高,另一种是直升直降飞行器,其升降条件要求不高,但是不能高速飞行。故需要整合两者之间的优缺点,研发出即能够高速飞行,又对升降着陆条件要求不高的飞行器。中国专利CN201410219581.8公开了一种碟形飞行器,发动机带动扇轮转动,提供风力,风力沿碟形罩四周吹出,为飞行器提供动力,位于扇轮中部的平衡机构能够调节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平衡;解决了现有的碟形飞行器平衡调节、动力供应存在的不足。但是该碟形飞行器风力沿碟形罩四周吹出,风力分散,不利于控制,且其调风板的结构未具体说明,不清楚其如何利用调风板进行调风;另外该专利仅是依靠扇轮提供动机,并不能够高速飞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碟形飞行器,该飞行器对升降着陆条件要求不高,且能够高速飞行,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碟形飞行器,包括碟形风机壳、风机叶轮、风机转子、碟形机仓和喷气发动机,所述碟形机仓顶部开有通孔,碟形机仓内安装有风机轴,风机轴由动力机通过变速箱带动,风机轴穿过碟形机仓顶部的通孔与风机转子连接,风机叶轮均布安装在风机转子上,碟形风机壳顶部开有进风口,碟形风机壳通过连接板安装在碟形机仓上,风机转子和风机叶轮位于碟形风机壳与碟形机仓之间,碟形风机壳与碟形机仓之间均布设置有四个风通道,碟形风机壳边缘与碟形机仓之间均布设置有四个出风口,一个风通道与一个出风口连通,出风口处的碟形机仓上活动安装有导流板,导流板由安装在碟形机仓内的伸缩缸Ⅰ带动,所述喷气发动机通过转动轴安装在碟形机仓底部外侧,转动轴上安装有大锥齿轮,大锥齿轮上啮合有小锥齿轮,小锥齿轮由安装在碟形机仓内的电动机带动,所述碟形机仓底端面均布设置有三个凹槽,凹槽内活动安装有降落脚,降落脚由安装在碟形机仓内的伸缩缸Ⅱ带动。所述伸缩缸Ⅰ和伸缩缸Ⅱ是气压缸或是液压缸。所述导流板一端通过转动件安装在碟形机仓上,导流板靠近碟形机仓的一侧面与气压缸或是液压缸的活塞连接。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加强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同时兼具对升降着陆条件要求不高、能够高速飞行的优点,具体的有益效果分述如下:1、本技术均匀布置开有四个出风口,由叶轮旋转提供风力,风通过风通道从出风口向下方稍斜喷出,平衡风机旋转对飞行器产生的惯性力,使飞行器能够实现直升直降,便于对准目标升起或降落。2、本技术在碟形机仓底部设置有喷气发动机,当飞行器飞起后,开启喷气发动机能够使飞行器在高速状态下飞行,同时喷气发动机能够调节飞行的方向,操作非常便捷。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之一种碟形飞行器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之一种碟形飞行器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之一种碟形飞行器俯视图(省略碟形风机壳上端面)。图3:本技术之喷气发动机安装示意图。图4:本技术之进风口内加强筋结构示意图。图中:1-碟形风机壳,101-进风口,102-凹槽,2-风机叶轮,3-风机转子,4-风机轴,5-变速箱,6-动力机,7-碟形机仓,8-出风口,9-导流板,10-伸缩缸Ⅰ,11-喷气发动机,12-连接板,13-降落脚,14-伸缩缸Ⅱ,15-风通道,16-大锥齿轮,17-转动轴,18-小锥齿轮,19-电动机,20-加强筋。图2中箭头表示风的流动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碟形飞行器,如图1-图4所示,包括碟形风机壳1、风机叶轮2、风机转子3、碟形机仓7和喷气发动机11,所述碟形机仓顶部开有通孔,碟形机仓内安装有风机轴4,风机轴由动力机6通过变速箱5带动旋转,风机轴穿过碟形机仓顶部的通孔与风机转子连接,风机叶轮均布安装在风机转子上,碟形风机壳顶部开有进风口101,碟形风机壳通过连接板12安装在碟形机仓上,风机转子和风机叶轮位于碟形风机壳与碟形机仓之间,碟形风机壳与碟形机仓之间均布设置有四个风通道15,碟形风机壳边缘与碟形机仓之间均布设置有四个出风口8,一个风通道与一个出风口连通,出风口处的碟形机仓上活动安装有导流板9,导流板由安装在碟形机仓内的伸缩缸Ⅰ10带动,即伸缩缸Ⅰ可控制导流板9伸出和收回(图1中左侧导流板为伸出状态,右侧导流板为收回状态)所述喷气发动机11通过转动轴17安装在碟形机仓底部外侧,转动轴上安装有大锥齿轮16,大锥齿轮上啮合有小锥齿轮18,小锥齿轮由安装在碟形机仓内的电动机19带动,即电动机19带动小锥齿轮18旋转,小锥齿轮18带动大锥齿轮16旋转,同时带动转动轴17旋转,转动轴17带动喷气发动机11转动从而实现喷气方向的调节;所述碟形机仓底端面均布设置有三个凹槽102,凹槽内活动安装有降落脚13,共设置有三个降落脚13,降落脚由安装在碟形机仓内的伸缩缸Ⅱ14带动,即伸缩缸Ⅱ14可控制降落脚13伸出和收回(图1中降落脚为伸出状态,降落脚收回时刚好位于凹槽内)。本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缸Ⅰ和伸缩缸Ⅱ是气压缸或是液压缸。作为一种变换,还可以采用其他符合要求的伸缩缸。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9一端通过转动件安装在碟形机仓上,导流板靠近碟形机仓的一侧面与气压缸或是液压缸的活塞连接。所述降落脚13一端通过转动件安装在碟形机仓的凹槽内,降落脚13靠近碟形机仓的一侧面与气压缸或是液压缸的活塞连接。转动件可采用活页或是其他转动件。作为一种变换,导流板9和降落脚13还可以采用其他便于伸出和收回的方式活动安装。本实施例中,所述进风口内设置有加强筋20。作为一种变换,当强度符合要求时,也可以不设置加强筋。飞行器壳体上下对称,是飞行平稳的先决条件。本技术外形平整,没有凹凸器件防碍高速飞行,碟形机仓底部安装有喷气发动机,可适应高速飞行,碟形机仓顶部安装有风机叶轮,碟形风机壳开有进风口,碟形风机壳边缘与碟形机仓之间均布对称设置有四个出风口,向下方稍斜喷气(如图2所示),出风口旁设置有导流板,调整气流方向,调整飞行器位移,便于对准目标降落。启动风机叶轮,飞行器直升,上升至合适高度,要前进飞行时,启动喷气发动机,此时飞行器的左转和右转是靠喷气发动机尾气流向完成(即通过电动机、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带动转动轴使喷气发动机旋转到合适角度)。到达目的地,先关闭喷气发动机,再使风机叶轮减速,调节飞行器对准着陆目标,伸出降落脚,即可降落,降落完闭后关闭风机叶轮。本技术飞行器的整个飞行可采用带有遥控器的控制系统控制,即由遥控器控制动力机、伸缩缸Ⅰ、伸缩缸Ⅱ和电动机的启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碟形风机壳(1)、风机叶轮(2)、风机转子(3)、碟形机仓(7)和喷气发动机(11),所述碟形机仓顶部开有通孔,碟形机仓内安装有风机轴(4),风机轴由动力机(6)通过变速箱(5)带动,风机轴穿过碟形机仓顶部的通孔与风机转子连接,风机叶轮均布安装在风机转子上,碟形风机壳顶部开有进风口(101),碟形风机壳通过连接板(12)安装在碟形机仓上,风机转子和风机叶轮位于碟形风机壳与碟形机仓之间,碟形风机壳与碟形机仓之间均布设置有四个风通道(15),碟形风机壳边缘与碟形机仓之间均布设置有四个出风口(8),一个风通道与一个出风口连通,出风口处的碟形机仓上活动安装有导流板(9),导流板由安装在碟形机仓内的伸缩缸Ⅰ(10)带动,所述喷气发动机(11)通过转动轴(17)安装在碟形机仓底部外侧,转动轴上安装有大锥齿轮(16),大锥齿轮上啮合有小锥齿轮(18),小锥齿轮由安装在碟形机仓内的电动机(19)带动,所述碟形机仓底端面均布设置有三个凹槽(102),凹槽内活动安装有降落脚(13),降落脚由安装在碟形机仓内的伸缩缸Ⅱ(14)带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碟形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碟形风机壳(1)、风机叶轮(2)、风机转子(3)、碟形机仓(7)和喷气发动机(11),所述碟形机仓顶部开有通孔,碟形机仓内安装有风机轴(4),风机轴由动力机(6)通过变速箱(5)带动,风机轴穿过碟形机仓顶部的通孔与风机转子连接,风机叶轮均布安装在风机转子上,碟形风机壳顶部开有进风口(101),碟形风机壳通过连接板(12)安装在碟形机仓上,风机转子和风机叶轮位于碟形风机壳与碟形机仓之间,碟形风机壳与碟形机仓之间均布设置有四个风通道(15),碟形风机壳边缘与碟形机仓之间均布设置有四个出风口(8),一个风通道与一个出风口连通,出风口处的碟形机仓上活动安装有导流板(9),导流板由安装在碟形机仓内的伸缩缸Ⅰ(10)带动,所述喷气发动机(11)通过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振秋
申请(专利权)人:韦振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