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联装气动合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动合模
,具体为一种多联装气动合模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会使用很多表面是塑料外壳的产品,而这些塑料外壳一般采用注塑机内的合模技术生产出来,现有的多联装气动合模装置,在注塑生成产品退模后,一般采用人工或推杆脱模,然而采用人工进行脱模,不仅使工人的劳动量增大,且生产效率也非常低下,如果通过推杆进行脱模则存在的与塑件的接触面积小,脱模过程中易使塑件变形或损坏的问题。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多联装气动合模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多联装气动合模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多联装气动合模装置,一般采用人工或推杆脱模,然而人工脱模效率低,推杆脱模则存在的与塑件的接触面积小,脱模过程中易使塑件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固定有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一模座,第一模座外侧上下两部均固定有导柱,导柱外侧贯穿第二模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联装气动合模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固定有装置本体(2),装置本体(2)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一模座(3),第一模座(3)外侧上下两部均固定有导柱(4),导柱(4)外侧贯穿第二模座(5)固定有支撑块(6),第二模座(5)外部一侧贯穿支撑块(6)中部固定有气缸(7),支撑块(6)前端中部固定有控制开关(8),第一模座(3)内侧通过固定组件(9)固定有第一模具(11),第二模座(5)内侧通过固定组件(9)固定有第二模具(12),第二模具(12)内部和第二模座(5)内部之间固定有脱料组件(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装气动合模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固定有装置本体(2),装置本体(2)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一模座(3),第一模座(3)外侧上下两部均固定有导柱(4),导柱(4)外侧贯穿第二模座(5)固定有支撑块(6),第二模座(5)外部一侧贯穿支撑块(6)中部固定有气缸(7),支撑块(6)前端中部固定有控制开关(8),第一模座(3)内侧通过固定组件(9)固定有第一模具(11),第二模座(5)内侧通过固定组件(9)固定有第二模具(12),第二模具(12)内部和第二模座(5)内部之间固定有脱料组件(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装气动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9)包括限位槽(10)、第一螺孔(13)、第二螺孔(14)和螺栓(15),第一模座(3)和第二模座(5)外侧中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0),第一模座(3)和第二模座(5)顶底两端均开设有第一螺孔(13),第一模具(11)和第二模具(12)外侧位于第一螺孔(13)顶底两端均开设有第二螺孔(14),第一螺孔(13)和第二螺孔(14)内侧之间连接有螺栓(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装气动合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料组件(16)包括空腔(17)、支撑杆(18)、伸缩杆(19)、弹簧(20)、端盖(21),连接管道(22)、输送管道(23)、软管(24)和气泵(25),第二模具(12)外部一侧开设有空腔(17),空腔(17)内部顶底两端之间固定有支撑杆(18),支撑杆(18)外侧中部固定有伸缩杆(19),伸缩杆(19)外部一侧固定有端盖(21),端盖(2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禄,
申请(专利权)人:天锜精密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