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及内嵌金属螺母的塑胶螺丝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605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6: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及内嵌金属螺母的塑胶螺丝柱,其中,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包括司筒针和司筒,所述司筒滑动套设在所述司筒针外,所述司筒针的一端设有成型部,所述成型部用于安装至模具的成型腔内,所述成型部包括靠近所述司筒的第一成型部和远离所述司筒的第二成型部,所述第一成型部的外径大于所述成型腔内金属螺母的内径,所述第二成型部的外径与所述成型腔内金属螺母的内径相适配;内嵌金属螺母的塑胶螺丝柱包括塑胶螺丝柱和金属螺母,所述金属螺母通过所述的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内嵌于所述塑胶螺丝柱内,所述金属螺母与所述塑胶螺丝柱的开口端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1mm。

Cylinder needle assembly with limit function and plastic screw column embedded with metal n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及内嵌金属螺母的塑胶螺丝柱
本技术涉及塑胶类产品
,特别是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及内嵌金属螺母的塑胶螺丝柱。
技术介绍
目前塑胶类产品内嵌螺母有以下几种工艺:一、采用加热的方式将螺母热压至塑胶螺丝柱内部;二、采用超声波工艺内嵌螺母;三、采用模内放置螺母并注塑一体成型的工艺。热压螺母的方式,模具简单,但是需要单独开治具,且螺母拉拔力差,使用过程中容易被拉出来;超声波工艺由于需要投入设备,很多模具厂不愿意投入,所以此工艺使用相对较少;模内注塑工艺相对可靠,且使用广泛,工艺上也比较好实现,且因为是一体成型的工艺,拉拔力相对其他两种工艺来说更有优势。但是当内嵌螺母为金属螺母时,采用模内注塑工艺却存在塑胶螺丝柱开口处容易发生开裂的问题。具体的,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司筒针组件包括相配套使用的司筒针3和司筒4,司筒针3固定在模具5底板上,司筒4套在司筒针3上并可发生相对移动,生产具有内嵌金属螺母1的塑胶螺丝柱2时,通常将金属螺母1直接套设在司筒针3上,并利用司筒4进行定位,最后在模具5内进行注塑生产。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包括司筒针(3)和司筒(4),所述司筒(4)滑动套设在所述司筒针(3)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司筒针(3)的一端设有成型部(31),所述成型部(31)用于安装至模具(5)的成型腔内,所述成型部(31)包括靠近所述司筒(4)的第一成型部(311)和远离所述司筒(4)的第二成型部(312),所述第一成型部(311)的外径大于所述成型腔内金属螺母(1)的内径,所述第二成型部(312)的外径与所述成型腔内金属螺母(1)的内径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包括司筒针(3)和司筒(4),所述司筒(4)滑动套设在所述司筒针(3)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司筒针(3)的一端设有成型部(31),所述成型部(31)用于安装至模具(5)的成型腔内,所述成型部(31)包括靠近所述司筒(4)的第一成型部(311)和远离所述司筒(4)的第二成型部(312),所述第一成型部(311)的外径大于所述成型腔内金属螺母(1)的内径,所述第二成型部(312)的外径与所述成型腔内金属螺母(1)的内径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部(311)的外径小于所述金属螺母(1)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部(3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部(311)的长度为1mm-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限位功能的司筒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部(311)的外径比所述金属螺母(1)的内径大1mm-3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具有限位功能的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波徐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万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