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框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7377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框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中框及其制造方法,一种中框包括至少两个直边构件,相邻两个所述直边构件之间连接有圆角构件,所述圆角构件和所述直边构件连接形成闭合结构;中框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型材进行切割,得到至少两个直边构件;制造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直边构件相连接的圆角构件;步骤二:利用所述圆角构件连接所述直边构件,拼装形成闭合结构,得到所述中框。本发明专利技术单独制造直边构件和圆角构件,再将直边构件和圆角构件拼装形成中框,如此单独生产构件,生产周期短,机壳成本低,拼装方式简单,得到的中框良率高,适合批量订单生产大尺寸显示类产品的中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框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框架
,特别是一种中框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中框为显示类产品的外框,对于18.5-60寸的大尺寸显示类产品而言,目前常用的中框的制造方法为以下三种:(一)塑胶机壳开模方式;(二)铝合金挤压成型以及折弯成型方式;(三)铝合金直接机加工成型方式。通过上述三种方法得到的中框都是一体成型结构,并且上述三种方法各有缺陷:塑胶机壳开模方式,模具成本价格高,且开模周期很长,不适合中小批量的产品;铝合金挤压成型以及折弯方式,工艺难度高,尺寸精度难以控制,不良率高;铝合金直接机加工成型方式,成本高,不适合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目前常用方法制造的中框为一体成型结构,其中塑胶机壳开模方式,模具成本价格高,且开模周期很长,不适合中小批量的产品;铝合金挤压成型以及折弯方式,工艺难度高,尺寸精度难以控制,不良率高;铝合金直接机加工成型方式,成本高,不适合批量生产的问题,提供一种中框及其制造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框,包括至少两个直边构件,相邻两个所述直边构件之间连接有圆角构件,所述圆角构件和所述直边构件连接形成闭合结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框包括直边构件和圆角构件,所述圆角构件和所述直边构件连接形成闭合结构,用作显示类产品的外框。所述直边构件和所述圆角构件可以单独制造成型,如此单独生产构件,生产周期短,有效降低了机壳的成本,并且拼装方式简单,得到的中框良率高,适合批量订单生产大尺寸显示类产品的中框,所述大尺寸显示类产品的尺寸一般为18.5寸-60寸。优选的,所述直边构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槽型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中框的内侧,从而便于装配显示类产品。优选的,所述直边构件和所述圆角构件可拆卸式连接,便于拼装,操作简单,并且便于更换构件。优选的,所述直边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圆角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或者所述直边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所述圆角构件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相适配,便于所述圆角构件与所述直边构件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凹槽上开设有通孔一,所述凸起上开设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一与所述通孔二之间连接有紧固件,用于将所述直边构件与所述圆角构件相连接。优选的,所述通孔一内侧设有螺纹或内嵌有螺母,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使用所述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一和所述通孔二,配合螺纹进行锁紧,从而将所述直边构件与所述圆角构件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直边构件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直边构件等长,另外两个所述直边构件等长。由于目前常用的中框为矩形结构,因此需要四个所述直边构件,其中两个所述直边构件等长,另外两个所述直边构件等长,用作矩形结构的四条边。优选的,所述圆角构件的数量为四个,且所述圆角构件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由于目前常用的中框为矩形结构,矩形有四个直角,因此需要四个所述圆角构件,且所述圆角构件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90°,如此能够配合四个所述直边构件,拼装形成矩形结构。一种中框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型材进行切割,得到至少两个直边构件;制造用于将相邻两个所述直边构件相连接的圆角构件;步骤二:利用所述圆角构件连接所述直边构件,拼装形成闭合结构,得到所述中框。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中框的制造方法,单独制造直边构件和圆角构件,再将直边构件和圆角构件拼装形成中框,如此单独生产构件,生产周期短,有效降低了机壳的成本,并且拼装方式简单,便于操作,得到的中框良率高,适合批量订单生产大尺寸显示类产品的中框。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通过机加工的方式制造所述圆角构件。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框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框包括直边构件和圆角构件,所述圆角构件和所述直边构件连接形成闭合结构,用作显示类产品的外框。所述直边构件和所述圆角构件可以单独制造成型,如此单独生产构件,生产周期短,有效降低了机壳的成本,并且拼装方式简单,得到的中框良率高,适合批量订单生产大尺寸显示类产品的中框,所述大尺寸显示类产品的尺寸一般为18.5寸-60寸。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框的制造方法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中框的制造方法,单独制造直边构件和圆角构件,再将直边构件和圆角构件拼装形成中框,如此单独生产构件,生产周期短,有效降低了机壳的成本,并且拼装方式简单,便于操作,得到的中框良率高,适合批量订单生产大尺寸显示类产品的中框。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中框的零件爆炸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直边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圆角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圆角构件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中框的零件爆炸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圆角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所述的圆角构件的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述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所述的中框的零件爆炸图。图标:1-直边构件;2-圆角构件;3-凹槽;31-通孔一;4-凸起;41-通孔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图5所示,一种中框,包括至少两个直边构件1,相邻两个所述直边构件1之间连接有圆角构件2,所述圆角构件2和所述直边构件1连接形成闭合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边构件1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直边构件1等长,另外两个所述直边构件1等长;所述圆角构件2的数量为四个,且每个所述圆角构件2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均为90°,利用所述圆角构件2连接相邻的所述直边构件1,形成矩形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直边构件1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槽型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中框内侧,所述槽为通槽,所述通槽的两个槽边高度不一样,从较矮的槽边装配显示类产品较为方便,如装配电脑显示屏等。所述直边构件1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3,所述圆角构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4,所述凸起4和所述凹槽3相适配。所述凹槽3上开设有通孔一31,所述凸起4上开设有通孔二41,所述通孔一31与所述通孔二41之间连接有紧固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包括螺钉,所述通孔一31内侧设有螺纹或内嵌有螺母。使用螺钉穿过所述通孔一31和所述通孔二41,配合螺纹进行锁紧,从而将所述圆角构件2和所述直边构件1相连接。所述中框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型材进行切割,得到四个直边构件1,其中两个所述直边构件1等长,另外两个所述直边构件1等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直边构件(1),相邻两个所述直边构件(1)之间连接有圆角构件(2),所述圆角构件(2)和所述直边构件(1)连接形成闭合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直边构件(1),相邻两个所述直边构件(1)之间连接有圆角构件(2),所述圆角构件(2)和所述直边构件(1)连接形成闭合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构件(1)沿其长度方向设有槽型开口,所述开口朝向所述中框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构件(1)和所述圆角构件(2)可拆卸式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边构件(1)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3),所述圆角构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4),或者所述直边构件(1)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4),所述圆角构件(2)的两端分别设有凹槽(3),所述凸起(4)和所述凹槽(3)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上开设有通孔一(31),所述凸起(4)上开设有通孔二(41),所述通孔一(31)与所述通孔二(41)之间连接有紧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波徐刚罗伦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万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