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外圈滚道防磷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468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不易快速对轴承内外圈的磷化膜进行去除的难题,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外圈滚道防磷化设备,包括电机、第一转轴、第一齿轮、链条、连接框、螺杆、第一套筒、夹板、第一防滑层、第一打磨层、第一推板、第一转筒、第一螺旋弹簧、第一滑杆、第二转轴、第二齿轮、底座、支撑杆、第二转筒、第二滑杆、第二螺旋弹簧、第二推板、第二防滑层、第二打磨层、第二套筒和安装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合理利用电机带动第二转轴转动,从而通过第一转筒和第二转筒的转动实现对轴承内外圈滚道的打磨,便于将轴承内外圈滚道的磷化膜进行去除,提高了轴承的精度,且设计合理,操作方便,符合社会需求。

An anti phosphating equipment for inner and outer ring raceway of bea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外圈滚道防磷化设备
本技术涉及轴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轴承内外圈滚道防磷化设备。
技术介绍
磷化工艺过程是一种化学与电化学反应形成磷酸盐化学转化膜的过程,所形成的磷酸盐转化膜称之为磷化膜。磷化的目的主要是:给基体金属提供保护,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被腐蚀;用于涂漆前打底,提高漆膜层的附着力与防腐蚀能力;在金属冷加工工艺中起减摩润滑使用。目前,在轴承加工的时候,轴承内外圈一般都进行磷化,在表面形成磷化膜,但是对于精度要求比较高的轴承,轴承滚道是不可以进行磷化的,传统的就是对滚道磨削打磨,但是在对轴承进行磨削的时候,需要使用专一的夹具进行夹紧,然后再使用打磨工具进行打磨处理,但是在打磨的时候不易实现对轴承内外圈的贴合式打磨,影响打磨的效果,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轴承内外圈滚道防磷化设备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轴承内外圈滚道防磷化设备。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轴承内外圈滚道防磷化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焊接有连接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内外圈滚道防磷化设备,包括底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7)上侧焊接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顶端焊接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二套筒(25)和第一套筒(7),所述第一套筒(7)上下两侧壁分别安装有螺杆(6),所述螺杆(6)内端安装有夹板(8),所述夹板(8)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滑层(9),所述第二套筒(25)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打磨层(24),所述第二套筒(25)上侧面焊接有安装杆(26),所述安装杆(26)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所述电机(1)右侧安装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所述连接框(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外圈滚道防磷化设备,包括底座(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7)上侧焊接有支撑杆(18),所述支撑杆(18)顶端焊接有连接框(5),所述连接框(5)左右两侧分别焊接有第二套筒(25)和第一套筒(7),所述第一套筒(7)上下两侧壁分别安装有螺杆(6),所述螺杆(6)内端安装有夹板(8),所述夹板(8)内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防滑层(9),所述第二套筒(25)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打磨层(24),所述第二套筒(25)上侧面焊接有安装杆(26),所述安装杆(26)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1),所述电机(1)右侧安装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3),所述连接框(5)中部设置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齿轮(16),所述第一齿轮(3)与第二齿轮(16)之间套设有链条(4),所述第二转轴(15)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二转筒(19)和第一转筒(12),所述第一转筒(12)侧面均匀安装有第一螺旋弹簧(13),所述第一螺旋弹簧(13)内部套设有第一滑杆(14),所述第一滑杆(14)外端固定安装有第一推板(11),所述第一推板(11)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打磨层(10),所述第二转筒(19)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羽金和平牛思久关华威李传家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远东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