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轴车铣磨复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448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五轴车铣磨复合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凭借一主轴头、一轴转单元、一强制油冷系统、一第二离合器、一驱转座、一加工转盘及一线路配接座所相对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凭借该主轴头相反于该轴转单元的一侧相对位置设一线路配接座,该线路配接座配置有复数控制线路以防止转动时产生线路拉扯或断裂,继而凭借该轴转单元的第一离合器与该第一制动元件,以及该主轴头的第二离合器与该第二制动元件的双离合控制,可依加工需求适时地切换车削或铣切及研磨的操作模式;再者凭借该强制油冷系统以达到驱转座循环冷却及轴转顺畅,使驱转座带动该加工转盘轴转时能够保持稳定及精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

Five axis turning milling compound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五轴车铣磨复合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五轴车铣磨复合机,尤其是一种可达到在同一机台可多角度进行车削、铣切及研磨的多功能加工模式,以及该主轴头相反于该轴转单元的一侧相对位置设一线路配接座,该线路配接座配置有复数控制线路以防止转动时产生线路拉扯或断裂的创新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现有五轴复合加工机如图1所示,其主轴头A3与该控制器A1间设有轴转部A2,控制线路A4设于该轴转部A2内部,当该轴转部转动时,该轴转部会与该控制线路A4形成轴转干涉及磨擦,若长期使用下易使该控制线路A4产生拉扯或断裂;再者现有五轴复合加工机无法在同一主轴头针对同一工作进行铣切及车削加工,往往必需依序地利用二种不同的车床及铣床对工件进行加工,不仅加工效率差,且反复地拆卸、又反复地重新校正中心,且现有五轴加工复合机无法达到在同一机台可多角度进行车削、铣切及研磨的多功能加工模式。鉴于以上的现象,本技术设计人乃基于多年制作的经验,进而创作出可达到在同一机台可多角度进行车削、铣切及研磨,以及该主轴头相反于该轴转单元的一侧相对位置设一线路配接座,该线路配接座配置有复数控制线路以防止转动时产生线路拉扯或断裂的多功能加工模式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五轴车铣磨复合机;其所欲解决的问题点,是针对该现有五轴加工复合机主轴头与该控制器间设有轴转部,控制线路设于该轴转部内部,当该轴转部转动时,该轴转部会与该控制线路形成轴转干涉及磨擦,若长期使用下易使该控制线路产生拉扯或断裂,以及现有五轴加工复合机无法达到在同一机台可多角度进行车削、铣切及研磨的多功能加工模式的问题点加以改良突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五轴车铣磨复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底座,该底座上端左右向导滑设置一鞍座,该鞍座前后向导滑设置一工作台,该工作台上端设有一驱转座,该驱转座设有复数组合部,该驱转座上端对应位置设有一加工转盘,该加工转盘中心位置设一轴转部,该加工转盘对应该驱转座的各该组合部设有复数螺锁孔,各该螺锁孔凭借复数螺锁件对应该驱转座的各该组合部相螺锁固而结合,再者该驱转座一侧相对位置设有一可驱使转动的第二驱动马达,该驱转座凭借该第二驱动马达带动该加工转盘以轴转部为中心转动;一强制油冷系统,该强制油冷系统包含有一第一管路及一第二管路,其中该第一管路设于该驱转座一相对位置,并由该驱转座另一相对位置设一第二管路连接循环回流于该强制油冷系统;一立座,该立座固定连结于该底座一侧后端位置,而该立座偏位设置于该底座一侧端位置,且该立座前端面纵向导滑设置有一头座;一控制器,设于该头座前端,该控制器前端设有一轴转单元,该轴转单元包含有一第一法兰及一第二法兰作相对轴转接触,且该轴转单元内部设有一第一心轴及一枢接该第一心轴的第一轴转主体,该第一心轴延伸一端轴接一第一驱动马达,该第一驱动马达能够驱转该第一轴转主体转动,该第一轴转主体相对位置设有一第一离合器,该第一离合器相对该第一心轴的适当位置设有一第一制动元件,另该控制器内部预定位置设有一多角度轴转控制模块,该多角度轴转控制模块通过该复数控制线路传输控制信号,且该第一离合器凭借该控制器通过该多角度轴转控制模块达到离合控制以松脱或嵌卡连结于该第一制动元件,以使该轴转单元能够通过该第一离合器与该第一制动元件的离合控制来达成转动或限转功能;一主轴头,通过该轴转单元与该控制器互呈轴转配置,并线路耦接于该控制器的该多角度轴转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该主轴头包含有一第二驱动马达,该第二驱动马达轴接一第二心轴,该第二心轴组设一转轴,该转轴相对外周缘位置配置至少一轴承,该转轴预定位置设有一第二离合器,该第二离合器凭借该控制器通过该多角度轴转控制模块达到离合控制以松脱或嵌卡连结于一第二制动元件,以使该主轴头能够通过该第二离合器与该第二制动元件的离合控制来达成转动或限转功能,而该转轴末端设有一组接部,该组接部提供一刀盘的一组设端作换刀组设;一线路配接座,组设于该主轴头相反于该轴转单元的一侧相对位置,该线路配接座的外缘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复数线路配置孔,各该线路配置孔可供配置复数控制线路。其中:该线路配接座的该线路配置孔所配置的复数控制线路分别为马达动力线、接近开关控制线、编码器出线、主轴气幕接线、主轴冷却线、主轴松刀线、主轴夹刀线、切削液线、中心出水线及松刀吹气线。如此创新独特设计,本技术凭借该主轴头相反于该轴转单元的一侧相对位置设一线路配接座,该线路配接座配置有复数控制线路以防止转动时产生线路拉扯或断裂,继而凭借该轴转单元的第一离合器与该第一制动元件,以及该主轴头的第二离合器与该第二制动元件的双离合控制,可依加工需求适时地切换车削或铣切及研磨的操作模式;再者凭借该强制油冷系统以达到驱转座循环冷却及轴转顺畅,使驱转座带动该加工转盘轴转时能够保持稳定及精准,本技术可凭借可旋转的主轴头配合加工刀具,可达到在同一主轴头进行多角度进行车削、铣切及研磨的多功能加工模式的实用进步性。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五轴复合机的局部图。图2是本技术五轴车铣磨复合机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五轴车铣磨复合机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五轴车铣磨复合机的前视图。图5是本技术五轴车铣磨复合机的车削动作实施例图。图6是本技术五轴车铣磨复合机的铣切动作实施例图。图7是本技术五轴车铣磨复合机的轴转动作图一。图8是本技术五轴车铣磨复合机的轴转动作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鞍座;3-工作台;4-加工转盘;5-轴转部;6-立座;7-头座;8-控制器;10-主轴头;11-第二驱动马达;12-第二心轴;13-第二离合器;14-第二制动元件;15-转轴;16-轴承;17-组接部;20-刀盘;21-组设端;30-工件;40-驱转座;41-组合部;42-第二驱动马达;43-螺锁件;44-螺锁孔;50-线路配接座;51-线路配置孔;A-轴转单元;A1-第一法兰;A2-第二法兰;A3-第一轴转主体;A4-第一离合器;A5-第一制动元件;A6-第一心轴;A7-第一驱动马达;B-强制油冷系统;B1-第一管路;B2-第二管路;C-控制线路;X-多角度轴转控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图8所示,是本技术五轴车铣磨复合机的较佳实施例,惟此等实施例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结构的限制;包括:一底座1,该底座1上端左右向导滑设置一鞍座2,该鞍座2前后向导滑设置一工作台3,该工作台3上端设有一驱转座40,该驱转座40设有复数组合部41,该驱转座40上端对应位置设有一加工转盘4,该加工转盘4中心位置设一轴转部5,该加工转盘4对应该驱转座40的各该组合部41设有复数螺锁孔44,各该螺锁孔44凭借复数螺锁件43对应该驱转座40的各该组合部41相螺锁固而结合,再者该驱转座40一侧相对位置设有一可驱使转动的第二驱动马达42及皮带轮图未示,该驱转座40凭借该第二驱动马达42及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轴车铣磨复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底座,该底座上端左右向导滑设置一鞍座,该鞍座前后向导滑设置一工作台,该工作台上端设有一驱转座,该驱转座设有复数组合部,该驱转座上端对应位置设有一加工转盘,该加工转盘中心位置设一轴转部,该加工转盘对应该驱转座的各该组合部设有复数螺锁孔,各该螺锁孔凭借复数螺锁件对应该驱转座的各该组合部相螺锁固而结合,再者该驱转座一侧相对位置设有一可驱使转动的第二驱动马达,该驱转座凭借该第二驱动马达带动该加工转盘以轴转部为中心转动;/n一强制油冷系统,该强制油冷系统包含有一第一管路及一第二管路,其中该第一管路设于该驱转座一相对位置,并由该驱转座另一相对位置设一第二管路连接循环回流于该强制油冷系统;/n一立座,该立座固定连结于该底座一侧后端位置,而该立座偏位设置于该底座一侧端位置,且该立座前端面纵向导滑设置有一头座;/n一控制器,设于该头座前端,该控制器前端设有一轴转单元,该轴转单元包含有一第一法兰及一第二法兰作相对轴转接触,且该轴转单元内部设有一第一心轴及一枢接该第一心轴的第一轴转主体,该第一心轴延伸一端轴接一第一驱动马达,该第一驱动马达能够驱转该第一轴转主体转动,该第一轴转主体相对位置设有一第一离合器,该第一离合器相对该第一心轴的适当位置设有一第一制动元件,另该控制器内部预定位置设有一多角度轴转控制模块,该多角度轴转控制模块通过该复数控制线路传输控制信号,且该第一离合器凭借该控制器通过该多角度轴转控制模块达到离合控制以松脱或嵌卡连结于该第一制动元件,以使该轴转单元能够通过该第一离合器与该第一制动元件的离合控制来达成转动或限转功能;/n一主轴头,通过该轴转单元与该控制器互呈轴转配置,并线路耦接于该控制器的该多角度轴转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该主轴头包含有一第二驱动马达,该第二驱动马达轴接一第二心轴,该第二心轴组设一转轴,该转轴相对外周缘位置配置至少一轴承,该转轴预定位置设有一第二离合器,该第二离合器凭借该控制器通过该多角度轴转控制模块达到离合控制以松脱或嵌卡连结于一第二制动元件,以使该主轴头能够通过该第二离合器与该第二制动元件的离合控制来达成转动或限转功能,而该转轴末端设有一组接部,该组接部提供一刀盘的一组设端作换刀组设;/n一线路配接座,组设于该主轴头相反于该轴转单元的一侧相对位置,该线路配接座的外缘相对位置分别设有复数线路配置孔,各该线路配置孔可供配置复数控制线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轴车铣磨复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底座,该底座上端左右向导滑设置一鞍座,该鞍座前后向导滑设置一工作台,该工作台上端设有一驱转座,该驱转座设有复数组合部,该驱转座上端对应位置设有一加工转盘,该加工转盘中心位置设一轴转部,该加工转盘对应该驱转座的各该组合部设有复数螺锁孔,各该螺锁孔凭借复数螺锁件对应该驱转座的各该组合部相螺锁固而结合,再者该驱转座一侧相对位置设有一可驱使转动的第二驱动马达,该驱转座凭借该第二驱动马达带动该加工转盘以轴转部为中心转动;
一强制油冷系统,该强制油冷系统包含有一第一管路及一第二管路,其中该第一管路设于该驱转座一相对位置,并由该驱转座另一相对位置设一第二管路连接循环回流于该强制油冷系统;
一立座,该立座固定连结于该底座一侧后端位置,而该立座偏位设置于该底座一侧端位置,且该立座前端面纵向导滑设置有一头座;
一控制器,设于该头座前端,该控制器前端设有一轴转单元,该轴转单元包含有一第一法兰及一第二法兰作相对轴转接触,且该轴转单元内部设有一第一心轴及一枢接该第一心轴的第一轴转主体,该第一心轴延伸一端轴接一第一驱动马达,该第一驱动马达能够驱转该第一轴转主体转动,该第一轴转主体相对位置设有一第一离合器,该第一离合器相对该第一心轴的适当位置设有一第一制动元件,另该控制器内部预定位置设有一多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阿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汇隆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