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放流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321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放流底座,包括石墨底座、耐火材料衬套和石墨挡渣板,所述石墨底座的顶端设置有耐火材料衬套,所述石墨底座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潜流通孔和明流通孔,所述耐火材料衬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设置有塞棒,所述明流通孔远离塞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凹槽,且第二安装凹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限位挡块,所述第二安装凹槽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石墨挡渣板,且石墨挡渣板上均匀设置有进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同时进行潜液放流和明流放流,从而在达到要求的精炼、除气效果的同时,金属损耗和氧化锌污染显著改善,使用寿命长,且可以避免大块的渣子进入通孔内部。

A new drainage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放流底座
本技术涉及金属加工生产
,具体为一种新型放流底座。
技术介绍
水平连铸由于高成材率、低能耗、劳动强度小等优势快速普及,并逐步代替半连铸,黄铜水平连铸需要设置两个腔室,一个熔炼腔,一个保温腔,熔炼腔内部的铜块熔化后经过石墨放流底座进入保温内部,目前水平连铸放流方式分为潜液和明流两种,潜液放流的方式具有劳动环境好,操作简便,明流放流的铜液会经过放流孔后翻起,此时铜水与大气接触,排气精炼效果较好;现有的放流底座一般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潜液放流的方式由于铜液直接进入保温炉,铜水流量大,精炼和除气效果不佳,明流放流的方式易造成氧化锌大量挥发,金属损耗增加,且塞棒寿命较短;(2)为了减少热量的流失,一般将石墨底座安装在熔炼腔的内部,所以在熔炼过程中较大的铜块等容易进入石墨底座上的导流通孔内部,造成通孔的堵塞,影响铜液的放流;(3)石墨具有较高的熔点、强度和化学稳定性,但是石墨在高温的情况下容易被氧化,所以现有的石墨底座使用寿命较短,通过在熔炼腔的内部设置塞棒,塞棒与放流底座相互配合对铜液进行放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放流底座,包括石墨底座(1)、耐火材料衬套(3)和石墨挡渣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耐火材料衬套(3),所述石墨底座(1)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潜流通孔(2)和明流通孔(5),所述耐火材料衬套(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所述第二通孔(302)的内部设置有塞棒(4),所述明流通孔(5)远离塞棒(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凹槽(502),且第二安装凹槽(50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限位挡块(501),所述第二安装凹槽(50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石墨挡渣板(6),且石墨挡渣板(6)上均匀设置有进液孔(6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放流底座,包括石墨底座(1)、耐火材料衬套(3)和石墨挡渣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底座(1)的顶端设置有耐火材料衬套(3),所述石墨底座(1)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潜流通孔(2)和明流通孔(5),所述耐火材料衬套(3)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所述第二通孔(302)的内部设置有塞棒(4),所述明流通孔(5)远离塞棒(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安装凹槽(502),且第二安装凹槽(502)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限位挡块(501),所述第二安装凹槽(502)的内部活动设置有石墨挡渣板(6),且石墨挡渣板(6)上均匀设置有进液孔(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放流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材料衬套(3)的底端设置有与石墨底座(1)相匹配的第一安装凹槽(303),且石墨底座(1)的顶端嵌入第一安装凹槽(30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学峰朱张泉姜少军丁家园李密罗剑文黄儒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宇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