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臭氧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227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4: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室、放电室、与放电室相连的进气管和出气软管,清洁室右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盒,清洁室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两个支撑座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丝杆,丝杆的右端延伸至母齿轮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丝杆转动的驱动机构,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用于清理灰尘的清洁机构,清洁机构由连接块、刷体和通孔组成,连接块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刷体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带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带动连接块和刷体向左或向右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放电室产生的臭氧通过出气软管喷入刷体上的通孔内,从而使臭氧布满刷体,进而达到清洁杀菌的效果,从而降低了用户使用时的劳动强度。

An ozone clea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臭氧清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装置,具体为一种臭氧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臭氧清洁装置都只能产生臭氧,用于清除果蔬、粮食中残留的化肥、农药等有毒物质,或者是去除水中的重金属,对清洗后的餐饮用具杀菌、消毒,但是,对于一些家用产品,比如像电视机、电脑等之类的,容易在屏幕上沾染许多灰尘和杂质,如果仅仅将臭氧喷在屏幕上时,无法彻底清除,还得另外拿抹布或者鸡毛掸子之类的清理,非常麻烦,费时费力。针对上述问题,现公开号CN102950121.B提出臭氧清洁装置,该臭氧清洁装置使用方便,刷体可沿滑槽滑动,放电室产生的臭氧通过出气支管喷入刷体的通孔内,布满刷体,刷毛在清洁的同时可以进行杀菌,但该臭氧清洁装置在使用时需要用户手动推动刷体,增加了用户的劳动强度,并且刷体刷下的灰尘会在臭氧喷出时的作用力下四处扩散,如果被用户吸入,则可能会引发呼吸道疾病,进而威胁用户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臭氧清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臭氧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室、放电室、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臭氧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室(1)、放电室(11)、与放电室(11)相连的进气管(12)和出气软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室(1)右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盒(4),所述清洁室(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2),两个所述支撑座(2)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丝杆(3),所述丝杆(3)的右端延伸至母齿轮(6)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丝杆(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丝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用于清理灰尘的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由连接块(14)、刷体(9)和通孔(10)组成,所述连接块(14)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刷体(9)相连,所述通孔(1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通孔(10)均开设在刷体(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清洁装置,包括清洁室(1)、放电室(11)、与放电室(11)相连的进气管(12)和出气软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室(1)右侧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盒(4),所述清洁室(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2),两个所述支撑座(2)之间通过轴承设置有丝杆(3),所述丝杆(3)的右端延伸至母齿轮(6)的内部且固定连接有用于带动丝杆(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丝杆(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用于清理灰尘的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由连接块(14)、刷体(9)和通孔(10)组成,所述连接块(14)的底部通过螺栓与刷体(9)相连,所述通孔(1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通孔(10)均开设在刷体(9)上,所述出气软管(13)的数量为三个,所述通孔(10)与放电室(11)之间通过三个出气软管(13)固定连通,所述清洁室(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吸尘机构,所述吸尘机构由两个吸尘罩(16)、一个连通管(17)和一个风机(18)组成,两个所述吸尘罩(16)之间通过连通管(17)固定连通,所述连通管(17)与风机(18)的进气口固定连通,所述风机(18)的出气口固定连通有连接管(19),所述连接管(19)的右端固定连通有集尘机构,所述集尘机构由防护盖(20)、集尘筒(21)和换气管(22)组成,所述防护盖(20)螺纹连接在集尘筒(21)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臭氧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室(1)的顶部开设有滑槽(8),所述刷体(9)的底端穿过滑槽(8)并延伸至清洁室(1)的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林兴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奥臭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