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约进料润滑油调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2129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4: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约进料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罐,釜体罐的顶部设有与油料存储装置连通的进料口,釜体罐的下部设有出料口,釜体罐内设有竖直的旋转搅拌轴,旋转搅拌轴包括外轴筒,外轴筒内设有可伸缩组合轴芯,可伸缩组合轴芯包括上轴段、驱动段、下轴段,上轴段与驱动段的上端形成内外螺纹连接,下轴段与驱动段的下端形成内外螺纹连接,外轴筒的上部铰设有若干上搅拌悬臂,上搅拌悬臂的中部与上支撑臂的一端铰接,上支撑臂的另一端与上轴段侧面铰接,外轴筒的下部与下轴段侧面间设有与上相同的机构,釜体罐内的底部设有旋转搅拌盘,旋转搅拌盘包括旋转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调和釜内设置双极搅拌动力源的方案,具有加工效率高、料匀的特点。

An intensive feeding lubricating oil blending kett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约进料润滑油调和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润滑油调和釜,特别涉及一种集约进料润滑油调和釜,属于润滑油调和釜领域。
技术介绍
润滑油调和釜主要用来完成润滑油制备过程中的调和反应,调和润滑油的制备过程包括按照油品的配方将润滑油基础油组分和添加剂组分按比例、顺序加入调和釜,调和均匀后形成润滑油成品。目前的调和釜的类型大同小异,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搅拌才能实现物料的均匀化调和,而且进料均匀化也无法保证,釜内不同层面间的物料实现均匀调和的时间长,加工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集约进料润滑油调和釜公开了新的方案,采用在调和釜内设置双极搅拌动力源的集约进料方案,解决了现有方案加工效率低,进料不均的问题。本技术集约进料润滑油调和釜包括釜体罐,釜体罐的顶部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多个油料存储装置通过集约进料管系连通,釜体罐的下部设有出料口,釜体罐内设有竖直的旋转搅拌轴,旋转搅拌轴包括外轴筒,外轴筒内设有可伸缩组合轴芯,可伸缩组合轴芯包括上轴段、驱动段、下轴段,上轴段与驱动段的上端形成内外螺纹连接,下轴段与驱动段的下端形成内外螺纹连接,外轴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约进料润滑油调和釜,其特征是包括釜体罐,所述釜体罐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多个油料存储装置通过集约进料管系连通,所述釜体罐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罐内设有竖直的旋转搅拌轴,所述旋转搅拌轴包括外轴筒,所述外轴筒内设有可伸缩组合轴芯,所述可伸缩组合轴芯包括上轴段、驱动段、下轴段,所述上轴段与所述驱动段的上端形成内外螺纹连接,所述下轴段与所述驱动段的下端形成内外螺纹连接,所述外轴筒的上部铰设有若干上搅拌悬臂,所述上搅拌悬臂的中部与上支撑臂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轴段侧面铰接,所述外轴筒的下部铰设有若干下搅拌悬臂,所述下搅拌悬臂的中部与下支撑臂的一端铰接,所述下支撑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约进料润滑油调和釜,其特征是包括釜体罐,所述釜体罐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与多个油料存储装置通过集约进料管系连通,所述釜体罐的下部设有出料口,所述釜体罐内设有竖直的旋转搅拌轴,所述旋转搅拌轴包括外轴筒,所述外轴筒内设有可伸缩组合轴芯,所述可伸缩组合轴芯包括上轴段、驱动段、下轴段,所述上轴段与所述驱动段的上端形成内外螺纹连接,所述下轴段与所述驱动段的下端形成内外螺纹连接,所述外轴筒的上部铰设有若干上搅拌悬臂,所述上搅拌悬臂的中部与上支撑臂的一端铰接,所述上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上轴段侧面铰接,所述外轴筒的下部铰设有若干下搅拌悬臂,所述下搅拌悬臂的中部与下支撑臂的一端铰接,所述下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下轴段侧面铰接,电机驱动所述驱动段旋转,所述驱动段通过螺纹连接驱动所述上轴段伸展通过铰接连接带动所述上支撑臂撑起所述上搅拌悬臂,所述驱动段通过螺纹连接驱动所述下轴段伸展通过铰接连接带动所述下支撑臂撑起所述下搅拌悬臂,所述釜体罐内的底部设有旋转搅拌盘,所述旋转搅拌盘包括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搅拌所述釜体罐内的油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约进料润滑油调和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约进料管系包括进料分管、进料总管,所述油料存储装置通过所述进料分管与所述进料总管连通,所述进料总管与所述进料口连通,所述进料分管上设有流量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派诺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