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变气燃烧机,具体地说是一种将煤炭转变为可燃性气体(瓦斯、煤气),可燃性气体经充分燃烧而产生热能的燃烧机,或者说是一种环保节能型的锅炉配套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大部分煤气发生炉均是在炉体的顶端开设喂料口 ,如专利号为200610047987.8的技术专利,煤炭必须引到一定的高度才能装入加煤机,为了防止煤气从喂料口逃逸,不得不设计成复杂的集料室和计量室两级结构。另一方面,为了避免频繁地开启, 一般的加煤机都是一次性地加入许多煤炭,但往炉内一次性添加过多的煤炭,就不能充分产生燃气,产生的热量也不均匀,造成锅炉忽冷忽热。再者目前大部分炉箅都是铸铁或钢材制作的,由于炉膛的温度极高,很容易熔融和腐蚀,需要频繁地更换。还有,目前大部分炉膛的氧气供应都是用鼓风机直接送到炉箅下,有的甚至从水中吹出将水汽送到炉箅下,这样由于冷空气的吹入而导致的热量大量损失。再有燃气需要加装多股细流来助燃,点火器结构复杂, 一般多使用油料来点燃。最重要的是目前许多类似设备都体量庞大、结构复杂、操作难度大、效率不甚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设计思路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热效率高、操作维护简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变气燃烧机,它包括炉体、喂煤装置、煤炭定量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燃烧器(4-1)、点火器(6),其特征在于:炉体一侧的上部接续与炉膛(7)相通的煤炭输送管道(2-2),炉体的另一侧的上部接续与炉膛(7)相通的燃气引出管(4-2);炉体的顶部开设检修口(1-3);炉体的中部开设点火/检修口(1-2);炉体内炉膛(7)的上部装设煤炭定量供给装置,该装置的下方对应的位置装设分布器(3-4);炉体下部固设炉箅管(1-4);炉体的底部与灰槽(1-1)固为一体;送风管(5-5)穿过炉体装设于炉箅管(1-4)之下由炉体和灰槽(1-1)内的水所形成的封闭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喆,李庆五,
申请(专利权)人:李炳喆,李庆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