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072 阅读:5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包括链条锅炉、风机,在前炉拱与后炉拱组成的喉口处分别设有一个主风管,所述的两个主风管分别设有支风管,该支管通向炉膛,在喉口上方的炉拱与侧墙处均设有风喷管,所述的炉拱上的风喷管与侧壁上的风喷管等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流体的流动特性及链条炉炉膛内的传热特性,促进炉膛内的烟气体混合,减少可燃气体和碳黑的排放,减少飞灰含碳量,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能源及热能动力工程等领域,特别涉及链条锅炉燃烧复合 二次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链条锅炉是常用的一种层燃方式,其特征是块煤从煤斗中落到炉排 上;空气从炉排下的风室向上流出,与挥发分的析出方向相同,平行流动;前 炉拱的作用是促进新煤的引燃,后炉拱的作用是促进煤的燃尽;煤层在链条炉 排上从左至右依次经过水分析出、挥发分析出、挥发分燃烧、焦炭燃烧和燃尽 几个过程。炉膛烟气中可燃气体和碳黑的含量高,飞灰含碳量高,氮氧化物浓 度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挥发分与来自风室的一次风程度混合有限,限制了可燃物的燃尽;同时,空气中的氮气和燃料氮与氧气反应,在高温和富氧条件下形 成氮氧化物。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复合二次风方案, 是常规二次风的一种升级;常规二次风是单纯从加强烟气混合出发的,并且设 置喷口不合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节 能环保的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 风装置,包括链条锅炉、风机,其特征在于,在前炉拱与后炉拱组成的喉口处 分别设有一个主风管,所述的两个主风管分别设有支风管,该支管通向炉膛, 在喉口上方的炉拱与侧墙处均设有风喷管,所述的炉拱上的风喷管与侧壁上的 风喷管等高。所述的支风管设有三个。所述的风喷管设有两个。所述的风喷管呈45度角通向炉膛。 所述的主风管、风喷管均与风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合流体的流动特性及链条炉炉膛内的传热 特性,促进炉膛内的烟气体混合,减少可燃气体和碳黑的排放,减少飞灰含碳 量,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在前炉拱与后炉 拱组成的喉口处分别设置一个主风管7,在每一个主风管7处分别设置三个支 管9,两两对冲,促进烟气的混合,有利于可燃物的燃尽;在喉口上部位置的 炉拱和侧墙上分别设置风喷管5、风喷管6,呈45度布置,从该风喷管5和6 射出的二次风在炉膛内形成一个假象的圆,与一次风风量合理配合,减少氮氧 化物的排放。本技术结合流体的流动特性及链条炉炉膛内的传热特性,促 进炉膛内的烟气体混合,减少可燃气体和碳黑的排放,减少飞灰含碳量,减少 氮氧化物的排放,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在前拱4和后拱8处设置二次风。煤层3 在链条炉排2上从左至右依次经过水分析出、挥发分析出、挥发分燃烧、焦炭 燃烧和燃尽几个过程。在前后炉拱组成的喉口处分别设置一个主风管7,在每 一个主风管处设置三个支管9,两两对冲;在喉口上部位置的炉拱和侧墙上分 别设置两个风喷管,呈45度布置。本技术结合流体的流动特性和炉膛中的传热特性,借鉴炉拱设计原理 和常规二次风的安装方法,在前后炉拱上分别安装两层二次风喷嘴,在侧墙上 安装一层二次风喷嘴,与炉拱上的上层喷嘴标高相同。在前后炉拱组成的喉口附近,在前后炉拱上,分别设置二次风的底层喷管 系统,该系统有主管和支管组成。来自风机的空气从左右侧墙处分别从底层二次风的主管进入前后炉拱内,在炉拱内进行流量分配,分配到三组支管内,空 气从支管喷射到炉膛内,沿支管喷出的二次风两两对冲,改变了该区域的流场, 使垂直向上的烟气混合程度加强,有利于该区域的烟气混合。在炉拱上设置上层二次风喷管,与左右侧墙上的二次风喷管标高相同,分别沿法线方向的45度偏转进入炉膛,在炉膛内形成一个假想的圆,该部位喷 入的空气主要目的是与一次风按比例配比,破坏氮氧化物的生成条件,减少氮 氧化物的生成和排放。这样,来自风室的一次风穿过炉排、煤层进入炉膛内,与从煤层析出的挥 发分平行,依靠前后炉拱的作用混合,促进新煤的点燃和煤的燃尽;仍然有局 部的富氧区和富燃料区,混合程度有限,在炉拱喉口处设置的底层二次风两两 对冲,并且与烟气流动的方向垂直,有效地加强了烟气的混合,减少可燃气体 和碳黑的排放,减少了飞灰含碳量。炉拱上层二次风的设置,目的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其基本设想是希望 避开温度过高和过剩空气系数在氮氧化物生成区域均处于较高水平的状况,从 而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量。在主燃区的上部设置二次风喷口,使得部分二次风 通过此喷口喷入炉膛内。技术原理是为将燃烧用的空气分两阶段送入,首先将 总空气量按一定比例从主燃区炉排下的风室送入炉膛,使燃烧在主燃区处于缺 氧状态,从而降低燃烧温度,生成一氧化碳;而且燃料中的挥发分氮分解生成 大量的HN、 HCN、 NH3及NH2等,它们或相互复合生成N2或与已生成的氮 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因而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然后,将部分二次风从上 部二次风喷口送入以使燃料进入空气过剩区域而燃尽,在该区域由于火焰温度 较低,所以也不会生成大量的氮氧化物,因而总的氮氧化物生成量和排放量下 降。权利要求1. 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包括链条锅炉、风机,其特征在于,在前炉拱与后炉拱组成的喉口处分别设有一个主风管,所述的两个主风管分别设有支风管,该支管通向炉膛,在喉口上方的炉拱与侧墙处均设有风喷管,所述的炉拱上的风喷管与侧壁上的风喷管等高。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支风管设有三个。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风喷管设有两个。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风喷管呈45度角通向炉膛。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主风管、风喷管均与风机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包括链条锅炉、风机,在前炉拱与后炉拱组成的喉口处分别设有一个主风管,所述的两个主风管分别设有支风管,该支管通向炉膛,在喉口上方的炉拱与侧墙处均设有风喷管,所述的炉拱上的风喷管与侧壁上的风喷管等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合流体的流动特性及链条炉炉膛内的传热特性,促进炉膛内的烟气体混合,减少可燃气体和碳黑的排放,减少飞灰含碳量,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文档编号F23L9/02GK201237236SQ20082005985公开日2009年5月13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08年6月17日专利技术者王清成, 郝荃新 申请人:上海智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链条锅炉燃烧复合二次风装置,包括链条锅炉、风机,其特征在于,在前炉拱与后炉拱组成的喉口处分别设有一个主风管,所述的两个主风管分别设有支风管,该支管通向炉膛,在喉口上方的炉拱与侧墙处均设有风喷管,所述的炉拱上的风喷管与侧壁上的风喷管等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成郝荃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智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