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2043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属于取暖装置技术领域。该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包括主要由内部具有贯通型腔的受热体,均匀构造于受热体外部圆周方向的电磁加热圈,固定于电磁加热圈外部的胶泥层和/或保温层组成的加热组合,以及对所述加热组合体两端进行密封的封盖I和封盖II。电磁加热圈设有至少两个与外部供电装置连接的接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磁加热装置在电磁加热圈的外部设置保温层,能够有效地避免电磁加热圈的热量大量向外部辐射,从而能够大大节约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该装置的使用至少能够在原来转化率的基础上提高3%~5%,可有效节约电能,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An energy saving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device for boi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属于取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传统通过燃烧秸秆、木材、煤炭等生物质能源产热的锅炉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通过电磁加热进行取暖的加热设备不断涌现,其中利用电磁加热原理的电磁加热锅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目前,电磁加热锅炉的主要结构是使用由多股铜线制备而成的感应线圈,并将该感应线圈缠绕在加热体的外部,线圈的内部是加热体。在线圈与加热体之间采用保温棉进行内部保温和感应隔离。例如,现有专利CN207849725U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锅炉,该电磁加热锅炉主要由内凹型炉体、封头、两组电磁线圈、两个电磁加热控制器、保温层以及防辐射壳体等部件组成。其中,两组电磁线圈分别缠绕在凹槽的两侧保温层外侧。虽然,在保温层外侧还包裹有一个防辐射壳,使得电磁线圈得到了隔离,增强了锅炉的安全性。但是,由于线圈外部没有设置保温层,其热量仍然能够通过防辐射外壳向炉体外部辐射,从而造成了一定热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电磁加热锅炉存在的电磁线圈向锅炉炉体外侧辐射散失热量导致的电磁加热锅炉热能利用率偏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包括主要由内部具有贯通型腔的受热体3,均匀构造于受热体3外部圆周方向的电磁加热圈2,固定于电磁加热圈2外部的胶泥层7和/或保温层4组成的加热组合,以及对所述加热组合两端进行密封的封盖I1和封盖II5;所述电磁加热圈2设有至少两个与外部供电装置连接的接头。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圈2为具有一定宽度的紫铜板,所述紫铜板呈螺旋状缠绕于受热体3的外部圆周。更优选地,在所述受热体3的外部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不少于3个平行于受热体轴向的支架6;所述电磁加热圈2通过支架6固定于受热体3的外周。更优选地,所述紫铜板的宽度为5mm~50mm。优选地,所述受热体3为空心铁管。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设于保温层4外侧通过接头与电磁加热圈2连接的电磁加热控制器。更优选地,所述电磁加热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电磁加热控制器连接的电源。优选地,在所述电磁加热圈2的外部圆周侧面通过胶泥层7与保温层4固定连接。更优选地,所述保温层4的厚度大于所述胶泥层7的厚度。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获得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电磁加热装置在电磁加热圈的外部设置保温层,能够有效地避免电磁加热圈的热量大量向外部辐射,从而能够大大节约热能,提高热能的利用率。该装置的使用至少能够在原来转化率的基础上提高3%~5%,可有效节约电能,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时,该电磁加热圈摒弃了传统的由多股铜制导线组成的加热线圈结构,采用了具有一定宽度的紫铜板作为电磁加热圈的加热结构,一方面能够增加电能转换为热能后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也增加电磁加热圈与其外部的胶泥层的接触固定面积,使二者的连接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中电磁加热装置沿轴线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中电磁加热装置去掉封盖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1,封盖I;2,电磁加热圈;3,受热体;4,保温层;5,封盖II;6,支架;7,胶泥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本技术不受实施例的限制。以下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方法、仪器等,未经特殊说明,均为本领域常规材料、试剂、方法、仪器。本领域技术技术人员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获得。图1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中电磁加热装置沿轴线的纵向剖视图。从图1可知,该电磁加热装置由位于顶部的封盖I1,位于底部的封盖II5,以及位于封盖I1和封盖II5之间由里向外依次设置的受热体3、电磁加热圈2、以及保温层4。电磁加热圈2为宽度为5mm宽的紫铜板呈螺旋状缠绕于受热体3的外部圆周。保温层4固定于电磁加热圈2的外部,以便于阻挡电磁加热圈2向外部辐射热量。图2为本技术一种优选方案中电磁加热装置去掉封盖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从图2可知,在该优选实施方式中,圆柱形金属材质的受热体3的外周上均匀固定有4个支架6。在支架6的外部缠绕固定有宽度为50mm的紫铜板电磁加热圈2。为增加电磁加热圈2与保温层4的连接稳定性,在二者之间设有厚度小于保温层4的胶泥层7。同时,电磁加热圈2的两个引出接头与电磁加热控制器连接,电磁加热控制器与电源连接,从而更好地对加热装置进行控制。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中,在电磁加热线圈的外部圆周固定有保温层,能够有效地减少热量的散失。同时,采用具有一定宽度的紫铜板条替换传统的多股铜导线作为电加热受体,增大了受热面积,一方面有利于电能转换为热能后向受热体进行热能输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大与胶泥层的固定,使连接更加稳定。上述实施方式中所用得到的电磁加热控制器、电源等装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工况要求进行自主选择。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的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各种改动和修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要由内部具有贯通型腔的受热体(3),均匀构造于受热体(3)外部圆周方向的电磁加热圈(2),固定于电磁加热圈(2)外部的胶泥层(7)和/或保温层(4)组成的加热组合,以及对所述加热组合两端进行密封的封盖I(1)和封盖II(5);所述电磁加热圈(2)设有至少两个与外部供电装置连接的接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要由内部具有贯通型腔的受热体(3),均匀构造于受热体(3)外部圆周方向的电磁加热圈(2),固定于电磁加热圈(2)外部的胶泥层(7)和/或保温层(4)组成的加热组合,以及对所述加热组合两端进行密封的封盖I(1)和封盖II(5);所述电磁加热圈(2)设有至少两个与外部供电装置连接的接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加热圈(2)为具有一定宽度的紫铜板,所述紫铜板呈螺旋状缠绕于受热体(3)的外部圆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锅炉的节能型电磁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受热体(3)的外部圆周方向均匀设有不少于3个平行于受热体轴向的支架(6);所述电磁加热圈(2)通过支架(6)固定于受热体(3)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响孙绍映殷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天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