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广播信息接收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948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广播信息接收终端,包括应急广播单元、控制电路和继电器;应急广播单元分别与控制电路和继电器连接,控制电路与继电器相连;应急广播单元包括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以及与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连接的应急广播收音模块;应急广播收音模块内置应急广播接收解调电路,应急广播接收解调电路中的C13、L102、C33组成应急广播收音选频电路;应急广播主控芯片与控制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端信号连接,第一三极管Q1与第二三极管Q2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与第二三极管Q2连接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连接。

An emergency broadcasting information receiving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广播信息接收终端
本技术属于应急广播信息的
,具体涉及一种应急广播信息接收终端。
技术介绍
随着《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技术标准的发布和近年来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日趋完善,当突发公共事件时,应急信息是否能及时发布、及时响应、全域覆盖也越来越受到国家与民众的关注。公共广播体系的全域建设,及时传达政令、发布信息、引导舆论、稳定人心、协助救灾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对提升我国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现有应急广播接收终端相应速度慢,对信息的相应并不及时,且接收的应急信息存在一定的干扰分量,造成信息接收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应急广播信息接收终端,以解决或改善上述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急广播信息接收终端,其包括应急广播单元、控制电路和继电器;应急广播单元分别与控制电路和继电器连接,控制电路与继电器相连;应急广播单元包括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以及与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连接的应急广播收音模块;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的电源输出和音频输出分别与继电器的两组常开触点连接;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中的电容C103、C104是Y2晶体所需的振荡电容,C102、C106是旁路电容,电阻R122、R142是应急广播主控芯片与应急广播收音模块之间通信的匹配阻抗电阻;应急广播收音模块内置应急广播接收解调电路,应急广播接收解调电路中的C13、L102、C33组成应急广播收音选频电路,电容C13为高压电容,D5为防高压二极管,C157、C158为电源滤波电容;电容C5、C6、R7、R9、R8、电容C130组成的电路将解调出的音频合路后送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应急广播主控芯片与控制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端信号连接,第一三极管Q1与第二三极管Q2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与第二三极管Q2连接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连接。优选地,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的IO口19脚与控制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端信号连接。优选地,继电器为3V供电2组常开常闭继电器。优选地,还包括功放电路,所述功放电路的输入电源与音频分别接在继电器的两个中心触点上。本技术提供的应急广播信息接收终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应急广播单元、控制电路和继电器,实现对应急广播接收模块所解调出的数据信息及时处理分发,达到应急广播信息及时响应,且可抑制87-108MHz频带外的干扰分量,提高87-108MHz频带内使用频率的接收效果,可有效地解决现有应急广播接收终端相应速度慢和信息接收效果不佳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终端的电路原理框图。图2为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图3为应急广播接收解调电路。图4为控制电路。图5为功放电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
的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但应该清楚,本技术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技术构思的技术创造均在保护之列。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参考图1,本方案的应急广播信息接收终端,包括应急广播单元、控制电路和继电器;应急广播单元分别与控制电路和继电器连接,控制电路与继电器相连。应急广播单元包括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以及与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连接的应急广播收音模块。参考图2,其中,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中U3是应急广播主控芯片,主要是对应急广播接收模块所解调出的数据信息及时处理分发,达到应急广播信息及时响应。Y2晶体是主控芯片所需的基准振荡频率,电容C103、C104是Y2晶体所需的振荡电容,C102、C106是旁路电容,起退藕作用。电阻R101给主控芯片4脚通过一个高电平,开关K-1是设备调试时,复位应用;电阻R122、R142是主控芯片与应急广播接收模块之间通信的匹配阻抗电阻;电阻R106、R102、R103、R104、R105是主控芯片与控制电路、应急广播接收模块之间的匹配阻抗电阻,也起隔离作用。参考图3,应急广播收音模块内置应急广播接收解调电路,应急广播接收解调电路中U4是应急广播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应急广播信息。C13、L102、C33组成了应急广播收音选频电路,抑制87-108MHz频带外的干扰分量,提高87-108MHz频带内使用频率的接收效果。电容C13是高压电容,D5是防高压二极管,目的是减小接收模块遇高压或雷击时的损坏;电阻R216、R272、R11是中断(INT)、时钟(SCL)、数据(SDA)的上拉电阻;R376、R377是时钟、数据通信的匹配阻抗电阻。Y3晶体是接收模块所需的基准振荡频率,电阻R12起晶体振荡频率限幅作用,电容C14是将晶体振荡频率耦合到接收模块;电容C157、C158是电源滤波作用;电容C5、C6、R7、R9、R8、电容C130所组成的电路是将模块解调出的音频合路后送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控制电路,在没有应急广播情况下,控制电路如图4,应急广播主控芯片控制2的IO口19脚输出的是高电平。由于第一三极管Q1基级为高电平,第二三极管Q2基级为低电平,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为高电平,继电器线圈接线两端无电压差,继电器不工作,继电器平时处于常闭状态。由于继电器平时处于常闭状态,继电器常闭触点(3、6脚)和中间触点(4、7脚)一致保持联通状态,此时日常广播的电源和输出音频也与音频功放连接在一起。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当接收的应急广播信号时,应急广播主控芯片19脚输出低电平,经过电阻R1到第一三极管Q1基级,第一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第二三极管Q2基级为高电平,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为低电平,继电器线圈接线两端有电压差,继电器工作,由常闭切换到常开,此时继电器常开触点(5、8脚)和中间触点(4、7脚)联通,应急广播的电源和输出音频也与音频功放连通,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的14脚输出的是高电平去开启音频功放,完成应急信息播放。由于是应急广播信息是公共文化资源,输出声音大小是按设备标称功率设计,用户不能调节,电源不能关断,目的是实现应急广播信息资源人人共享,快速响应。参考图5,还包括功放电路,功放电路中U2是终端的音频功放模块,模块12、15脚输出接喇叭(4Ω),输出功率3W,用于实现应急广播的播放。电容C1、C2、C3、C4、C8、C9、C10、C11是模块的电源滤波分量抑制电容;C7是电压自举电容,电容C6、R29组成负反馈电路,抑制音频干扰分量,电容C5、R28组成音频输入耦合限幅作用。本技术通过应急广播单元、控制电路和继电器,实现对应急广播接收模块所解调出的数据信息及时处理分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广播信息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广播单元、控制电路和继电器;所述应急广播单元分别与控制电路和继电器连接,控制电路与继电器相连;/n所述应急广播单元包括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以及与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连接的应急广播收音模块;所述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的电源输出和音频输出分别与继电器的两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中的电容C103、C104是Y2晶体所需的振荡电容,C102、C106是旁路电容,电阻R122、R142是应急广播主控芯片与应急广播收音模块之间通信的匹配阻抗电阻;/n所述应急广播收音模块内置应急广播接收解调电路,所述应急广播接收解调电路中的C13、L102、C33组成应急广播收音选频电路,电容C13为高压电容,D5为防高压二极管,C157、C158为电源滤波电容;电容C5、C6、R7、R9、R8、电容C130组成的电路将解调出的音频合路后送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n所述应急广播主控芯片与控制电路中的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端信号连接,第一三极管Q1与第二三极管Q2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与第二三极管Q2连接的集电极分别与继电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广播信息接收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广播单元、控制电路和继电器;所述应急广播单元分别与控制电路和继电器连接,控制电路与继电器相连;
所述应急广播单元包括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以及与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连接的应急广播收音模块;所述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的电源输出和音频输出分别与继电器的两组常开触点连接;所述应急广播主控芯片电路中的电容C103、C104是Y2晶体所需的振荡电容,C102、C106是旁路电容,电阻R122、R142是应急广播主控芯片与应急广播收音模块之间通信的匹配阻抗电阻;
所述应急广播收音模块内置应急广播接收解调电路,所述应急广播接收解调电路中的C13、L102、C33组成应急广播收音选频电路,电容C13为高压电容,D5为防高压二极管,C157、C158为电源滤波电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才林刘海章黄大池朱静宁肖斌黄河杜限赵开宇黄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广播电视科研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