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915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和支架,光伏电池板由至少两个小块光伏电池板(1)组成;所述小块光伏电池板(1)的背光侧设置有光照角度调节装置(3);所述光照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保护外壳,保护外壳内设有螺旋伞齿轮I(4)、螺旋伞齿轮II(5)、螺旋伞齿轮III(7)、螺旋伞齿轮IV(8)和传动轴(6);传动轴(6)通过固定支撑杆(9)水平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光伏并网发电装置,设计了新的光照角度调节装置,进行光照角度调节;同时实现光伏电池板的独立控制和分块控制,达到最优的光伏转换效率,并且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

A photovoltaic grid connected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伏设备,特别是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的利用是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内容,要想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就要确保光伏发电装置的电池板能够正对着太阳光,现有的小面积太阳能电池板,一般都是固定在空间较小、屋顶、楼顶或斜坡面等受场地限制的地方,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安装在某一方向上,导致太阳能电池板利用效果大大降低。而目前现有的可自动调节受照面的太阳能电池板,因调解复杂,转动装置设备过大,整块转动使整块光伏电池板两端受光照不均匀,影响光伏发电转换效率;不宜安装在空间较小、屋顶、楼顶或斜坡面等受场地限制的地方,并且不宜架设,存在安全隐患、成本较高和维护费用较大等问题,为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能够彻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在光伏电池板分成的若干小块电池板后分别安装调节装置,通过对小块电池板的控制,能够精确和灵活的调节电池板角度,达到最大的光照面积,提高发电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和支架,光伏电池板由至少两个小块光伏电池板组成;所述小块光伏电池板的背光侧设置有光照角度调节装置;所述光照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保护外壳,保护外壳内设有螺旋伞齿轮I、螺旋伞齿轮II、螺旋伞齿轮III、螺旋伞齿轮IV和传动轴;所述螺旋伞齿轮I与螺旋伞齿轮II啮合,螺旋伞齿轮II与螺旋伞齿轮III通过传动轴连接,螺旋伞齿轮III与螺旋伞齿轮IV啮合,传动轴通过固定支撑杆水平固定。优选的,所述小块光伏电池板的背光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池板固定结构;所述电池板固定结构焊接在螺旋伞齿轮I上,采用螺丝固定可以方便运维。所述螺旋伞齿轮I焊接在电池板固定结构,焊接后螺旋伞齿轮I和电池板固定结构连接更紧密,螺旋伞齿轮I转动时带动电池板固定结构,提高精确度。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撑杆上开有圆孔,圆孔中有传动轴穿过,传动轴在圆孔内可以轴心转动,不可移动位置。优选的,所述保护外壳内还设置有电动机和控制装置,电动机通过导线连接控制装置,将光照角度调节装置、电动机和控制装置安装于一个保护外壳内,便于对内部结构的保护,保护外壳上设有可以上锁的窗口,便于打开对设备进行人为调控,避免雨水侵蚀。优选的,所述电动机连接小块光伏电池板。光伏电池板为电动机提供电能。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内设置有时间继电器,通过设定的时间控制电机工作。优选的,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轴上设有键槽,键槽上安装有电动机齿轮,电动机齿轮与螺旋伞齿轮IV啮合;所述电动机的电动机轴上有键槽,并通过键槽安装有电动机齿轮,通过电动机做功,带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光照角度调节装置工作。优选的,所述光伏电池板包括至少一个电池板区,电池板区包括若干个小块光伏电池板,小块光伏电池板的光照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同一个电动机上,通过一个电动机带动电池板区内的小块光伏电池板转动。优选的,所述电池板区内小块光伏电池板的电动机连接同一个控制装置。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光伏电池板由至少两个小块光伏电池板组成,所述小块光伏电池板背光侧设置有光照角度调节装置,所诉光伏电池板大小可以由组成其小块光伏电池板数量决定,可通过控制装置单独控制每个小块光伏电池板转动角度,避免了整块光伏电池板通过一个转动装置整体转动在整块光伏电池板两端受照强度不一样,从而提高了光伏转换效率。(2)现有调节装置,采用设备大,所用材料多,不宜安装在孔教较小、屋顶、楼顶或斜坡等不宜架设区域,而本申请的光伏并网发电装置,采用的材料结构简单、用材轻、成本低,解决了现有技术设备过大、不宜架设、具有安全隐患和成本较高的问题。(3)本技术的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利用时间继电器控制电机开关每30分钟通电一次,电机转动一周使光伏电池板产生1°的倾斜,实现光伏电池板的光照角度的调节,在节约能耗以及成本的情况下,使光伏电池板垂直面向太阳,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同时,该光伏并网发电装置耗材使用螺丝或齿轮啮合固定,在提高了发电的效率的同时为日后运维降低难度和成本,降低了设备成本,克服了现有技术造价高的缺点。(4)本技术设计了新的光照角度调节装置,采用的螺旋伞齿轮I与螺旋伞齿轮II啮合,皆为螺旋伞结构,其上的螺纹为斜的,螺旋伞齿轮II在传动轴的作用下在水平面上旋转,螺旋伞齿轮I在螺旋伞齿轮II的作用下,在竖直面上旋转,从而带动电池板的旋转;上述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实现光照角度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小块光伏电池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光照角度调节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小块光伏电池板、2电池板固定结构、3光照角度调节装置、4螺旋伞齿轮I、5螺旋伞齿轮II、6传动轴、7螺旋伞齿轮III、8螺旋伞齿轮IV、9固定支撑杆、10电动机齿轮、11电动机和控制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包括光伏电池板和支架,光伏电池板由至少两个小块光伏电池板1组成,小块光伏电池板1背光侧开设有带有螺纹的通孔,电池板固定结构2与小块光伏电池板1背光侧开孔处开设有相同规格的螺纹通孔,小块光伏电池板1通过螺丝固定在电池板固定结构2上;所述小块光伏电池板1的背光侧设置有光照角度调节装置3;所述光照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保护外壳,保护外壳内设有螺旋伞齿轮I、螺旋伞齿轮II、螺旋伞齿轮III、螺旋伞齿轮IV和传动轴6;螺旋伞齿轮I与螺旋伞齿轮II啮合,螺旋伞齿轮II与螺旋伞齿轮III通过传动轴6连接,螺旋伞齿轮III与螺旋伞齿轮IV啮合,传动轴6通过固定支撑杆9水平固定,固定支撑杆9上开设有圆孔,可将传动轴6穿入其中使得传动轴6可围绕轴心转动,但不能发生位置上的移动,限制传动轴的移动范围;固定支撑杆9焊接固定在支架上,螺旋伞齿轮I焊接在电池板固定结构2上,使螺旋伞齿轮I转动时能带动电池板转动,螺旋伞齿轮IV与电动机齿轮10啮合,电动机齿轮10通过键槽固定在电动机轴上,通过电动机和光照角度调节装置将小块光伏电池板进行微调对准阳光照射方向,尽可能保证光线与太阳能电池板时刻垂直,将太阳能的利用率发挥到最大,耗材选用螺丝或啮合方式固定,方便更换检修。保护外壳的内部还设置有光照角度调节装置3、电动机和控制装置11,小块光伏电池板1通过导线连接电动机,将一小部分电量提供给电动机工作,控制装置内包含时间继电器,控制装置通过导线与电动机连接,控制电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板和支架,光伏电池板由至少两个小块光伏电池板(1)组成;所述小块光伏电池板(1)的背光侧设置有光照角度调节装置(3);所述光照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保护外壳,保护外壳内设有螺旋伞齿轮I(4)、螺旋伞齿轮II(5)、螺旋伞齿轮III(7)、螺旋伞齿轮IV(8)和传动轴(6);所述螺旋伞齿轮I(4)与螺旋伞齿轮II(5)啮合,螺旋伞齿轮II(5)与螺旋伞齿轮III(7)通过传动轴(6)连接,螺旋伞齿轮III(7)与螺旋伞齿轮IV(8)啮合,传动轴(6)通过固定支撑杆(9)水平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电池板和支架,光伏电池板由至少两个小块光伏电池板(1)组成;所述小块光伏电池板(1)的背光侧设置有光照角度调节装置(3);所述光照角度调节装置(3)包括保护外壳,保护外壳内设有螺旋伞齿轮I(4)、螺旋伞齿轮II(5)、螺旋伞齿轮III(7)、螺旋伞齿轮IV(8)和传动轴(6);所述螺旋伞齿轮I(4)与螺旋伞齿轮II(5)啮合,螺旋伞齿轮II(5)与螺旋伞齿轮III(7)通过传动轴(6)连接,螺旋伞齿轮III(7)与螺旋伞齿轮IV(8)啮合,传动轴(6)通过固定支撑杆(9)水平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块光伏电池板(1)的背光侧通过螺钉固定有电池板固定结构(2);所述电池板固定结构(2)焊接在螺旋伞齿轮I(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并网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杆(9)上开有圆孔,圆孔中有传动轴(6)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伏并网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家金白茹月
申请(专利权)人:玉溪健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