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847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器具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包括罩体和用于对罩体的腔体空间进行湿化的湿化组件;所述湿化组件设置在罩体上;所述罩体呈半球形或半椭球形,所述湿化组件绕设在靠近罩体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罩体包括骨架结构和罩面,所述骨架结构呈半球形或半椭球形,所述罩面沿着骨架结构的弧面罩设且固定在骨架结构上;所述湿化组件设置在骨架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护罩结构简单,保护了切口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保证了呼吸空气的湿度,减少甚至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A protective cover for tracheotomy cannu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
本技术属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器具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
技术介绍
气管切开术是一种抢救危重病人的急救手术,是切开颈段气管前壁、使病人可以经过新建立的通道进行呼吸的一种手术,主要应用于抢救喉阻塞病人。气管切开是重症病人经常需要实施的手术,特别是在神经外科、耳鼻喉科和胸科病人中更为常见。气管切开后绝大部分病人需要吸入氧气,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气管切开后,安插入气管切开套管并固定,将提供氧气的细管放入气管切开套管内,然后在颈部(或胸部)用胶布或缠绕带固定气管切开套管的固定架,或者固定在气管切开套管的外露部分。但在临床实施中,病人使用气管切开套管后,存在以下困扰:1、气管切开套管固定后,其切口暴露在外,易收到外部环境影响;尤其患者转入普通病房后,切口易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漂浮物、飞沫等感染。2、人工气道形成后,吸入的空气绕开了具有温暖和湿润功能的额窦和上呼吸道,直接从下呼吸道本身吸收水分而导致呼吸道水分和热量丢失增加,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纤毛运动能力下降,分泌物排出障碍,加重呼吸道阻塞,影响气体交换,易造成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其结构简单,保护了切口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保证了呼吸空气的湿度,减少甚至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包括罩体和用于对罩体的腔体空间进行湿化的湿化组件;所述湿化组件设置在罩体上;所述罩体呈半球形或半椭球形,所述湿化组件绕设在靠近罩体的中间位置处。优选的,所述罩体包括骨架结构和罩面,所述骨架结构呈半球形或半椭球形,所述罩面沿着骨架结构的弧面罩设且固定在骨架结构上;所述湿化组件设置在骨架结构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骨架结构包括底部支撑条、径向支撑条、环形支撑条;所述底部支撑条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径向支撑条呈弧形状;所述径向支撑条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底部支撑条上,所述环形支撑条与径向支撑条固定连接;所述罩面罩设在径向支撑条和环形支撑条上,且罩面固定在底部支撑条上,所述湿化组件固定在径向支撑条上。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径向支撑条设置为多个,多个径向支撑条均匀设置在底部支撑条上,且多个径向支撑条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支撑条与多个径向支撑条均固定连接,且环形支撑条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底部支撑条所在的平面。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环形支撑条设置在靠近径向支撑条顶部的位置处,所述湿化组件设置在底部支撑条与环形支撑条的中间位置处。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湿化组件包括接头、引管和喷管;所述喷管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引管的一端插设在喷管内,所述接头固定在引管的另一端;所述喷管固定在径向支撑条上,且喷管在靠内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多个微孔。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喷管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底部支撑条所在的平面,且引管和接头贯穿罩面设置在罩面的外围。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条在其上方和下方均分别设有一个沿着罩面方向向内弯折的凹槽;所述底部支撑条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拉耳,两个所述拉耳上均设有一个固定条。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条的横截面设置为带有开口的空心结构,且所述开口的方向朝向罩面所在的方向;所述罩面的中间位置罩设在径向支撑条、环形支撑条和喷管上,罩面靠近外围的部分通过开口卡设在底部支撑条的腔体内,且开口外设有设定宽度的罩面的折边。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部支撑条采用硅胶材料;所述固定条采用布条或者松紧带的条状物;所述罩面采用医用纱布;所述接头采用与医用注射器出口对应的接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防护罩的罩体包括骨架结构和罩面,所述骨架结构包括底部支撑条、径向支撑条、环形支撑条,所述径向支撑条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底部支撑条上,所述环形支撑条与径向支撑条固定连接;所述罩面罩设在径向支撑条和环形支撑条上,且罩面固定在底部支撑条上;所述底部支撑条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拉耳,两个所述拉耳上均设有一个固定条。当做过气管切开手术的病人佩戴有气管切开套管时,通过固定条将本技术的防护罩罩设在气管切开套管上、佩戴在脖子上,防护罩有效的阻挡了空气中的灰尘、漂浮物、飞沫等易对伤口感染的感染物,保护了切口不易受外部环境影响。2)本技术的防护罩上还设有湿化组件,所述湿化组件包括接头、引管和喷管,所述引管的一端插设在喷管内,所述接头固定在引管的另一端;所述喷管固定在径向支撑条上,且喷管在靠内的位置处均匀设置有多个微孔。当需要对罩体的腔体空间进行湿化时,使用注有湿化液(如0.45%生理盐水、1.25%NaHCO3溶液或蒸馏水)的医用注射器插接在接头上(或接微量泵自动泵入),然后挤压注射器,湿化液就会从微孔中喷洒出,进而对气管切开套管所处的外围空间进行了湿化,使得对由气管切开套管处吸入的空气湿度得到了保障,减少了下呼吸道本身的水分流失和热量丢失,减少甚至避免了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3)本技术的防护罩的底部支撑条在其上方和下方均分别设有一个沿着罩面方向向内弯折的凹槽,同时底部支撑条采用了硅胶材料;使得底部支撑条具备了一定的延伸性,可在拉力作用下,改变其形状,以便更好的贴合患者颈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防护罩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湿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部支撑条与罩面的连接示意图。附图标记:1-罩体,2-湿化组件,11-骨架结构,12-罩面,21-接头,22-引管,23-喷管,111-底部支撑条,112-径向支撑条,113-环形支撑条,114-凹槽,115-拉耳,116-固定条,117-开口,121-折边,231-微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包括罩体1和用于对罩体1的腔体空间进行湿化的湿化组件2;所述湿化组件2设置在罩体1上;所述罩体1呈半球形或半椭球形,所述湿化组件2绕设在靠近罩体1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罩体1包括骨架结构11和罩面12,所述骨架结构11呈半球形或半椭球形,所述罩面12沿着骨架结构11的弧面罩设且固定在骨架结构11上;所述湿化组件2设置在骨架结构11上。所述骨架结构11包括底部支撑条111、径向支撑条112、环形支撑条113;所述底部支撑条111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径向支撑条112呈弧形状;所述径向支撑条112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底部支撑条111上,所述环形支撑条113与径向支撑条112固定连接;所述罩面12罩设在径向支撑条112和环形支撑条113上,且罩面12固定在底部支撑条111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和用于对罩体(1)的腔体空间进行湿化的湿化组件(2);所述湿化组件(2)设置在罩体(1)上;所述罩体(1)呈半球形或半椭球形,所述湿化组件(2)绕设在靠近罩体(1)的中间位置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和用于对罩体(1)的腔体空间进行湿化的湿化组件(2);所述湿化组件(2)设置在罩体(1)上;所述罩体(1)呈半球形或半椭球形,所述湿化组件(2)绕设在靠近罩体(1)的中间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包括骨架结构(11)和罩面(12),所述骨架结构(11)呈半球形或半椭球形,所述罩面(12)沿着骨架结构(11)的弧面罩设且固定在骨架结构(11)上;所述湿化组件(2)设置在骨架结构(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结构(11)包括底部支撑条(111)、径向支撑条(112)、环形支撑条(113);所述底部支撑条(111)呈圆形或椭圆形,所述径向支撑条(112)呈弧形状;所述径向支撑条(112)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底部支撑条(111)上,所述环形支撑条(113)与径向支撑条(112)固定连接;所述罩面(12)罩设在径向支撑条(112)和环形支撑条(113)上,且罩面(12)固定在底部支撑条(111)上,所述湿化组件(2)固定在径向支撑条(1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支撑条(112)设置为多个,多个径向支撑条(112)均匀设置在底部支撑条(111)上,且多个径向支撑条(112)的顶部均固定连接;所述环形支撑条(113)与多个径向支撑条(112)均固定连接,且环形支撑条(113)所在的平面平行于底部支撑条(111)所在的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气管切开套管的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支撑条(113)设置在靠近径向支撑条(112)顶部的位置处,所述湿化组件(2)设置在底部支撑条(11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爱琴秦寒枝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