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721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软性支撑杆、过渡杆、第二软性支撑杆,所述第一软性支撑杆、第二软性支撑杆之间通过圆锥状的过渡杆连接,所述第一软性支撑杆的直径大于第二软性支撑杆的直径,在所述第二软性支撑杆远离过渡杆的一端设有C形弹簧片卡钩,所述弹簧片卡钩的开口尺寸小于引流管直径,当弹簧片卡钩夹持住引流管后,所述支架本体与引流管形成一个“人”字形结构。

A distal stent for urethroplas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
本技术涉及尿道造口引流管,具体的说是一种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
技术介绍
重度尿道下裂包括阴茎阴囊型和会阴型,大都合并严重的阴茎下弯,通常需要切断阴茎腹侧尿道板进行尿道重建。由于缺损尿道长,手术难度大,一期管形包皮岛状皮瓣术式的手术并发症如尿瘘、尿道狭窄的发生率高达20%~50%。近年对于重度尿道下裂采用分期手术治疗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传统分期手术如分期尿道板重建卷管术式一期单纯伸直阴茎,二期行原位阴茎皮肤纵行切开卷成尿道。但该术式对于阴茎头偏小的病例,术后易出现远近端尿道吻合口处狭窄,冠状沟瘘等相对较棘手的并发症;成形的尿道口容易裂开,导致外观不满意;同时阴茎体或跟部尿瘘这发生率甚或达到40%。近年有学者报道利用包皮岛状皮瓣术式分期治疗重度尿道下裂(部分分期术式)。即第一期手术充分矫直阴茎下弯的同时成形部分远端尿道,于阴茎根部预留一瘘口,第二期手术时仅需关闭瘘口即可。此术式一期手术后尿液自预置的瘘口排出,成形的部分远端尿道因没有尿液作用均愈合良好,降低了尿道狭窄、冠状沟瘘等较棘手手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提高了重度尿道下裂的治疗效果。但是该类部分分期术式术后引流却是一个临床问题。目前多自正位尿道口留置双腔球囊导尿管,该方法在拔除导尿管时球囊部较宽且欠光滑,会对新成形尿道产生摩擦损伤,出现远端尿道损伤和尿道口裂开等并发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软性支撑杆、过渡杆、第二软性支撑杆,所述第一软性支撑杆、第二软性支撑杆之间通过圆锥状的过渡杆连接,所述第一软性支撑杆的直径大于第二软性支撑杆的直径,在所述第二软性支撑杆远离过渡杆的一端设有C形弹簧片卡钩,所述弹簧片卡钩的开口尺寸小于引流管直径,当弹簧片卡钩夹持住引流管后,所述支架本体与引流管形成一个“人”字形结构;本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一个C形弹簧片卡钩,并且能够进入尿道,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将引流管卡进弹簧片卡钩中,形成一个人字形结构,从而避免引流管滑脱,进而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由于弹簧片卡钩具有一定韧性,当牵拉支架本体并向外侧移出时,引流管与弹簧片卡钩分离,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并且无需气囊固定,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本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前述的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所述弹簧片卡钩位于开口的位置设有向内侧翻转的且用于压迫引流管的弹片,设置一个弹片能够增加其韧性,增加弹簧片卡钩对引流管的抱紧力,避免引流管意外滑脱,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前述的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弹簧片卡钩由第一圆弧弹片、第二圆弧弹片组成,所述第一圆弧弹片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二圆弧弹片的上端面设有第二缺口,且所述第一缺口、第二缺口与引流管相配合,这样两个缺口能够实现对引流管的固定,操作者只需将引流管先从弹簧片卡钩的缺口进入,然后再旋转支架本体90°,实现对缺口对引流管的卡合,并保持一定的夹紧力,如果需要引流管脱离,反向操作即可,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一个C形弹簧片卡钩,并且能够进入尿道,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将引流管卡进弹簧片卡钩中,形成一个人字形结构,从而避免引流管滑脱,进而起到定位的作用,同时由于弹簧片卡钩具有一定韧性,当牵拉支架本体并向外侧移出时,引流管与弹簧片卡钩分离,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并且无需气囊固定,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并发症;两个缺口能够实现对引流管的固定,操作者只需将引流管先从弹簧片卡钩的缺口进入,然后再旋转支架本体90°,实现对缺口对引流管的卡合,并保持一定的夹紧力,如果需要引流管脱离,反向操作即可,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性高;避免了双腔球囊导尿管拔出时球囊部位较宽和不平对远端部分新尿道的损伤,甚至出现尿道内部较重损伤出血,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为降低尿道及龟头部裂开,常常在尿道卷管成形后更换较细的导尿支架管。该支架管减少了更换较细的导尿管的操作,避免了更换导尿管对新成形尿道的损伤;降低了因普通双腔导尿管质地原因对新尿道尤其是龟头部尿道的损伤,降低了尿道口裂开的概率;既往部分尿道下裂患儿会出现双腔球囊导尿管自正位尿道口脱落或堵塞等情况需要更换导尿管,严重损伤新成形尿道,部分患儿甚至无法更换成功,此装置堵塞或脱落,更换时自预置瘘口置入,均不会影响新成形的远端尿道,操作简单,安全性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手术过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1-第一软性支撑杆,2-过渡杆,3-第二软性支撑杆,4-C形弹簧片卡钩,5-弹片,401-第一圆弧弹片,402-第二圆弧弹片,403-第一缺口,404-第二缺口,6-引流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本技术方案中的尖角问题均通过去毛刺、圆角、润滑的方式避免造成意外损伤。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软性支撑杆1、过渡杆2、第二软性支撑杆3,所述第一软性支撑杆1、第二软性支撑杆3之间通过圆锥状的过渡杆2连接,所述第一软性支撑杆1的直径大于第二软性支撑杆3的直径,在所述第二软性支撑杆3远离过渡杆2的一端设有C形弹簧片卡钩4,所述弹簧片卡钩4的开口尺寸小于引流管6直径,当弹簧片卡钩4夹持住引流管6后,所述支架本体与引流管6形成一个“人”字形结构,这样通过引流管与支架本体支架形成一个夹角,从而能够起到固定引流管的作用,拆除方便,避免了引流管采用气囊固定的问题。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在成形远端尿道之前,将支架本体沿尿道置入尿道适当深度,将预留的引流管6穿过弹簧片卡钩4,然后再将支架本体向外牵引适当距离,然后剪除多余的支架本体(保留2cm左右即可);然后无菌敷料包扎完成手术;当术后2周左右将支架本体拔出,并且支架本体与引流管6脱离,然后自预置瘘口常规拔除引流管6即可。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该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所述弹簧片卡钩4位于开口的位置设有向内侧翻转的且用于压迫引流管的弹片5。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该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其中所述弹簧片卡钩4由第一圆弧弹片401、第二圆弧弹片402组成,所述第一圆弧弹片401的下端面设有第一缺口403,所述第二圆弧弹片402的上端面设有第二缺口404,且所述第一缺口403、第二缺口404与引流管相配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软性支撑杆(1)、过渡杆(2)、第二软性支撑杆(3),所述第一软性支撑杆(1)、第二软性支撑杆(3)之间通过圆锥状的过渡杆(2)连接,所述第一软性支撑杆(1)的直径大于第二软性支撑杆(3)的直径,在所述第二软性支撑杆(3)远离过渡杆(2)的一端设有C形弹簧片卡钩(4),所述弹簧片卡钩(4)的开口尺寸小于引流管直径,当弹簧片卡钩(4)夹持住引流管后,所述支架本体与引流管形成一个“人”字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尿道成形根部造口远端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软性支撑杆(1)、过渡杆(2)、第二软性支撑杆(3),所述第一软性支撑杆(1)、第二软性支撑杆(3)之间通过圆锥状的过渡杆(2)连接,所述第一软性支撑杆(1)的直径大于第二软性支撑杆(3)的直径,在所述第二软性支撑杆(3)远离过渡杆(2)的一端设有C形弹簧片卡钩(4),所述弹簧片卡钩(4)的开口尺寸小于引流管直径,当弹簧片卡钩(4)夹持住引流管后,所述支架本体与引流管形成一个“人”字形结构。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渠朱小江葛征郭云飞马耿陆如纲邓永继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