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负压吸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8860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1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持式负压吸引装置,包括球囊、手持部、吸引管和吸嘴,球囊为可压缩变形的空腔结构,在球囊的一端卡接连通所述吸引管,吸引管为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带有圆柱体腔室的管状结构,在吸引管的外侧管壁的表面设置有测量容量的刻度线,吸嘴设置在吸引管的端头部,在靠近球囊一侧的吸引管的管壁上固定设置手持部。本技术使用时将食指和中指与手持部的内壁相抵靠,拇指按压球囊,使得吸引管内产生负压,实现吸引作用,且操作便捷,通过调节按压球囊的力度,调节吸引的容量,并通过吸引管上的刻度线随时观察吸引的容量,作为一种负压吸引装置,极大了优化了现有的负压吸引方式,提升吸引效率,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负压吸引装置


技术介绍

1、引流是外科的一种治疗手段,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内积聚的脓、血或其它液体导流于体外或脏腔内的技术,防止血液、脓液、渗出液、消化道或泌尿道漏出的液体在组织或体腔积聚,去除细菌的培养基,阻止感染的发生或扩散,解除局部的压力,避免积液对邻近器官的压迫和组织损害。

2、在执行上述引流时常采用负压吸引装置,目前大部分的负压吸引装置在使用时,设备体积大,不便于携带,且操作繁琐复杂,不利于清创的快速化处理;有的情况下为了避免上述设备的复杂带来的不便操作,常采用注射器作为简易的负压吸引装置,但是注射器的操作需要两手操作,一只手握注射器的针筒,另一只手推拉活塞推杆,使用操作时非常不方便。

3、鉴于以上因素,我们设计出了一种手持式负压吸引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负压吸引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使用不灵活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手持式负压吸引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10)、手持部(20)、吸引管(30)和吸嘴(40),所述球囊(10)为可压缩变形的空腔结构,在球囊(10)的一端卡接连通所述吸引管(30),吸引管(30)为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带有圆柱体腔室的管状结构,在吸引管(30)的外侧管壁的表面设置有测量容量的刻度线(33),所述吸嘴(40)设置在吸引管(30)的端头部,在靠近所述球囊(10)一侧的吸引管(30)的管壁上固定设置所述手持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10)包括按压部(11)、伸缩部(12)以及插接管头(13),所述按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10)、手持部(20)、吸引管(30)和吸嘴(40),所述球囊(10)为可压缩变形的空腔结构,在球囊(10)的一端卡接连通所述吸引管(30),吸引管(30)为采用透明材料制作,带有圆柱体腔室的管状结构,在吸引管(30)的外侧管壁的表面设置有测量容量的刻度线(33),所述吸嘴(40)设置在吸引管(30)的端头部,在靠近所述球囊(10)一侧的吸引管(30)的管壁上固定设置所述手持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10)包括按压部(11)、伸缩部(12)以及插接管头(13),所述按压部(11)和伸缩部(12)均采用可发生形变的柔性材质一体式硫化制作而成,按压部(11)位于伸缩部(12)的一端,伸缩部(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插接管头(13),插接管头(13)为硬质材料制作,在伸缩部(12)的结构体内部设置有压缩形变的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负压吸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10)采用硅胶或橡胶制作而成,所述插接管头(13)采用硬质塑料制作而成,且沿插接管头(13)的外侧圆周壁固定设置有若干密封胶环(14)。

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丽潘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