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712866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4-08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属于密封养殖设备领域。前箱板、后箱板、两块侧箱板相互拼接合围形成箱体;箱体的底端设有底板,顶端设有箱盖;前箱板的底端设有巢门,巢门内设有可开启与关闭的巢门挡板;两块侧箱板之间垂直设置可移动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片,固定片上设有固定孔;支撑板通过固定片搭载在两个侧箱板的顶端,确定支撑板在箱体内的位置采用图钉、螺钉或其他固定块通过固定孔将支撑板与箱体进行固定;支撑板在箱体内可自由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拼接方式可自由拆卸,不占用空间。交尾箱内设置了可移动的支撑板,箱内体积是可调控的,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巢框,因此可在大部分养蜂地区推广。

A kind of adjustable queen bee mating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属于密封养殖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由蜂王、工蜂、雄蜂三型蜂组成,在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繁殖季节,蜂王交尾成功与否决定着蜜蜂群的强壮与衰落,蜜蜂交尾箱应运而生,它是由部分工蜂辅助处女蜂王完成交尾的蜂箱。目前,常用的交尾箱多为普通蜂箱改装而成,一般将普通蜂箱分为2-4个箱体,蜂箱巢门背向开。现有交尾箱存在着以下不足,1、蜜蜂巢框确定了蜂箱的规格,因此现有交尾箱的内体积是固定的,对于已形成了饲养标准的意蜂可以通用,但对于标准不统一的中蜂存在极大的不方便。2、没有配备可调控的巢门挡板,出巢蜜蜂数量不能控制,组织好交尾群后单位时间内回巢蜂数量过大,需要多次补充哺育蜂王的工蜂。3、对于由同一蜂箱改装而成的交尾箱,它们的巢门距离太近,容易引起蜂王迷巢,造成处女蜂王交尾不成功。4、过大的箱内体积要求较多工蜂维护,造成蜜蜂资源浪费。5、体积大、笨重,移动不方便。因此,现有交尾箱存在上述问题,影响了对蜜蜂经济性能的开发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包括底板、顶盖,前箱板、后箱板及两块侧箱板;所述的前箱板、后箱板、两块侧箱板相互拼接合围形成箱体;箱体的底端设有底板,顶端设有箱盖;前箱板的底端设有巢门,巢门内设有可开启与关闭的巢门挡板;两块侧箱板之间垂直设置可移动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片,固定片上设有固定孔;支撑板通过固定片搭载在两个侧箱板的顶端,采用图钉、螺钉或其他固定块通过固定孔将支撑板与箱体进行固定。支撑板在固定前需先确定在箱体内的位置,支撑板在箱体内可自由滑动。本技术所述的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所述的前箱板与后箱板的顶端分别设有L型框受,支撑板的顶端设有L型框受,前箱板与后箱板L型框受的楔口端相对设置,支撑板的L型框受楔口端面向前箱板L型框受的楔口端或后箱板L型框受的楔口端;巢脾的外框架顶端架设在相对布置的L型框受之间。本技术所述的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所述的支撑板的底端设有若干个饲喂孔,若干个所述的饲喂孔成水平直线排列;该饲喂孔的直径为5mm。本技术所述的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所述的箱体的顶部与箱盖之间设有覆布。本技术所述的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所述的前箱板、后箱板、两块侧箱板相互拼接合围形成的箱体内长为467±2mm,内为宽85±2mm,内高为262±2mm的巢箱体。本技术所述的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所述的前箱板的L型框受、后箱板的L型框受及支撑板的L型框受其深度为14±2mm,宽度为9±2mm。本技术所述的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所述的饲喂孔的数量至少为5个。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可调控交尾箱,通过拼接方式可自由拆卸,不占用空间。交尾箱内设置了可移动的支撑板,箱内体积是可调控的,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巢框,因此可在大部分养蜂地区推广。本技术提供的可调控交尾箱,设置了可调控的巢门挡板,控制了单位时间内出巢蜂数量,减少了组织蜂群的工作量,节约了蜜蜂劳动资源。可调控的箱内体积对哺育工蜂数量需求不多,降低了工蜂对交尾箱的维护量,避免了蜜蜂资源浪费。本技术提供的可调控交尾箱,该交尾箱体积小,所需伴随处女蜂王的哺育蜂较少,所以能减少提入工蜂较多的蛹脾和饲料脾的数量,降低了饲养管理强度。体积小、轻巧,移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前箱板的结构图。图3是后箱板的结构图。图4是侧箱板的结构图。图5是底板的结构图。图6是支撑板的结构图。图7是巢门挡板的结构图。图8是箱盖的结构图。图9是箱盖的仰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所示:可调控交尾箱组织新蜂群的方法,该可调控交尾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通过支撑板分隔成两个蜂房;其支撑板饲喂孔口;该交尾箱产生授精蜂王的步骤如下:1)、根据处女蜂王的出房时间,将处女蜂王单独存放独立容器中;2)、根据不同蜂房内的巢脾规格,调整交尾箱内的支撑板间距;从交尾原蜂群中提取巢脾放入交尾箱中,将巢脾架设在支撑板与箱体内壁之间,巢脾垂直于支撑板;该交尾箱中含有所属该巢脾的相应蜜蜂数量;交尾箱摆放位置遵循远离原蜂群、场地宽敞、午后能有日照、安静、遮阴的地方;确定出原蜂王所在位置。从该蜂群中提出1-2个带粉蜜、蛹和工蜂的巢脾放入到交尾箱内,注意检查不要将该群的蜂王提走,盖好覆布和箱盖。3)、关闭交尾箱的巢门,让交尾箱内的蜂群处于一定时间的无王期;无王期为18-20h。4)、渡过无王期后打开交尾箱的巢门,次日清晨,打开巢门后又立即用柔软纸团或赘脾轻轻塞住,再让蜜蜂咬穿纸团或赘脾出巢,促使蜜蜂重新认巢,减少蜜蜂返原现象。待蜂群稳定后诱入所培育的成熟王台。如发现蜜蜂返回原巢较多,可通过紧脾和补充幼年蜂解决;5)、调整该交尾箱至新地点,该交尾箱内的蜂群咬破塞堵物出巢;促使蜜蜂重新认巢;6)、将独立容器中处女蜂王放入交尾箱中形成新蜂群;7)、当新蜂群交尾成功后巢脾移动至普通蜂箱内;撤除原交尾箱即可。步骤4)中在诱入王台前要全面检测交尾群内有无急造王台和错提蜂王,介绍王台后的第3天要检查王台的出房情况和处女王质量。过期未出房和不合格蜂王给予淘汰及时补入新的王台或处女王。本方法处女王产卵,封盖后为平整子板,意味着蜂王交尾成功,用普通蜂箱置换出交尾箱并清理交尾箱,储存在通风仓库内,以备下次使用。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设有箱体和箱盖,还设有活动的支撑板,箱体结构是两块侧箱板和前、后箱板拼合成一个内长467±2mm,内宽85±2mm,内高262±2mm的巢箱体,前箱板的底端设有巢门挡板,巢箱体下方固定一块底板,中间插入一块可活动的支撑板,上方盖上覆布和箱盖组成。构成巢箱体的四块箱板以凹凸形榫口拼合,前后箱板外侧处设有水平把手,把手为长方体,以钉子与前后箱板拼合。前箱板的底端设有巢门挡板,在巢门挡板的中间部位加工一个平行四边体的挡底,挡底以钉子接合在巢门挡板上,能够向外旋转开启。箱体内设有活动的支撑板,其上沿里口裁出L形槽作为框受,在支撑板的中下部设有蜜蜂饲喂孔,所述蜜蜂饲喂孔数量不少于5个。蜂箱设有一块固定的底板,蜂箱与箱盖间设有覆布,尺寸与箱体口径相同,需具有透气、避光、无刺激性气味的材料属性。盖板围沿由厚度相同的长、短板组成,长、短板的两端以凹凸形榫口拼合,长板中部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盖,前箱板、后箱板及两块侧箱板;所述的前箱板、后箱板、两块侧箱板相互拼接合围形成箱体;箱体的底端设有底板,顶端设有箱盖;前箱板的底端设有巢门,巢门内设有可开启与关闭的巢门挡板;两块侧箱板之间垂直设置可移动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片,固定片上设有固定孔;支撑板通过固定片搭载在两个侧箱板的顶端,确定支撑板在箱体内的位置采用图钉、螺钉或固定块,通过固定孔将支撑板与箱体进行固定;支撑板在箱体内可自由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顶盖,前箱板、后箱板及两块侧箱板;所述的前箱板、后箱板、两块侧箱板相互拼接合围形成箱体;箱体的底端设有底板,顶端设有箱盖;前箱板的底端设有巢门,巢门内设有可开启与关闭的巢门挡板;两块侧箱板之间垂直设置可移动的支撑板,在支撑板的顶端两侧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固定片,固定片上设有固定孔;支撑板通过固定片搭载在两个侧箱板的顶端,确定支撑板在箱体内的位置采用图钉、螺钉或固定块,通过固定孔将支撑板与箱体进行固定;支撑板在箱体内可自由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控的蜂王交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箱板与后箱板的顶端分别设有L型框受,支撑板的顶端设有L型框受,前箱板与后箱板L型框受的楔口端相对设置,支撑板的L型框受楔口端面向前箱板L型框受的楔口端或后箱板L型框受的楔口端;巢脾的外框架顶端架设在相对布置的L型框受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宗文杨娟黄新球苗春辉杨爽赵洪木周春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