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牟广专利>正文

一种二次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37125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二次风装置,它是在燃烧室炉墙的适当位置,布置了二次风喷管,燃烧室出口布置了炉拱,在二次风动能推动下炉内烟气旋转流动,使烟气中可燃物及悬浮细煤屑充分燃烧,并完成飞灰的炉内分离。(*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燃烧室中强化燃烧的二次风装置,尤其是能够实现炉内 消烟、除尘的二次风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公知的应用正烧法的手烧层燃燃煤装置,是由灰室、炉排、炉门、炉墙、 燃烧室、烟气出口等组成。由于加煤的周期性,造成烟囱黑烟滚滚,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燃 烧方式加煤时,煤层较厚,通风阻力增加,供风量不足,而后随着烟气的流动,烟温逐渐降 低,又出现温度不足,空气和温度是燃烧的必要条件,如果这两项都达不到燃烧的要求,结 果造成烟囱排出的烟气浓烟滚滚,应是理所必然的。近一、二拾年在国内兴起的导热油炉,虽节煤效果显著,但烟尘排放情况多属此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次风装置,它不仅能供给燃烧霈要的二次空气, 而且在强化燃烧的同时,使烟气中的尘最大限度的分离。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手烧层燃炉的燃烧室中,距离炉排平面一定高度的 侧炉墙上装置二次风喷管,其高度应是挥发份最浓的位置,射出的二次风,在炉内按假想园 旋转流动,其作用 一是利用气流的动能,搅动烟气使空气与可燃物充分混合,二是延长悬 浮的细煤粒在炉内的行程或停留时间,达到强化燃烧的目的,二次风以一定压力射入炉内, 推动炉气旋转流动,飞灰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得到分离。为了合理组织炉气流动,在炉膛出 口处,设置了一个类似于旋风除尘器出口的耐热混凝土炉拱,该结构为一倒锥,直径上大, 下小。大头处与炉墙间留有一廻转空间,以利炉气廻转。由此达到实现炉内消烟、除尘的目 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在强化燃烧的同时,方便地实现了炉内除尘,于出口处仅采用了一 个倒锥元件,结构简单。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图l是原始手烧层燃炉结构图。 图2是一种二次风装置实施例的纵剖面图。 图3是图2的OC剖视图。图中1、加煤口 2、除灰口 3、灰室4、炉条5、煤层6、燃烧室7、烟气出口 8、出口倒锥9、炉墙10、 二次风喷管11、金属筒体具体实施方式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灰室(3)位于金属筒体(11)的下部,由炉条(4) 与上部燃烧室(6)界开,加煤口 (1)处在高于炉条平面的侧墙上,炉墙(9)附于金属筒体 内側围成燃烧室(6),形状为圆筒形,二次风喷管(10)在高于炉条平面的位置穿过金属筒 体(11)、炉埔(9)伸入燃烧室(6),相对于圆筒形燃烧室,二次风喷出流线可以与之相切, 也可以与之相割,出口倒锥(8)位于燃烧室(6)的顶端,燃烧室内的倒锥根部与画筒形炉 墙之间,留有一烟气廻转空间,以利烟气旋转。倒锥锥角为30'"45'。权利要求1. 一种二次风装置,由灰室、炉栅、炉墙、燃烧室、烟气出口等组成,其特征是A在炉墙上装设了二次风喷管,B烟气出口设置倒锥形炉拱。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风装置,其特征是二次风喷管的中心线与圆筒形燃烧 室的横断面相割°3、 根i权ij要求1所述的二次风装置,其特征是倒锥形炉拱其炉膛内的根部与炉墙 间有一烟气廼旋空间,倒锥锥角为30'~45'。专利摘要一种二次风装置,它是在燃烧室炉墙的适当位置,布置了二次风喷管,燃烧室出口布置了炉拱,在二次风动能推动下炉内烟气旋转流动,使烟气中可燃物及悬浮细煤屑充分燃烧,并完成飞灰的炉内分离。文档编号F23L9/00GK201078706SQ20072015626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周明亮, 牟广 申请人:牟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次风装置,由灰室、炉栅、炉墙、燃烧室、烟气出口等组成,其特征是:A在炉墙上装设了二次风喷管,B烟气出口设置倒锥形炉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广周明亮
申请(专利权)人:牟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